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24㎡暗屋平房大改造,不僅能開趴還能巧變電影院

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在日本生活了七年的女孩, 回國以後最希望的自然是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居住空間。

加上她個人的生活習慣和狀態決定了她對空間的利用效果要求很高。

不僅要讓這個房子具備所有的使用功能, 還要自己的生活品質不變。

設計師王帆並沒有被這樣的要求嚇退, 反而給出了主人更大的驚喜。

梳粧檯、幹濕分離衛生間、多人聚餐區, 家庭投影儀, 24㎡的老房子活出了100多㎡的新精彩。

▲ 房屋設計圖

改造中的難題

採光難題其實屋子的朝向很好, 坐北朝南。 但因為是平房, 南北兩面牆直接對室外過道, 東西面是和鄰居家共用的牆體。 南北過道狹窄、門前一米就是別人的家, 遮擋物比較多, 陽光只能照到進門的地方。

所以改造前白天在屋裡也要開燈來補充照明。

保溫難題作為一所擁有百年歷史的老房子, 10年前屋子剛好翻新過。 不過這次翻新並沒有給房子帶來多大的改變, 反而使得原本的屋頂變得更薄, 內外牆面沒有保溫層, 外牆更是只有10釐米厚。 北京的冬天很冷, 所以保溫也就成為了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 本期投稿設計師王帆

空間小、頂樑柱多

這所平房占地不足24平米, 空間狹小, 進門處只有2.2米高, 很低。 走到屋樑下也只有2.5米高, 坡屋頂最高點3.56米高, 房間內還有根不當不正的柱子。 所有房梁都是被石膏板封起來的, 感覺空間很壓抑。 對於設計師來說, 樑柱是有生命會呼吸的美。 所以如何讓原有的結構柱和結構梁重新煥發出活力, 呈現出它們獨特的價值是這次設計師的改造前提。

光和暖是前提

讓梁露出來原先的房梁被石膏板封起來後,整個空間的高度降低,自然也就顯得壓抑起來,而且也會阻礙一部分採光。所以現在把原來的石膏板都拆掉,露出結構梁後,空間的縱向高度得到了伸,讓人進屋之後豁然開朗。

解決採光靠天窗為了擴大屋內的採光面積,讓空間內部光線看起來更舒服,設計師選擇在進門的屋頂上設計了天窗。入門左手處就是廚房,這樣主人在做飯之餘也可以偶爾抬頭看看四季的天光和雲影在眼前一寸寸的交錯變化,使人和自然的關係更加親近和諧。

北牆則是選擇將原有的窗戶進行了移位和橫向的擴大使得更多的天窗鋪滿室內。

對於暗室暗廳來說,沒有什麼能比得上納入更多的自然光來的舒服了。

保溫和取暖南北兩面牆是對著兩面街道的,因為牆體薄,所以保溫性能幾乎為零。因此改造時設計師分別在屋頂和南北內牆都做了保溫。取暖方式是採用了碳纖維地暖,這樣一來使得整體空間的溫度到了保證。碳纖維地暖一定有很多小夥伴們會好奇,它是電暖氣的一種,可以溫控工作,非常節能環保省電費。加保溫層無形中會佔用橫向和縱向空間,而房屋面積本來也就有限,所以在設計中,設計師詳細的計算了所有資料,保證萬無一失。

神奇的移門和擱板

開放式和封閉式廚房隨心變入門處左手邊就是一字型廚房,因為主人是自己一人居住,這樣的廚房大小剛剛好。而為了滿足主人在家能夠招待客人聚餐的需要,這間小小的廚房其實暗藏玄機。在廚房和客廳的分割線兩側的櫃體裡,隱藏著設計師精心設計的軌道門。

▲ 白天打開明亮通透,夜晚關閉私密獨立

這樣一扇扇門拉上時,小夥伴們有沒有感受到空間也一寸寸的活了起來。有了這個移動門,主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需要,而決定如何去分割和重組空間。比如聚餐時可以創造出一個獨立的封閉空間,既能提高私密性和隔音效果,保證不受外界打擾,又成功隔絕了油煙。在家開趴也不用擔心擾民被投訴啦。

更巧妙的是,這個空間的使用方法遠不止這些。牆面格子裡設計有投影,這樣週末聚完餐邀朋友回家看電影也很方便。關了燈就可以沉浸在電影裡的光影世界裡。

而當主人在家工作時,電視也是可以移位元和移動角度與投影共同使用。

開合桌板屋子中間這根不當不正的柱子本來是個尷尬的存在,設計師卻用了一張開合桌板讓它成了分割區域的主要組成元素。單人時,只要抽開一側的桌板就可以成為用餐區。多人時,將整個桌板開合,也能夠滿足多人就餐的需要。

而平時,主人還可以在這裡自由的讀書工作。所以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是單人還是多人,這個空間都能夠滿足不同場景相應的使用需要。

多功能收納的客廳小戶型設計的宗旨是在有限的空間內讓每一平方米更有價值。客廳只有一張沙發,左側是臥室,右側則是一個多功能結合區。衣物收納區、梳妝區、冰箱、微波爐、洗衣機、清潔用品區、熱水器、空調、行李箱區、打掃衛生用品區、電錶箱等等都在其中。

