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快遞小哥”的勞動保障要駛入“快車道”

無論經濟如何發展, 產業如何演進, 人的因素始終是一個行業能否長足發展的關鍵。 對奔走在烈日下、風雨中的快遞小哥給予更多關心,

讓他們更安全、放心、舒心地工作, 才能築牢這個新興業態發展的根基。

盛夏時節, 烈日炎炎, 雷雨頻至, 人們大都在空調下享受清涼, 在屋子裡躲風避雨。 可有一群人, 因為工作需要, 不得不在驕陽下奔走, 在風雨中疾馳。 人流中, 他們總是步履匆匆甚至一溜小跑, 手提肩扛滿頭大汗;車流中, 他們又常常讓人捏把冷汗, 駕著電動車飛速穿梭甚至闖紅燈、逆行——他們就是你我生活中越來越不可或缺的快遞小哥。

據《人民日報》近日報導, 我國快遞業務量從2012年的不到57億件, 到2016年的312.8億件, 連續5年保持平均50%以上的增速, 市場規模自2014年開始穩居世界第一。 今年第二季度開始, 我國快遞量進入單日億件的常態化時代。

快遞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後,

是無數快遞小哥匆匆奔走的身影——

統計顯示, 至2016年初, 全國一線快遞員約118.3萬人。 這個吸納了上百萬人就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某種程度上正是依賴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迅速發展起來的。 要讓這個行業更加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不該忽略的問題是:如何為快遞員這個龐大的新興職工群體提供更完備的勞動保障?

送快遞是個高強度的活兒。 有調查報告顯示:快遞人員日平均工作時長在8小時及以上的占比86.4%, 平均工作時長在12小時以上的達24.7%, 快遞員平均每天要在路上“跑”70公里~80公里。

酷暑高溫下,那些汗流浹背的快遞員拿到高溫津貼了嗎?上班時間長, 他們拿到加班工資了嗎?依法應該參與和享有的社會保險,

他們有嗎?這些保障都是快遞企業必須切實執行的, 也是有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督的。

送快遞還是個高壓力的活兒。 送件遲了可能挨駡, 獲個差評還要被扣獎金。 為搶時間, 一路疾馳甚至不惜違反交通規則, 不時引發各種事故。 以往提到高風險,

人們很容易聯想到深入地下作業的煤礦工人、在道路上清掃垃圾的環衛工, 還有在易燃易爆等各種高危環境中工作的職工。 殊不知, 如今“滿街跑”的快遞員某種程度上也成了高危工種。

如何調整客戶投訴評價處罰機制, 在業績考核方面制定更科學合理的標準, 減少快遞員的壓力?如何加大培訓力度, 在提高服務意識的同時, 強化快遞員遵守城市交通法規的意識?規矩和細則的制定, 不僅是對快遞員基本權益的保障, 也是快遞企業更好地服務公眾和社會的前提。 而對公眾來說, 當然可以期待更快更好的快遞服務, 但適當的寬容和體諒也很必要。

快遞業發展得夠快, 而對快遞小哥的勞動保障似乎還在慢車道上。

此前, 有業內人士稱, 100多萬名快遞從業人員中, 有90%的人沒有勞動合同、五險一金。 由此帶來的直接影響是人員流動性大、工作責任心缺乏、服務品質難以保證。 “快遞員”在2015年已經被正式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 而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偏低是目前整個行業的短板。 要改變現狀首先必須建立穩定的人員隊伍, 這就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 比如必須簽訂規範的勞動合同、為其足額繳納社保費、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激勵機制等。

近日,國務院法制辦再次就快遞暫行條例公開徵求意見。這將有助於規範整個行業,保護消費者利益。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徵求意見稿還明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依法保護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這意味著對從業者的勞動保障將在制度設計上予以考量。

事實上,無論經濟如何發展,產業如何演進,人的因素始終是一個行業能否長足發展的關鍵,尤其是在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對那些奔走在烈日下、風雨中的快遞小哥給予更多關心,讓他們更安全、放心、舒心地工作,才能築牢這個新興業態發展的根基。

近日,國務院法制辦再次就快遞暫行條例公開徵求意見。這將有助於規範整個行業,保護消費者利益。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徵求意見稿還明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依法保護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這意味著對從業者的勞動保障將在制度設計上予以考量。

事實上,無論經濟如何發展,產業如何演進,人的因素始終是一個行業能否長足發展的關鍵,尤其是在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對那些奔走在烈日下、風雨中的快遞小哥給予更多關心,讓他們更安全、放心、舒心地工作,才能築牢這個新興業態發展的根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