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王剛毅:講好金磚故事要與講好中國故事相結合

中國網新聞8月21日訊為迎接即將在廈門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 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17日至18日在中國泉州舉行, 會議通過了《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泉州共識》。 會議期間,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外文局分別與金磚國家智庫代表簽署了一批合作協定。

作為此次研討會“交流互鑒, 宣導文明多樣繁榮”平行會議的主持人和“合作協定文本”簽署人之一,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王剛毅在會上發表了題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與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的演講。 他表示, 習主席治國理政思想中,

包含著許多可供金磚國家交流互鑒、有助於推動金磚國家乃至世界文明多樣繁榮的精神財富。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成海外瞭解中國政治必讀之作

近年來, 中國經濟體量不斷擴大, 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加深。 外國許多政要、學者、專家、投資者乃至普通人, 都在關注著中國。 他們不僅僅看到中國現在取得的成績, 還在思考中國為什麼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

“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 17日至18日在中國泉州舉行。 此處是中國外文局圖書展區。 中國網 李佳 攝

據悉, 由中國外文局負責編輯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自2014年9月至今, 已出版了22個語種25個版本, 全球發行630萬餘冊, 覆蓋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取得近年來中國政治類圖書海外發行的最高紀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影響最大的領袖著作之一, ”王剛毅在平行會議上說, “2015年9月,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書評會在南非舉行, 南非執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副總書記杜爾特發表主題演講時說, 中國的國家治理經驗對國際社會來說既是一種‘靈感’,

也是一種‘動力’。 2016年1月, 我們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辦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研討會, 參會者普遍認為, 對於所有海外關心中國政治和中國未來的人, 此書是必讀之作。 在巴西和俄羅斯, 這本書也受到極大關注。 ”

王剛毅認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之所以必讀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二是以全面深化改革為核心的立體框架;三是以“制度建設和打擊腐敗”為重要內容的執政黨建設;四是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旗幟的中國特色外交之路。

“泉州共識”為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做鋪墊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於9月3日至5日在中國廈門舉行。

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 王剛毅表示, 期望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在學者、智庫的層面達成更加廣泛的共識, 為即將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創造更好的條件, 並提出更加積極可行的建議。

8月18日, 福建泉州, 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召開期間,

中國外文局與前來參會的4家國外機構簽署了《關於學術研究及傳播領域合作備忘錄》。 中國網 董寧 攝

據瞭解, 此次研討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經驗交流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 也是今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的一場重要配套活動。

金磚國家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發展中國家的政要、學者、企業高層等160多人出席會議, 深入交流治國理政經驗, 並通過了《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泉州共識》, 提出堅持發展優先、開展互利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加強文明互鑒等四方面主張。

會議期間, 中外智庫簽署了一批合作協定。 王剛毅在簽約儀式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金磚國家的未來發展, 既需要政治家們的頂層設計,也需要民間組織的“互聯互通”,尤其是需要各國智庫加強合作、集思廣益。在金磚機制邁入第二個十年之際,金磚國家智庫的雙邊合作和多邊交流將大有可為。

講好金磚故事要與講好中國故事相結合

今年是金磚合作機制第二個“金色十年”的開局之年,也被稱為“中國金磚年”。如何將中國故事與金磚故事相結合,總結金磚十年間的發展經驗,講好第二個“金色十年”的故事,是當前中國在對外傳播領域所面臨的考驗。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王剛毅在“交流互鑒,宣導文明多樣繁榮”平行會議上發表題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與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的演講。中國網董寧 攝

王剛毅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說,“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占大多數。金磚國家在過去十年間都有長足的發展並形成各自的經驗。這些經驗,對於超出本國的地區,乃至於全球,都會有借鑒作用。”

如何用好金磚機制幫助發展中國家儘快成長起來?首先要講好金磚國家成功的發展經驗,講好金磚國家機制成熟的合作體系。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王剛毅提出五點建議:

第一,跨文化的傳播過程是一個“雙車道”,有“來”有“往”,中國要與其他國家保持“平視”。世界各國不分大小,成功經驗我們學習,失敗教訓我們汲取;

第二,深入瞭解物件國的需求和交流方式。世界各國幾千年來形成了不同的話語體系,要尊重物件國的思維習慣,根據物件國的需求,通過易於接受的表達方式講好中國的故事;

第三,尊重跨文化傳播的規律和新聞傳播的規律。用講故事的方式介紹我們的理念,用具體的資料去支撐我們的故事;

第四,面對複雜的國際輿論環境,積極表達中方立場和觀點。以事實為依據,反駁西方一些媒體對我們的不實之詞;

第五,跨文化傳播要插上“技術的翅膀”。社交媒體發達的今日,我們不僅要依靠雜誌、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的傳播手段,還要發揮新媒體傳播平臺的優勢。以中國網為例,網站傾力打造的《中國三分鐘》欄目,就是向國際社會講述中國故事的經典案例,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插上“傳播技術的翅膀” 能夠以更便捷的管道、更短的時間,使我們的傳播更加有效。

既需要政治家們的頂層設計,也需要民間組織的“互聯互通”,尤其是需要各國智庫加強合作、集思廣益。在金磚機制邁入第二個十年之際,金磚國家智庫的雙邊合作和多邊交流將大有可為。

講好金磚故事要與講好中國故事相結合

今年是金磚合作機制第二個“金色十年”的開局之年,也被稱為“中國金磚年”。如何將中國故事與金磚故事相結合,總結金磚十年間的發展經驗,講好第二個“金色十年”的故事,是當前中國在對外傳播領域所面臨的考驗。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王剛毅在“交流互鑒,宣導文明多樣繁榮”平行會議上發表題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與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的演講。中國網董寧 攝

王剛毅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說,“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占大多數。金磚國家在過去十年間都有長足的發展並形成各自的經驗。這些經驗,對於超出本國的地區,乃至於全球,都會有借鑒作用。”

如何用好金磚機制幫助發展中國家儘快成長起來?首先要講好金磚國家成功的發展經驗,講好金磚國家機制成熟的合作體系。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王剛毅提出五點建議:

第一,跨文化的傳播過程是一個“雙車道”,有“來”有“往”,中國要與其他國家保持“平視”。世界各國不分大小,成功經驗我們學習,失敗教訓我們汲取;

第二,深入瞭解物件國的需求和交流方式。世界各國幾千年來形成了不同的話語體系,要尊重物件國的思維習慣,根據物件國的需求,通過易於接受的表達方式講好中國的故事;

第三,尊重跨文化傳播的規律和新聞傳播的規律。用講故事的方式介紹我們的理念,用具體的資料去支撐我們的故事;

第四,面對複雜的國際輿論環境,積極表達中方立場和觀點。以事實為依據,反駁西方一些媒體對我們的不實之詞;

第五,跨文化傳播要插上“技術的翅膀”。社交媒體發達的今日,我們不僅要依靠雜誌、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的傳播手段,還要發揮新媒體傳播平臺的優勢。以中國網為例,網站傾力打造的《中國三分鐘》欄目,就是向國際社會講述中國故事的經典案例,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插上“傳播技術的翅膀” 能夠以更便捷的管道、更短的時間,使我們的傳播更加有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