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志偉:在剪刀的起起落落中創造美 丨 四川教師風采

四川標榜學院教師:馬志偉

從一個“剪刀手”到國務院津貼獲得者, 14年的努力, 馬志偉用一把剪刀, 演繹出了不一樣的“逆襲”人生。

髮型設計師:做一個能“改變”別人的人

1983年, 馬志偉出生在天津一個普通的家庭, 從小長得乖巧又愛“美”的他, 有著長大後想當科學家、員警的同齡孩子不一樣的夢想。 “我想做一個能改變別人的人。 ”帶著這樣一個夢想, 2003年, 馬志偉走進了標榜, 開啟了“剪刀手”的大學生活。

在標榜, 看到世界美髮大師設計的精湛作品、先進的美髮設備, 看到世界頂級髮型教育的課程體系, 看到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師資團隊, 尤其看到站在世界技能大賽領獎臺上總是白皮膚的人時, 馬志偉的心開始變得躁動。

“我也要成為頂級的髮型師。 ”他下定決心, 滿載憧憬, 他開始跑得比別人快、練得比別人勤、學得比別人認真, 除了正常上課之外, 所有的時間都用來鑽研、練習,

熬夜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 不為別的, 就是為了讓自己的技術精湛一點, 再精湛一點。

“髮型設計師, 不是剃頭匠。 在我的心中, 髮型設計就是一門藝術, 髮型師就是藝術家, 在一把剪刀的起起落落中創造出美的生活。 ”馬志偉用“藝術家”3個字概括了對所從事職業的理解與熱愛。

帶著信念, 馬志偉一路執著前行。 從標榜畢業後, 他選擇留校, 因為留在學校, 才有更多接觸國家級、世界級比賽的機會和平臺。

2007年, 馬志偉參加OMC世界技能大賽亞洲公開賽, 獲得3項國內第一;2008年, 與同伴劉建、陳曉亮參加OMC第32屆世界髮型大賽, 獲得青年女士技術髮型組團體賽季軍, 馬志偉的名字首次出現在國際大賽獲獎名單中;2010年, 他指導學生參加北京第十九屆全國髮型化妝大賽,

包攬青年女士技術組創意髮型、晚宴髮型和組別獎3項比賽的冠軍;2013年馬志偉作為第42屆世界技能大師賽美髮項目中國國家隊指導專家, 培訓指導選手胡已雪獲得美髮項目銀牌;2015年巴西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 指導中國國家隊美髮項目選手獲得冠軍…………

14年髮型之旅的孜孜求索, 每一個夜幕降臨後的挑燈夜戰, 每一次面對參賽作品時的精益求精, 馬志偉都記憶猶新:“髮型設計不僅是一門藝術活, 也是一門技術活, 需要的不僅是天賦還需要基本功, 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想、多做、多練。 臺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 成功的道路沒有捷徑只有勤奮。 ”

高校教師:創造美並傳播美

在專業領域, 馬志偉是標榜最年輕的副教授, 是全國技術能手和國家級髮型大賽裁判。

相較於擁有太多光環的髮型設計師, 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教師。 當談到髮型師和教師雙重身份時, 馬志偉毫不猶豫地說, 更喜歡教師這個稱謂, “因為我對教學依舊有發自內心的熱情。

如果說一名髮型師的才華和榮耀是他一個人的, 那我寧願做一名助人的教師, 創造美並傳播美。 ”

課後的馬老師, 亦是孩子們口中的“小馬哥”。 馬志偉認為, 身為教師, 應該發自內心地去堅持自己做人和為學的原則, 而不是為了迎合某些評價標準。 馬志偉的學生胡已雪在準備42屆世界技能大賽時, 馬志偉對她提出的要求是:“比賽可以輸, 但絕不能放棄。 ”

2015年,他作為第四十三屆世界技能大賽的指導專家, 在重慶開始了為期10個月的訓練工作。 早上6點半起床, 7點開始跑步鍛煉, 8點短暫的早餐後就開始一天不間斷的訓練, 直到晚上10點左右才能休息。 “世界技能大賽美髮項目金獎, 外人看到的是光環, 是榮耀, 而我們看到的更多是背後的辛酸和故事。 ”

“當看著學生因為擁有了創造美的技能,這份美帶給人的不僅是愉悅還有內心的強大;當看著學生因為擁有了美髮的技能,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當看著學生走上頒獎台、舉起獎盃的那一刻,我才覺得,那種榮耀和幸福才是我最大的追求與快樂。”

文 / 張文博 整理

編輯 / 郭路路

“當看著學生因為擁有了創造美的技能,這份美帶給人的不僅是愉悅還有內心的強大;當看著學生因為擁有了美髮的技能,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當看著學生走上頒獎台、舉起獎盃的那一刻,我才覺得,那種榮耀和幸福才是我最大的追求與快樂。”

文 / 張文博 整理

編輯 / 郭路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