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鐵嶺縣平頂堡鎮:多措並舉揚新風

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 是深化美麗鄉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平頂堡鎮始終把“鄉風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 大力倡揚文明新風, 積極引導村民轉變觀念, 奮發向上向善, 多措並舉、持續發力, 讓文明鄉風傳承致遠。

一是用好道德力量, 滋養心靈。 結合“立根固本”學習教育活動, 平頂堡鎮專門從組織、宣傳、婦聯、文化教育等部門抽調12人成立宣講團以及吸納各村青年志願者、老黨員、老模範、老教師等參與其中, 深入到各村開展道德大講堂活動, 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基本形式,

大力宣導“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見義勇為、孝老愛親、助人為樂”等基本道德規範, 引導廣大群眾學有榜樣、做有標杆, 在全鎮營造講文明、樹新風、講道德、做好人的良好社會風尚。 16年在9個村開展“道德大講堂”108課, 培訓人數達5000餘人次。 同時組織實施善行義舉榜普及提升行動, 不斷改進評選流程, 嚴格真評實選, 保證上榜人物的公信力和群眾認可度。 2016年平頂堡鎮評選出10名道德模範典型, 通過先進典型引領, 讓村民照著學、學著做, 不斷改變陳規陋習, 樹立起良好的農村文明新風尚。

二是佔領宣傳陣地, 凝聚共識。 依託黨員活動室、婦女之家、農家書屋等文化陣地, 組織農民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和文明禮儀養成實踐活動,

狠刹封建迷信、聚眾賭博等歪風, 約束和制止不文明行為, 宣導培育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2016年全鎮湧現出30個學習型家庭, 在鎮中心小學舉辦典型事蹟彙報會, 評選出10個學習型典型家庭。 並利用廣播、遠端教育、宣傳欄、文化牆等宣傳陣地, 大力宣傳移風易俗的時代背景和現實意義, 最大限度地把群眾發動起來, 形成向陳規陋習宣戰的廣泛共識, 使之成為自覺、自願、自主的共同行動, 從而凝聚民間自發而為、相互監督的強大力量, 確保順利、有效、持續推進, 為全鎮鄉風文明建設打下堅實的思想和精神基礎。

三是美化人居環境, 提高素養。 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十大不文明行為專項整治”活動,

以環境整治、素質提升等工作為主抓手, 進一步在拓展領域、提升水準、增強實效上下功夫, 推動新一輪鄉村文明行動深入開展。 同時, 抓好鎮村環衛一體化工作, 及時清理垃圾, 保持環境衛生, 從根本上杜絕了亂貼亂畫、柴草亂堆、垃圾亂倒等現象, 有效促進了文明鄉風的形成, 使農村群眾生活環境更加舒心, 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並以移風易俗為切入點, 將愛護環境衛生的有關要求寫進了村規民約, 與村級“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好兒媳”、“好公婆”評選掛鉤, 使家庭鄰里之間形成了相互理解、和睦相處的良好氛圍, 推動鄉村文明行動由提升環境品質到提升人的文明素養延伸。

四是打好文化服務,

愉悅身心。 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抓好“一村一年一場戲”和“電影下村”活動, 2016年實現送戲下鄉5場, 播放紅色電影110場次。 同時, 針對農村的歷史傳承、地域特色、文化氣息等特點, 依託傳統節日開展“我們的節日”“送文藝下鄉”“體育健身”等群眾文化活動, 用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新風尚、傳遞正能量, 以文育人、延續鄉村文脈, 讓文明新風融入農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歡樂喜慶中使鄉風民風樹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樂起來, 使文化服務與群眾之間實現零距離、文化服務更接地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