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七巧板式桌子你見過嗎:看看宋朝人創設的組合式傢俱

經公眾號“我們都愛宋朝”(ID:wugoudasong)授權轉載

“幾”, 是中國傳統傢俱之一。 今天跟大家介紹一款宋代出現的燕幾, 一種設計巧妙的“組合幾”。

北宋人黃伯思設計的《燕幾圖》, 介紹的就是這種組合幾。 燕幾, 即宴幾, 指用於設宴的案幾。 這套燕幾以“廣一尺七寸五分, 高二尺八寸”的方幾為基礎模數。 一個方幾的檯面邊長為“一尺七寸五分”, 折算成現在的尺寸, 約53釐米, 剛好適合一個人用餐時的寬度。 幾的高度為“二尺八寸”, 約85釐米, 有傢俱設計經驗的人應該知道, 今天一張桌台的最佳高度, 即是80釐米左右。

另外, 將方幾的基礎尺寸全部確定為“廣一尺七寸五分,

高二尺八寸”, 也即意味著可以實現模數化製造。

根據《燕幾圖》的設計, 兩隻方幾合成一張“小桌”, 可坐兩人;三隻方幾合成一張“中桌”, 可坐三人;四張方幾合成一張“長桌”, 可坐四人。 整套燕幾總共有七張桌幾, 其中長桌兩張, 中桌兩張, 小桌三張, 號為“七星”。

小桌、中桌、長桌又可以根據宴會的需要, 組合出數十種佈局, “縱橫離合, 變態無窮, 率視夫賓朋多寡、杯盤豐約以為廣狹之則。 遂創為二十體, 變為四十名, 因體定名, 因名取義, 謂之‘骰子卓’, 蓋擬其六也(後增加一小幾, 合為“七星”)。 燕衍之餘, 以之展經史、陳古玩, 無施而不宜” 。 不但可以當宴幾, 也可以作為陳列古玩、書籍的傢俱。 這樣一套燕幾也是歷史上最早的組合式傢俱。

下圖就是宋代《燕幾圖》中的插圖, 燕幾的幾種組合方案:

明代時, 大約萬曆年間, 又有一位叫做戈汕的傢俱設計師, 在宋代黃伯思《燕幾圖》的基礎上, 設計出《蝶幾圖》。

據《常熟縣誌》記載: 戈汕"能書善畫, 嘗造蝶幾, 長短方圓, 惟意自裁, 壘者尤多,

張者滿室, 自二三客至數十俱可用。 ”這套蝶幾由十三張桌幾組成, 其中長斜(等腰梯形)兩張;右半斜(直角梯形, 後同)兩張, 左半斜兩張;大三斜(等腰直角三角形, 後同)兩張, 小三斜四張, 閏一張。

蝶幾跟燕幾最大的區別是, 燕幾的基礎桌幾都是方幾, 而蝶幾則出現了斜面的桌幾。 下面是戈汕《蝶幾圖》的插圖, 以及今人根據《蝶幾圖》繪製的蝶幾組合方式:

到了清代, 又有人從宋人《燕幾圖》與明人《蝶幾圖》中得到靈感, 設計出《匡幾圖》。 匡幾並不是桌幾, 而是匡箱結構, 類似于博古架, 適合用來陳列古董、書籍、精品、花瓶,

“斂之成一匡箱, 卯想銜, 不假鉸鏈之力而解合自然牢固, 誠巧制也。 器無定名, 亦不知出於何代工巧之手”。

下圖是《匡幾圖》插圖及今人復原的匡幾:

清代還出現了一種叫做“七巧桌”的組合式傢俱,應該是從燕幾與蝶幾演變而來。來看看實物——清代傳下來的七巧桌與今人設計的七巧桌:

清代還出現了一種叫做“七巧桌”的組合式傢俱,應該是從燕幾與蝶幾演變而來。來看看實物——清代傳下來的七巧桌與今人設計的七巧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