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山似劍,水如蘭,利川西北邊陲的地質奇觀!

建南鎮地處利川市西北邊陲, 距利川城區87公里, 東南與本市謀道鎮、汪營鎮接壤, 西北與重慶市萬州區、石柱縣相連。 全鎮國土面積324.6平方公里, 總人口7.6萬, 轄54個村, 495個村民小組。 現已形成箭竹溪、建南、樂福店三大集鎮, 集鎮常住居民2.4萬。 鎮內資源富集, 目前已探明天然氣儲量200多億立方米, 水能資源20萬千瓦, 鹵水儲量75.5萬噸, 是我州生態能源基地。 黃連、長毛兔、清潔能源三大產業協調發展, 有“中國黃連第一鎮”、“楚天長毛兔第一鎮”等美譽。

山似劍, 水如蘭。 坐落在武陵山大巴山餘脈的利川市建南鎮因其得名。 自古以來, 由於造山運動和地理切割的作用, 孕育了風光迤邐的建南河峽谷和驚世駭俗的楊東河斷裂峽谷等獨特的地質景觀。

建南峽谷東起於箭竹溪, 南至洋洞河茶場, 西至石柱油草河大橋, 北至白龍塘。 峽谷中風景秀麗、景色宜人, 野花飄香、溪水清澈,

怪石林立、猿聲啼鳴, 讓人流連忘返。

走進建南峽谷, 舉目可見連綿起伏的群山峻嶺, 隨處可見立壁如削, 懸崖萬仞的險山惡水, 地質構造的風刀雨劍鑄就了這裡的“絕壁千仞山聳立, 溝壑萬丈水縱深”峽谷奇觀, 同時也鑄就了“猿猱欲渡愁攀援”世外天塹。 這裡遍佈以王母城、歸源寺、地母廟、檬子樹為代表的廟(寺), 是川、渝、鄂三省(市)結合地帶的祈福文化聖地。 加之獨具低山、二高山、高山兼備的地形, 是區域旅遊中少有的“冷不怕熱不怕”地方, “齊嶽山下建南春”就是當地人對建南四季如春宜人氣候的讚譽。

蜀道之難, 多在楚境。 建南自古為渝鄂交通要道, 是巴鹽古道、茶馬古道、古官道的重要節點和商貿重鎮, 在境內延綿了數十公里、蔚為壯觀。 這些古道跨越群山之巔, 穿梭眾穀之間, 蛇行絕壁之上, 一路雄奇一路險, 一路風光一路歌。 令人驚歎, 令人神往。

徜徉在這些斑駁陸離、鉛華洗盡、繁華盡湮的古道上, 探訪那些古村落、古橋、古亭、古寺廟, 沿途的是驚心動魄的絕壁天梯, 深不可測的深潭澗水,

遠離凡塵的崖壁人家, 震撼獨特的峭壁深淵, 有巧奪天工的自然壁畫……身臨其境, 頓生隔世之感, 歎為觀止。

建南文物古跡、風景名勝頗多。 張古老崖、獅子岩洞、油草河大橋、豐木自生橋、子母石、銅鑼錘、川眼石、“七孔子”崖窟墓遺址、“福”字崖摹石刻、歸源寺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點讓你流連忘返, 尤以“七孔子”崖窟墓遺址、王母城為最。

“七孔子”崖窟墓遺址位於建南鎮北偏西2.5公里的建南河東岸的紅砂崖壁上, 因有七窟, 故稱“七孔子”, 又稱“仙人洞”、“蛻皮洞”。 “七孔子”高離地面10余米, 分上四下三兩行排列。 除一孔為長方形外, 餘皆近正方形。 當地村民曾從窟中取出船形棺, 內裝人骨。 後文物普查隊又從窟內取出一個箱式匣棺, 棺長0.7米, 內裝人骨, 此為“二次葬”或“拾骨葬”。

