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讀書|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關鍵“三步”

閱讀能力的培養還真是一件不能急的事, 在孩子不同的年段, 尋找切合成長節律的指導方法, 才能一步一步領著他們慢慢接近真正意義的閱讀領地。

閱讀興趣——

讓低年齡段的孩子泡在圖畫書的世界裡

幼兒階段的孩子, 還沒有接受系統的識字教育, 很多父母片面地認為閱讀就是“拿著書本讀”, 其實幼兒階段主要是以“聽”的方式閱讀的, 聽媽媽講故事, 聽錄音, 聽有聲書, 都是閱讀。

如果幼兒階段缺乏了“聽故事”的閱讀活動, 進入小學, 孩子的閱讀興趣就得重新培養。 大部分家長都會錯失“學前閱讀”的黃金期, 現實告訴我們:小學的低段(一、二年級)是教師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關鍵期, 老師和家長再也不能疏忽, 再度失去這個閱讀興趣培養的黃金期。

孩子在進入一個班集體後, 如果老師把班級閱讀的氛圍營造起來, 孩子會對閱讀產生很大的興趣,

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營造班級的閱讀氛圍:讓孩子泡在故事裡。 每天固定一個“故事時間”, 時長10-20分鐘, 開展豐富的講故事活動。 比如:聽老師講故事、故事娃娃、故事大王評選、故事媽媽活動(邀請家長來講)、好故事推薦活動。 故事以經典的圖畫書為主, 講故事的過程就是全班共讀一本大書的過程, 圖畫書圖文並茂, 把圖畫書製作成PPT, 效果會更好。

讓家長重視閱讀。 通過家長會、班級QQ群、個別交談等家校溝通方式, 向一年級的家長大力宣傳兒童閱讀的重要性, 推薦家長的必讀書籍, 如《朗讀手冊》《打造兒童閱讀環境》等權威書籍。 倡議家長堅持給孩子睡前講故事, 為孩子做好家庭閱讀的記錄, 鼓勵家長積極參與班級的閱讀活動,

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環境。

閱讀定力——

讓中段孩子堅持每天接受持續默讀的淬煉

經過低段閱讀興趣的培養, 加上孩子的識字量已經達到可以獨立閱讀的要求了, 進入中段(三、四年級), 就以“培養持續默讀的能力”為班級閱讀文化建設為核心。 老師可以利用孩子中午和下午代管的時間,

固定一個時段為“靜心閱讀”的時間, 每天在校保證持續默讀30分鐘以上。

這個時段全班安靜閱讀, 不做其它的任何事情, 讓孩子把心靜下來, 持續地讀自己喜歡的書籍。 孩子能靜下心來閱讀是閱讀的基本能力, 低段的聽故事閱讀方式屬於被動閱讀, 儘管這種被動閱讀孩子也非常喜歡, 但閱讀能力的最終培養是要讓孩子能夠主動地、自覺地愛上閱讀, 所以, 中段要完成孩子被動閱讀到主動閱讀的過渡, 需要堅持, 孩子的持續默讀能力才能形成。

中段持續默讀書籍以兒童文學為主, 目前深受孩子喜愛的國際大獎小說叢書, 彩烏鴉系列叢書, 中國百年100部經典兒童文學叢書, 動物小說,

曹文軒的純美兒童文學等作品都是中段孩子喜愛的書籍。 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選擇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來讀, 優秀的書籍不僅文字優美, 思想性強, 對孩子美好心性的形成有著巨大的作用。

為了繼續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班級還要堅持定期開展好書分享會的活動, 鼓勵孩子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和大家分享, 讓孩子獲得自由閱讀的愉悅。

閱讀審美——

讓高年齡段的孩子在閱讀的廣度和深度中提高鑒賞能力

經過中段持續默讀能力的培養,孩子基本已養成自覺讀書的習慣,課外閱讀已成為孩子每天所期待的事情,成為他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有了一定的閱讀積澱,孩子的閱讀需求更高了,這時,老師和家長從精神層面的深度介入和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引領孩子走向閱讀的深度。以班級讀書會、讀書筆記、經典作品解讀、主題閱讀、同題電影閱讀等方式引導孩子體驗深度閱讀的快樂。老師挑選一些兒童文學名著進行班級共讀,為了保證共讀活動的品質,1個月開展一次共讀活動。比如我班開展的共讀《夏洛的網》《戰馬》活動,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做好批註筆記,再整理成自己的讀書筆記,查閱這兩本書的作者、時代背景、創作故事等相關的資料,並進行提煉整理。

在班級讀書會交流分享,大家各抒己見,對一個故事進行多主題的不同角度的文本理解。同時組織孩子們觀看以這兩部作品為原著改編的電影,再進行電影和文本的對比賞析。為時兩月的共讀活動過後,孩子們在閱讀時,不再是只停留在故事的表面,而對於作品中人物形象、作者、時代背景等話題感興趣。他們通過讀書小報、讀書筆記、讀後感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思考和見解,閱讀帶來的精神上的交流和思考力的啟發漸漸體現出來。

