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吃水果早上金晚上銅?你別被流言騙了

從小到大就常聽長輩說, “吃水果早上是金, 下午是銀, 晚上是銅”。 因為早上吃水果容易消化吸收, 到了晚上消化吸收最差。 但是真是這樣嗎?

事實上, 吃水果的時間和人體的吸收消化關係不大。 消化吸收的能力主要與消化液的分泌狀況和胃腸蠕動的能力有關, 並不是被進食時間所影響的。 進食水果以後, 人的消化系統都會分泌消化液、增強蠕動來促進消化吸收, 這些與進食的早晚並沒有直接聯繫。

所以, 無論是早上、還是下午, 或是晚上吃水果, 消化系統對水果的消化吸收其實沒有區別。 而與年齡有一定關係, 通常老年人的消化液分泌會減少、消化功能會減退。

水果中含量最多是水分和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三大供能營養素中消化最快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素。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健康餐盤建議:“一日三餐最好都要吃一些水果,

而且最好餐盤裡面有一半是水果和蔬菜”。 說明水果是人攝取營養的必需品, 而且最好三餐都要吃。

水果中含有豐富維生素C和多酚、類黃酮等抗氧化物質, 所以多吃水果對人體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有研究證明, 每天吃水果較多的人,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明顯低於吃水果少的人。

同時, 多吃水果也有利於降低中風和減低高血壓的患病率, 對於預防糖尿病、肥胖都有積極作用。

那麼, 吃水果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呢?

(1)多吃水果的同時要適量減少其他食物, 如肉類、澱粉類主食、脂肪等食物。 如果其他食物沒有減少,

而只是增加水果的量, 會導致攝入的總能量過高, 增加肥胖的風險, 對健康是不利的。

(2)每頓吃蔬菜, 每天吃水果。 有些人喜歡用吃水果代替吃蔬菜, 但是光靠水果補充維生素也是不正確的, 也要保證三餐有蔬菜。

(3)水果種類不要單一。 不同水果富含的營養元素不同, 水果種類吃得“雜”一點, 能獲取更多的營養, 並且能促進營養平衡。

水果是飯前吃好還是飯後吃?

(1)飯前吃水果是有利的, 因為這樣可以提升飽腹感, 控制正餐的攝入量, 並且還能多攝入膳食纖維和鉀元素。 飯後吃水果反而可能因額外攝入能量而發胖。

(2)瘦弱或營養不良的人, 可以飯後吃水果。 因為瘦弱或營養不良的人本來就食欲不振, 如果飯前再吃很多水果, 可能影響正餐食欲。

(3)糖尿病人在血糖控制得比較好的情況下吃水果, 一般建議把水果放在兩餐之間(例如上午10點、下午3點), 避免在飯後馬上吃水果, 以免血糖發生大的波動。

對於一個健康的人來說,要保證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吃夠量的水果比吃水果的時間更為重要。

同時,為了提高水果食用量,建議平時將水果放在桌子上等容易看見的地方,這樣你看到了就會想吃。

對於一個健康的人來說,要保證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吃夠量的水果比吃水果的時間更為重要。

同時,為了提高水果食用量,建議平時將水果放在桌子上等容易看見的地方,這樣你看到了就會想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