王母城, 始建於明末清初。 相傳古時候, 王母娘娘在此山歇腳, 看見土家族人居住在山寨十分辛苦, 便揮手將王母城四周山峰化為坪壩, 讓土家人四季耕種。 土家人為了紀念王母娘娘, 便在山上建一道佛合一的寺院。 王母城主峰海拔1566米,地勢險要,唯西北岩有小徑可攀登而上。峰頂古寺,香火極盛,每到農曆六月中旬廟會時節,上海、重慶、四川、湖南等四面八方趕來的朝拜者絡繹不絕。山上雲台觀、大雄寶殿、捨身崖、望夫岩、一顆米景觀迷人。山下良田平川,王母城突立其中,大有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概。

建南盛產黃連、貝母、厚朴、杜仲、黃柏、首烏、青蒿、大黃、木瓜等名貴中藥材。境內鹵水、天然氣、水力資源豐富,曾是久負盛名的工業重鎮。隨著天然氣產能調整和主產區的轉移,以及利川建南鹽廠的破產,工業重鎮開始褪去歷史的華服,以另一種姿態完成了角色的轉變。

建南鎮是名副其實的產業大鎮,黃連、長毛兔、清潔能源等產業全國聞名。該鎮緊緊依託“中國黃連第一鎮”、“楚天長毛兔第一鎮”這兩塊金字招牌,大力發展傳統優勢產業。

全鎮黃連年均新發展1萬畝,年均起挖1萬畝,黃連留存面積達5萬畝,其中建成優質種苗基地3000畝,建成黃連科技示範園5000畝。2016年1月6日,箭竹溪黃連高產栽培基地被中國科協、國家財政部授予“中國黃連高產栽培科普示範基地”,稻連輪作、林下栽連、“瓦背”種植等栽培技術成熟。

依託樂福畜產公司,大力發展毛兔產業,全鎮現存籠長毛兔12萬隻,建成兩條兔糞複合肥生產線;依託民寶農業公司,採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大力發展特色蔬菜產業,全鎮現有蔬菜種植基地5000畝,蔬菜精深加工技術日趨成熟,“菜巴佬”品牌鹹菜已遠銷省內外;“芝麻”產業遍地開花,建南粉絲、麵條產業享譽全州,特色水果產業彰顯特色。

進入建南集鎮,這裡是恩施州清潔能源基地的所在。建南氣田天然氣已探明的儲量可供建南采氣廠輻射範圍內用戶再用上200年,磨刀溪流域水電發電能力也已開發近10萬千瓦。工業重鎮的余溫在這裡以走進千家萬戶,關係人們日常生活的方式停駐在人們身邊。“圍繞箭竹溪、建南、樂福店三大集鎮,我們因地制宜地規劃了三大集鎮的特色產業:箭竹溪主要發展黃連和何首烏種植業,建南集鎮以清潔能源、‘草根產業’和經果林為主,樂福店則有著名的長毛兔養殖和‘十裡藥材長廊’。以建南河為線,沿途串起這三顆明珠,形成的‘三點一線’產業經濟帶,將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鎮黨委書記吳興燦介紹道。

建南深山工業也享譽川渝。該鎮井鹽熬制有1000多年的歷史,20世紀70年代建成的利川鹽廠破產後,留下了鹽井等大量工業遺產。建南氣田是我國中揚子區海相地層勘探區中發現的唯一氣田,現共有氣井36口,連點成線匯面的氣井群在深山峽谷裡形成一道獨特的工業風景線。

鄉村旅遊日漸興起。建南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找准旅遊支點,致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快了全域旅遊步伐。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差異化路子,打造建南特色休閒旅遊戰略品牌,圍繞建設王母城宗教文化旅遊,龍泉村禪修民宿、建南河休閒漂流、建南古鹽道體驗,特色果蔬觀光農業等。目前,該鎮完成了建南旅遊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啟動了集鎮汙水處理廠主體工程、主管網鋪設及垃圾處理廠建設。峽谷徒步探險、戶外攝影等活動初見端倪。

建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讓人沉醉、沉迷!

