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活在套路中的人,最喜歡做的20件事

不知何時開始, 套路開始日漸受歡迎。 不單要經常掛在嘴邊, 連行為也要符合套路。 旅行要套路, 撩妹要套路, 就連日常聊天都逃脫不了套路。 對於套路這件事, 在我看來便是, 第一個用的人是天才, 第二個用的便是是蠢才。 在毫無新意的套路下, 非但讓他人毫無意外新鮮感, 慢慢地也失去了自我。

生活中, 很多人將無盡已知的套路, 用在日常生活中。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契訶夫的《裝在套子裡的人》, 裡面的主人公別裡科夫從外表、言論到生活習慣、思維方式, 無一不是“套子式”的。 他不僅自己生活在套子中,

還將周圍的一切裝進套子裡。 仔細一想, 很多活在套路裡的人, 與別裡科夫並無本質區別。 雖不至於像他一樣, 不接受新鮮事物, 卻早已被一些套路套住, 失去自我而不知。

慢慢將自己活成了現代版的套中人, 被套路束縛自我, 卻樂在其中不自知。

猶如溫水煮青蛙般, 讓人慢慢失去自我。 今天赤西來和大家分享下, 那些套中人最喜歡做的幾件事。

- 緊跟潮流用語 -

“嚇死寶寶了”, “厲害了, 我的哥”, “藍瘦香菇”, “紮心了, 老鐵”。 這些不知道怎麼火起來的話, 總是能第一時間成為大多數人的口頭禪。 無論什麼事, 他們都能以這些口頭禪開頭, 或是結尾。 不看自我身份, 也不看聊天場合, 就是喜歡生搬硬套這些網紅語句。

有時候網紅詞彙接的恰到好處, 增添了幽默感。 但大多時候都是強行介入, 倍增尷尬。

- 不懂守腦如玉 -

虛假新聞和謠言, 日益增多的今天。 不求去做闢謠者, 但求不做傳播謠言的理智者。 一年裡面, 日本要下沉十幾次, 索尼要倒閉五六次, 各類文史名人逝世三四次。 我一直挺疑惑, 那些經常分享謠言的人, 記憶力這麼不好嗎?前幾天剛轉發過同樣的消息, 再出現後依舊轉發到各個群和自己的朋友圈。 不去辨識真假, 看見稍微有點話題的資訊就會立刻轉發。

- 不瞭解的公眾人物, 也要跟風 -

- 將希望寄於迷信 -

人人都有生活不如意的時候, 很多人是靠著自己走出逆境。 然而, 現在更多的人是靠著祈願來走出逆境。 圖片且經常會有水軍出現說, 剛剛轉發公司就發了2000獎金, 特來感謝錦鯉。 真的不去先感謝下自己的努力和老闆嗎?

- 以不同聲音顯得自己很有見地 -

想要與眾不同是每個人的願望,

但你不能為了突出自我, 違背自己內心想法, 或是攻擊他人。 參考網上“只有我一個人覺得”體。

- 萬能的自拍, 配一切心情 -

很多人喜歡自拍併發到朋友圈, 這並不是一件令人厭煩的事情。 令人厭煩的是, 發著自拍還要配上矯情的文字。 某天我半夜刷新朋友圈,看到高中同學發了條胃疼的要死的狀態,配圖一張自拍。不禁想要吐槽,胃疼的人真的有心情自拍嗎?想發自拍的時候,直白一點沒人會介意。

- 無辜的愛情 -

明星分手、離婚幾萬人高喊著,再也不相信愛情了!公眾人物戀愛、結婚,這些人喊著我又相信愛情了。愛情招誰惹誰了?今天被罵明天就被捧。

- 對站排愛的深沉 -

現在出門吃飯也有套路,不能看自己愛吃什麼想吃什麼。要看哪家店火,哪家店人多。猶記得喜茶開業,一群平時根本不喝奶茶的人,跑去站排幾個小時買上一杯。這真是喝的不是奶茶,而是等待。

- 日常秀恩愛 -

趕上情人節什麼的,秀個恩愛就秀了,畢竟這是專屬你們的節日。但是現在已是,是節就秀。大到春節、中秋節,小到各類小長假。說真的有些節日你們秀恩愛真的蠻奇怪的,比如清明節。

- 網騙日漸盛行 -

自拍高p就高p吧,可是全部高p成一個樣子是要幹嘛?一樣的歐式雙眼皮,大到比例失調的眼睛,高鼻樑瓜子臉。再配上一樣的髮型,真的讓人臉盲症發作。

- 飯前儀式感 -

出門聚餐,總會有一個人要等到全部菜上齊。拍張照片才可以吃,美其名曰儀式感。可拍出來的照片,不僅不會令人食欲倍增,又讓同桌人餓著肚子陪著你儀式感。所謂的儀式感,並不是拍幾張照片,出門吃幾頓飯。而是在任何一個平凡的細節,都能看出你對生活的熱愛。

