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南陽宛城區:聚焦經濟發展 加快人才引進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張定有 實習記者魏廣寶 萌友袁永強 史源遠

“區裡適度降低了我們返鄉創業的門檻, 在土地、融資等方面給予優惠, 正是受這些政策的吸引,我們才回鄉投身家鄉脫貧攻堅的‘戰役’。 ”深圳回創人士南陽柯麗爾創始人張和平說, “現在政策這麼好, 回鄉發展實現了家鄉父老和我個人的雙贏, 何樂而不為呢。 ”

近年來, 南陽市宛城區委、區政府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 緊密對接市人才新政四十條, 出臺了人才引進等一系列政策檔, 積極引導, 緊扣發展, 創新方式, 激勵各類人才發揮聰明才智,

到宛城幹事創業, 有效彌補了人才缺乏這一短板。

積極引導, 借力引才。 充分利用“科技人才進企業”等活動, 積極引導企業通過短期聘請、技術指導、科研合作等途徑, 大力引進具有創新能力的科技研發人才和創業精神的經營管理人才。 按照每年引進20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30名急需緊缺人才、“柔性引進”20名知名專家的引進計畫, 目前全區共引進各類人才1260名, 其中有75名人才成為精准扶貧、醫療衛生、教育教學等方面的骨幹力量, 有283名知名專家在全區科技戰線、重點項目、文化藝術領域開展中短期技術服務。

緊扣發展, 活動引才。 結合宛城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 緊扣發展需要, 除了在各類網站上發佈招聘公告外,

積極利用宛城商會、人才仲介機構等, 多次舉辦外地高層次人才“宛城行”、人才引進“高校行”、外出務工地“故鄉行”等活動, 幫助企事業單位與高層次人才對接合作。 去年以來, 已引進教育、衛生、建築工程類全日制本科以上大學生467名, 其中博士4名, 碩士32名, 有效緩解了高層次人才緊缺的問題。

創新方式, 柔性引才。 堅持以用為本, 變“為我所有”為“為我所用”, 開闢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綠色通道, 引導用人單位以短期聘用、專案諮詢、技術入股、節假日工程等方式柔性用才, 鼓勵優秀人才到宛城兼職、投資興辦企業。 目前, 有2名工程院院士和32名專家學者受聘擔任“項目導師”、“假日工程師”、“技術顧問”, 成為促進宛城經濟發展的強大“外援兵團”。

功以才成, 業有才廣。 大批人才的引進, 啟動了宛城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池“春水”。 一個個制度機制建立完善, 一個個優秀人才集結宛城, 一個個企業接踵而至。 宛城, 正在揚帆起航, 砥礪奮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