把常規家庭的功能區結合在一個整體裡,設計師稱它為“體”。這樣的設計讓整個空間都可以靈活共存,相互轉換,使用時一點也不會受到空間過小的局限。

幹濕分離的衛浴房最後要說到的就是大家一向關心的衛浴房啦。雖然衛浴房空間狹窄,不過設計師還是做出了幹濕分離的清爽衛浴區。使得主人能在相對寬裕的空間保證了使用的舒適度。而且牆面上貼心的隱藏了晾衣繩,方便主人平時室內晾曬衣物。

▲ 屋主家附近的景色

最後要說到的就是大家一向關心的衛浴房啦。雖然衛浴房空間狹窄,不過設計師還是做出了幹濕分離的清爽衛浴區。使得主人能在相對寬裕的空間保證了使用的舒適度。而且牆面上貼心的隱藏了晾衣繩,方便主人平時室內晾曬衣物。

讓梁露出來原先的房梁被石膏板封起來後,整個空間的高度降低,自然也就顯得壓抑起來,而且也會阻礙一部分採光。所以現在把原來的石膏板都拆掉,露出結構梁後,空間的縱向高度得到了伸,讓人進屋之後豁然開朗。

解決採光靠天窗為了擴大屋內的採光面積,讓空間內部光線看起來更舒服,設計師選擇在進門的屋頂上設計了天窗。入門左手處就是廚房,這樣主人在做飯之餘也可以偶爾抬頭看看四季的天光和雲影在眼前一寸寸的交錯變化,使人和自然的關係更加親近和諧。

北牆則是選擇將原有的窗戶進行了移位和橫向的擴大使得更多的天窗鋪滿室內。

對於暗室暗廳來說,沒有什麼能比得上納入更多的自然光來的舒服了。

保溫和取暖南北兩面牆是對著兩面街道的,因為牆體薄,所以保溫性能幾乎為零。因此改造時設計師分別在屋頂和南北內牆都做了保溫。取暖方式是採用了碳纖維地暖,這樣一來使得整體空間的溫度到了保證。碳纖維地暖一定有很多小夥伴們會好奇,它是電暖氣的一種,可以溫控工作,非常節能環保省電費。加保溫層無形中會佔用橫向和縱向空間,而房屋面積本來也就有限,所以在設計中,設計師詳細的計算了所有資料,保證萬無一失。

神奇的移門和擱板

開放式和封閉式廚房隨心變入門處左手邊就是一字型廚房,因為主人是自己一人居住,這樣的廚房大小剛剛好。而為了滿足主人在家能夠招待客人聚餐的需要,這間小小的廚房其實暗藏玄機。在廚房和客廳的分割線兩側的櫃體裡,隱藏著設計師精心設計的軌道門。

▲ 白天打開明亮通透,夜晚關閉私密獨立

這樣一扇扇門拉上時,小夥伴們有沒有感受到空間也一寸寸的活了起來。有了這個移動門,主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需要,而決定如何去分割和重組空間。比如聚餐時可以創造出一個獨立的封閉空間,既能提高私密性和隔音效果,保證不受外界打擾,又成功隔絕了油煙。在家開趴也不用擔心擾民被投訴啦。

更巧妙的是,這個空間的使用方法遠不止這些。牆面格子裡設計有投影,這樣週末聚完餐邀朋友回家看電影也很方便。關了燈就可以沉浸在電影裡的光影世界裡。

而當主人在家工作時,電視也是可以移位元和移動角度與投影共同使用。

開合桌板屋子中間這根不當不正的柱子本來是個尷尬的存在,設計師卻用了一張開合桌板讓它成了分割區域的主要組成元素。單人時,只要抽開一側的桌板就可以成為用餐區。多人時,將整個桌板開合,也能夠滿足多人就餐的需要。

而平時,主人還可以在這裡自由的讀書工作。所以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是單人還是多人,這個空間都能夠滿足不同場景相應的使用需要。

多功能收納的客廳小戶型設計的宗旨是在有限的空間內讓每一平方米更有價值。客廳只有一張沙發,左側是臥室,右側則是一個多功能結合區。衣物收納區、梳妝區、冰箱、微波爐、洗衣機、清潔用品區、熱水器、空調、行李箱區、打掃衛生用品區、電錶箱等等都在其中。

把常規家庭的功能區結合在一個整體裡,設計師稱它為“體”。這樣的設計讓整個空間都可以靈活共存,相互轉換,使用時一點也不會受到空間過小的局限。

幹濕分離的衛浴房最後要說到的就是大家一向關心的衛浴房啦。雖然衛浴房空間狹窄,不過設計師還是做出了幹濕分離的清爽衛浴區。使得主人能在相對寬裕的空間保證了使用的舒適度。而且牆面上貼心的隱藏了晾衣繩,方便主人平時室內晾曬衣物。

▲ 屋主家附近的景色

最後要說到的就是大家一向關心的衛浴房啦。雖然衛浴房空間狹窄,不過設計師還是做出了幹濕分離的清爽衛浴區。使得主人能在相對寬裕的空間保證了使用的舒適度。而且牆面上貼心的隱藏了晾衣繩,方便主人平時室內晾曬衣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