從匡威帆布鞋、優衣庫襯衫到明星同款,總是會被人瘋狂追捧。這和行銷號宣傳哪個明星,就喜歡誰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看自己適合什麼,真正喜歡什麼,只為了追潮流與熱點。我想幾年後回顧過去,這將是他們最想刪除的黑歷史。

- 熱衷於做“紅娘” -

這裡說的紅娘,不單是喜歡給身邊人介紹物件的人。他們也喜歡把自己的朋友,介紹給另一個朋友。其出發點或許是好的,想讓自己身邊的人都打成一片。但好的出發點,並不能成為藉口。不看性格喜好,把幾個人聚在一起,大家礙於情面硬著頭皮聊天,真的是一件尷尬事。

- 旅行不看自己,要看哪裡熱門 -

“給自己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少人抱著這樣的生活方式,說走就走。不過目的地,全部是網紅地點,使旅行變得有點像完成任務。少了自由,多了功力。說到旅行,我還是最憧憬《海鷗食堂》裡面女二號,閉著眼睛點地圖,點到哪裡去那裡。

- 極度相信星座 -

星座這個東西,做為消遣娛樂,或是聊天的科普都是極好的。但將星座看成一種標準,並十按著標準去待人對事,實在有點讓人無奈。天蠍座就是腹黑,天秤座的人選擇困難,雙子座很花心。身邊很多人都信奉著星座看人的理論,當做娛樂調侃朋友倒也罷。太過認真,只會限制了自己的眼界和思維。

- 日日曬健身照 -

如果真的是,每天都健身打卡激勵自己倒也無可厚非。但很多人本末倒置,去健身房不是為了健身,而是為了拍照來曬。這一見面不是很尷尬,看你泡了一個月的健身房,可身材一點變化也沒有。

- 頭像也要追熱點 -

微信最令人安心的是,其社交圈可以通過自我篩選,讓每日所接觸到的都是自己身邊人。也正是這份安心感,讓人沒有包袱可以隨意使用頭像。但是某一天,我發現大家的頭像不僅不再隨意,且都是一系列中的某個頭像。我曾經被視覺衝擊的有,歪脖子系列、睡不醒系列、逼死強迫症系列。

- 低俗表情包,不代表幽默 -

低俗不等於幽默,等於沒品。有些下流的話,用表情包來展現,也不會讓你的格調上升。我想很多人再發這種表情包的時候,自己的內心也是尷尬與害羞並存。但為了展現自己的有趣,還是以低俗表情包代文字。

- 不喜歡的事情,還要裝作很關注的樣子 -

小時候的我們都明白,做什麼都是因為喜歡。長大了卻慢慢忘記這個道理,做什麼不必真心喜歡,只要其他人喜歡就好。明明自己不想看的電視劇,同事都在看只好裝作自己也很喜歡的樣子。不想玩的遊戲,身邊人都在玩,為了共同話題只好強迫自己去玩。那個強迫自己合群,活成自己討厭樣子的你,真的不會自我厭惡嗎?

- 被必做二字限制了生活 -

隨著攻略的流行,很多人喜歡去參考他人的各式旅行攻略。慢慢地攻略的意義變了味,不再是一種參考一種功課,變成了“必做”的事情。變成了去哪裡沒做這幾件事,沒吃這些東西就是一場不值得的旅行。

所謂的必做事件,本就是很主觀,何必用他人的喜好來約束自己?

活在套路裡的人,之所以會被束縛。就是太想將生活過給別人看,而非過給自己看。人本就是喜歡展現的生物,一旦有了觀眾,就很難活出自我。而套路則是一種便捷手段,使人不必費腦子,便能活出他人很喜歡的樣式。時間久了,套路便像套子一樣,約束了人的思維和行動而不自知,慢慢失去自我。

動圖

不想成為套中人,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觀眾。

某天我半夜刷新朋友圈,看到高中同學發了條胃疼的要死的狀態,配圖一張自拍。不禁想要吐槽,胃疼的人真的有心情自拍嗎?想發自拍的時候,直白一點沒人會介意。

- 無辜的愛情 -

明星分手、離婚幾萬人高喊著,再也不相信愛情了!公眾人物戀愛、結婚,這些人喊著我又相信愛情了。愛情招誰惹誰了?今天被罵明天就被捧。

- 對站排愛的深沉 -

現在出門吃飯也有套路,不能看自己愛吃什麼想吃什麼。要看哪家店火,哪家店人多。猶記得喜茶開業,一群平時根本不喝奶茶的人,跑去站排幾個小時買上一杯。這真是喝的不是奶茶,而是等待。