中段的自由閱讀和持續默讀能力形成後,孩子的閱讀容易陷入一個疲憊期,如果在高段沒有將孩子的閱讀引領到啟發思考和審美的高度,孩子很容易被一些低俗的暢銷作品吸引,比如市面上非常流行的穿越小說、充滿暴力和色情暗示的偽劣作品,都很容易成為孩子著迷的書。所以在這個階段,孩子初步價值觀形成、初步的鑒賞能力的形成都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深度介入和引領,而不是放任自流地讓孩子想看什麼就看什麼。獲得了閱讀思考深度引領的孩子,即使偶爾看了一些思想惡俗的作品,他們也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有精神需求的孩子都會選擇健康的、能夠啟發智慧的書籍閱讀,一旦孩子達到了這樣的閱讀水準,孩子才進入了真正自由閱讀的階段。

高段在做好閱讀深度指導的同時還有注意閱讀廣度的引領。孩子的閱讀品味和個人傾向逐漸凸顯,有的孩子喜歡小說,有的孩子喜歡文字優美的散文,有的孩子喜歡歷史類讀物,有的孩子喜歡科普類的書籍,甚至會有孩子對古文、對哲學、對社科類的書感興趣。鼓勵孩子廣泛涉獵,挑戰自己的閱讀極限,在不同類型的書中去感受知識和智慧的魅力。

小學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如果在小學6年的時間裡,按照孩子的成長節律,把握好每個年段課外閱讀指導的核心,並堅持把閱讀推廣的事情做下去,孩子一定會在童年最美好最寶貴的時光裡不僅享受課外閱讀,還將養成終身熱愛閱讀的習慣。

文章轉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經過中段持續默讀能力的培養,孩子基本已養成自覺讀書的習慣,課外閱讀已成為孩子每天所期待的事情,成為他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有了一定的閱讀積澱,孩子的閱讀需求更高了,這時,老師和家長從精神層面的深度介入和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引領孩子走向閱讀的深度。以班級讀書會、讀書筆記、經典作品解讀、主題閱讀、同題電影閱讀等方式引導孩子體驗深度閱讀的快樂。老師挑選一些兒童文學名著進行班級共讀,為了保證共讀活動的品質,1個月開展一次共讀活動。比如我班開展的共讀《夏洛的網》《戰馬》活動,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做好批註筆記,再整理成自己的讀書筆記,查閱這兩本書的作者、時代背景、創作故事等相關的資料,並進行提煉整理。

在班級讀書會交流分享,大家各抒己見,對一個故事進行多主題的不同角度的文本理解。同時組織孩子們觀看以這兩部作品為原著改編的電影,再進行電影和文本的對比賞析。為時兩月的共讀活動過後,孩子們在閱讀時,不再是只停留在故事的表面,而對於作品中人物形象、作者、時代背景等話題感興趣。他們通過讀書小報、讀書筆記、讀後感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思考和見解,閱讀帶來的精神上的交流和思考力的啟發漸漸體現出來。

中段的自由閱讀和持續默讀能力形成後,孩子的閱讀容易陷入一個疲憊期,如果在高段沒有將孩子的閱讀引領到啟發思考和審美的高度,孩子很容易被一些低俗的暢銷作品吸引,比如市面上非常流行的穿越小說、充滿暴力和色情暗示的偽劣作品,都很容易成為孩子著迷的書。所以在這個階段,孩子初步價值觀形成、初步的鑒賞能力的形成都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深度介入和引領,而不是放任自流地讓孩子想看什麼就看什麼。獲得了閱讀思考深度引領的孩子,即使偶爾看了一些思想惡俗的作品,他們也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有精神需求的孩子都會選擇健康的、能夠啟發智慧的書籍閱讀,一旦孩子達到了這樣的閱讀水準,孩子才進入了真正自由閱讀的階段。

高段在做好閱讀深度指導的同時還有注意閱讀廣度的引領。孩子的閱讀品味和個人傾向逐漸凸顯,有的孩子喜歡小說,有的孩子喜歡文字優美的散文,有的孩子喜歡歷史類讀物,有的孩子喜歡科普類的書籍,甚至會有孩子對古文、對哲學、對社科類的書感興趣。鼓勵孩子廣泛涉獵,挑戰自己的閱讀極限,在不同類型的書中去感受知識和智慧的魅力。

小學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如果在小學6年的時間裡,按照孩子的成長節律,把握好每個年段課外閱讀指導的核心,並堅持把閱讀推廣的事情做下去,孩子一定會在童年最美好最寶貴的時光裡不僅享受課外閱讀,還將養成終身熱愛閱讀的習慣。

文章轉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