王母城主峰海拔1566米,地勢險要,唯西北岩有小徑可攀登而上。峰頂古寺,香火極盛,每到農曆六月中旬廟會時節,上海、重慶、四川、湖南等四面八方趕來的朝拜者絡繹不絕。山上雲台觀、大雄寶殿、捨身崖、望夫岩、一顆米景觀迷人。山下良田平川,王母城突立其中,大有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概。

建南盛產黃連、貝母、厚朴、杜仲、黃柏、首烏、青蒿、大黃、木瓜等名貴中藥材。境內鹵水、天然氣、水力資源豐富,曾是久負盛名的工業重鎮。隨著天然氣產能調整和主產區的轉移,以及利川建南鹽廠的破產,工業重鎮開始褪去歷史的華服,以另一種姿態完成了角色的轉變。

建南鎮是名副其實的產業大鎮,黃連、長毛兔、清潔能源等產業全國聞名。該鎮緊緊依託“中國黃連第一鎮”、“楚天長毛兔第一鎮”這兩塊金字招牌,大力發展傳統優勢產業。

全鎮黃連年均新發展1萬畝,年均起挖1萬畝,黃連留存面積達5萬畝,其中建成優質種苗基地3000畝,建成黃連科技示範園5000畝。2016年1月6日,箭竹溪黃連高產栽培基地被中國科協、國家財政部授予“中國黃連高產栽培科普示範基地”,稻連輪作、林下栽連、“瓦背”種植等栽培技術成熟。

依託樂福畜產公司,大力發展毛兔產業,全鎮現存籠長毛兔12萬隻,建成兩條兔糞複合肥生產線;依託民寶農業公司,採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大力發展特色蔬菜產業,全鎮現有蔬菜種植基地5000畝,蔬菜精深加工技術日趨成熟,“菜巴佬”品牌鹹菜已遠銷省內外;“芝麻”產業遍地開花,建南粉絲、麵條產業享譽全州,特色水果產業彰顯特色。

進入建南集鎮,這裡是恩施州清潔能源基地的所在。建南氣田天然氣已探明的儲量可供建南采氣廠輻射範圍內用戶再用上200年,磨刀溪流域水電發電能力也已開發近10萬千瓦。工業重鎮的余溫在這裡以走進千家萬戶,關係人們日常生活的方式停駐在人們身邊。“圍繞箭竹溪、建南、樂福店三大集鎮,我們因地制宜地規劃了三大集鎮的特色產業:箭竹溪主要發展黃連和何首烏種植業,建南集鎮以清潔能源、‘草根產業’和經果林為主,樂福店則有著名的長毛兔養殖和‘十裡藥材長廊’。以建南河為線,沿途串起這三顆明珠,形成的‘三點一線’產業經濟帶,將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鎮黨委書記吳興燦介紹道。

建南深山工業也享譽川渝。該鎮井鹽熬制有1000多年的歷史,20世紀70年代建成的利川鹽廠破產後,留下了鹽井等大量工業遺產。建南氣田是我國中揚子區海相地層勘探區中發現的唯一氣田,現共有氣井36口,連點成線匯面的氣井群在深山峽谷裡形成一道獨特的工業風景線。

鄉村旅遊日漸興起。建南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找准旅遊支點,致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快了全域旅遊步伐。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差異化路子,打造建南特色休閒旅遊戰略品牌,圍繞建設王母城宗教文化旅遊,龍泉村禪修民宿、建南河休閒漂流、建南古鹽道體驗,特色果蔬觀光農業等。目前,該鎮完成了建南旅遊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啟動了集鎮汙水處理廠主體工程、主管網鋪設及垃圾處理廠建設。峽谷徒步探險、戶外攝影等活動初見端倪。

建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讓人沉醉、沉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