- 日常秀恩愛 -

趕上情人節什麼的,秀個恩愛就秀了,畢竟這是專屬你們的節日。但是現在已是,是節就秀。大到春節、中秋節,小到各類小長假。說真的有些節日你們秀恩愛真的蠻奇怪的,比如清明節。

- 網騙日漸盛行 -

自拍高p就高p吧,可是全部高p成一個樣子是要幹嘛?一樣的歐式雙眼皮,大到比例失調的眼睛,高鼻樑瓜子臉。再配上一樣的髮型,真的讓人臉盲症發作。

- 飯前儀式感 -

出門聚餐,總會有一個人要等到全部菜上齊。拍張照片才可以吃,美其名曰儀式感。可拍出來的照片,不僅不會令人食欲倍增,又讓同桌人餓著肚子陪著你儀式感。所謂的儀式感,並不是拍幾張照片,出門吃幾頓飯。而是在任何一個平凡的細節,都能看出你對生活的熱愛。

從匡威帆布鞋、優衣庫襯衫到明星同款,總是會被人瘋狂追捧。這和行銷號宣傳哪個明星,就喜歡誰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看自己適合什麼,真正喜歡什麼,只為了追潮流與熱點。我想幾年後回顧過去,這將是他們最想刪除的黑歷史。

- 熱衷於做“紅娘” -

這裡說的紅娘,不單是喜歡給身邊人介紹物件的人。他們也喜歡把自己的朋友,介紹給另一個朋友。其出發點或許是好的,想讓自己身邊的人都打成一片。但好的出發點,並不能成為藉口。不看性格喜好,把幾個人聚在一起,大家礙於情面硬著頭皮聊天,真的是一件尷尬事。

- 旅行不看自己,要看哪裡熱門 -

“給自己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少人抱著這樣的生活方式,說走就走。不過目的地,全部是網紅地點,使旅行變得有點像完成任務。少了自由,多了功力。說到旅行,我還是最憧憬《海鷗食堂》裡面女二號,閉著眼睛點地圖,點到哪裡去那裡。

- 極度相信星座 -

星座這個東西,做為消遣娛樂,或是聊天的科普都是極好的。但將星座看成一種標準,並十按著標準去待人對事,實在有點讓人無奈。天蠍座就是腹黑,天秤座的人選擇困難,雙子座很花心。身邊很多人都信奉著星座看人的理論,當做娛樂調侃朋友倒也罷。太過認真,只會限制了自己的眼界和思維。

- 日日曬健身照 -

如果真的是,每天都健身打卡激勵自己倒也無可厚非。但很多人本末倒置,去健身房不是為了健身,而是為了拍照來曬。這一見面不是很尷尬,看你泡了一個月的健身房,可身材一點變化也沒有。

- 頭像也要追熱點 -

微信最令人安心的是,其社交圈可以通過自我篩選,讓每日所接觸到的都是自己身邊人。也正是這份安心感,讓人沒有包袱可以隨意使用頭像。但是某一天,我發現大家的頭像不僅不再隨意,且都是一系列中的某個頭像。我曾經被視覺衝擊的有,歪脖子系列、睡不醒系列、逼死強迫症系列。

- 低俗表情包,不代表幽默 -

低俗不等於幽默,等於沒品。有些下流的話,用表情包來展現,也不會讓你的格調上升。我想很多人再發這種表情包的時候,自己的內心也是尷尬與害羞並存。但為了展現自己的有趣,還是以低俗表情包代文字。

- 不喜歡的事情,還要裝作很關注的樣子 -

小時候的我們都明白,做什麼都是因為喜歡。長大了卻慢慢忘記這個道理,做什麼不必真心喜歡,只要其他人喜歡就好。明明自己不想看的電視劇,同事都在看只好裝作自己也很喜歡的樣子。不想玩的遊戲,身邊人都在玩,為了共同話題只好強迫自己去玩。那個強迫自己合群,活成自己討厭樣子的你,真的不會自我厭惡嗎?

- 被必做二字限制了生活 -

隨著攻略的流行,很多人喜歡去參考他人的各式旅行攻略。慢慢地攻略的意義變了味,不再是一種參考一種功課,變成了“必做”的事情。變成了去哪裡沒做這幾件事,沒吃這些東西就是一場不值得的旅行。

所謂的必做事件,本就是很主觀,何必用他人的喜好來約束自己?

活在套路裡的人,之所以會被束縛。就是太想將生活過給別人看,而非過給自己看。人本就是喜歡展現的生物,一旦有了觀眾,就很難活出自我。而套路則是一種便捷手段,使人不必費腦子,便能活出他人很喜歡的樣式。時間久了,套路便像套子一樣,約束了人的思維和行動而不自知,慢慢失去自我。

動圖

不想成為套中人,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觀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