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嫩江水域清澈成為蜉蝣繁衍的“溫床”

齊齊哈爾新聞網8月19日訊(記者胡文妍) “朝生暮死”是很多人對蜉蝣的印象, 它是一種古老又原始的昆蟲。 在過去, 蜉蝣是中國文人騷客心儀的對象。 《詩經·曹風》就歌唱過:“蜉蝣之羽, 衣裳楚楚……蜉蝣之翼, 采采衣服”, 把蜉蝣羽翼同婦女衣裙聯繫起來了, 像輕雲舒卷, 如嫩柳拂水。 不過, 真正見到並認識蜉蝣的人並不多。 因水污染, 在只有少數水域清澈的地區才能維持蜉蝣的生命。

近日, 記者在新明大街上看到, 沿路路燈下聚集著大量飛舞的蜉蝣。 和平廣場附近, 蜉蝣們聚集的場景更是壯觀。 龐大的蜉蝣群體不斷地撞到車上、行人的身上,

地面上更是聚集著大量的蜉蝣屍體, 場面令人驚奇。 記者發現, 蜉蝣是一種很美麗的昆蟲, 幾乎透明的翅膀、綠色的身體、長長的尾須, 美麗而精緻。

在瀏園景區的嫩江江面, 成千上萬的長尾蜉蝣到達性成熟期, 它們躥出水面瘋狂地尋找配偶進行交配, 然後死亡。 於是, 它們弱小的屍體覆蓋了整個嫩江河面及兩岸, 像是給河流披上一件外套。

據瞭解, 蜉蝣生存環境離不開水。 蜉蝣是一種很脆弱的昆蟲, 對水質、水溫、含氧量等要求非常苛刻, 因此常被科學家作為指示昆蟲。 自從人類聚居區域擴張, 河流不斷污染, 導致蜉蝣的自然棲息地遭到破壞後, 蜉蝣的數量逐漸下降, 有的地方甚至已經滅絕,

而嫩江的水比較清澈, 適宜蜉蝣大量繁殖, 這是蜉蝣能在這裡生長的主要原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