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你怎麼看?

團團說

我們引用了網友說過的話作為題目, 可能你覺得很驚悚, 這不過是個略顯誇張的比喻。 但在生活中, 確實存在這樣一種人, 自以為高貴, 對待別人總帶著傲慢和偏見, 對待自己卻往往放鬆了標準。

朋友打電話給我, 問我:“憑什麼不讓座就是沒教養?憑什麼女生紋身就是不學好?”

昨天她加班結束, 正坐公交回家。 因為長時間加班和處於生理期的原因, 整個人都覺得不舒服, 便靠著窗戶閉著眼睛休息。 結果剛閉眼不久, 就被人拍肩膀拍醒, 轉頭一看, 一位大媽就讓她讓座。

若是往常, 她也是會讓的, 但當時她實在覺得不舒服, 便拒絕了大媽, 豈料她的拒絕卻讓大媽憤怒不已。

“你年紀輕輕, 你有我們老人累嗎?尊老愛幼你不懂嗎?你怎麼這麼沒教養。 沒素質, 真不知道爸媽怎麼教的。 ”

朋友當時也愣住了, 她還是第一次遇見這種狀況, 正當她準備解釋些什麼,

大媽像是發現新大陸一樣嚷了起來:

“還紋身, 年紀輕輕的不學好。 一看就不是什麼正經姑娘, 難怪沒素質。 ”

朋友右手曾經被劃傷, 留下一個很深的疤痕, 她便在手臂上紋了一個紋身用來遮擋疤痕, 結果卻成為了自己“不學好”的標誌。

朋友電話裡後來還說了一句:尊重, 很難嗎?

不可否認, 總有一些人對別人的穿著, 打扮, 職業, 生活和選擇指手畫腳、品頭論足。 然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 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人, 懂得尊重, 都應該是最基本的教養。

1

每個人都渴望別人的尊重

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以前住在一個老小區裡, 那裡有個拾荒的大爺, 經常看到他背著大大的蛇皮口袋撿東西,

身上總是穿著同樣一件髒兮兮的衣服。 我不止一次聽到有母親和自家小孩說:“離那個撿破爛的遠一點”, “你現在不好好學習, 以後就會變成那樣”, “髒死了那個人, 別靠近他”......就連那個人坐的地方, 都被人敬而遠之。

一天我正在社區散步, 正好遇見大爺拿著蛇皮袋, 但是那個袋子破了一個洞, 有兩個瓶子漏了出來, 不過他好像還沒注意。 我便順手撿了起來, 喚了聲大爺, 把瓶子遞給他, 提醒他他的口袋破了。 本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大爺卻愣了一下, 嘴上連連說道:謝謝姑娘, 謝謝姑娘, 好人有好命, 好人一定長命百歲。

只是很小一件事, 卻換來他如此重的感謝, 心裡感覺很不是滋味。

瀋陽街頭一位衣衫襤褸的拾荒者,

每天都會自帶抹布擦拭沿路的垃圾桶、公交站牌等公共設施, 並清理地上的煙頭、紙屑等垃圾, 認為這是“力所能及”的事。

人世間最可怕的惡之一, 便是自以為高貴, 對待某些人總帶著傲慢。 憑什麼?

那些拾荒者, 環衛工人, 工地工人....他們可能形象上並不光鮮亮麗, 但他們依然是和我們同樣的存在。

他們的形象是一種無奈, 而我們的尊重卻是一種選擇。

希望你別成為一個外表光鮮, 靈魂卻卑微的人。

2

“雙標”的人, 真的很討厭

九寨溝地震後, 因為《戰狼II》大火的吳京直接遭遇網友“逼捐”, 認為其票房創新高, 不捐出幾個億說不過去。

跟身邊一位朋友聊天時對方也表示, 《戰狼II》大賣, 吳京撈錢幾十億, 捐100萬簡直太小氣了。 我問他:你為災區捐了多少?他立刻換了一副表情,

說工資太少, 房貸太重......

聽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現在人和人之間的矛盾,主要是來源於有那麼一撥人, 慣于用“聖人”的標準衡量別人, 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或聽說過這樣的事:

◆ 一邊亂扔垃圾一邊罵扔垃圾的人沒素質;

◆ 男人找對象要找處女, 但卻以自己不是處男而驕傲;

◆ 男人單身是在忙事業;女人單身就是沒人要;

◆ 你不借錢給他就是小氣摳門, 他不借錢給你就是理所應當, 是理智;

◆ 別人家孩子成績差就是笨, 不認真;自家孩子成績不好就是老師教的不好, 環境差……

然而一個人, 只要遵紀守法, 沒有對他人造成傷害, 沒有對這個社會造成威脅, 他便不該遭受任何形式的斥責。 你可以對他的行為有所不滿,有所質疑,但你要做的不是對他的決定,對他的生活指手畫腳,而是——尊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雙重標準對自己和他人,一定不受待見。

3

最高級的教養

是接受別人跟你不一樣

總有些人,只要別人和他的喜好,觀念,選擇不一樣,立刻就忍不了了。

“我喜歡那個明星。”

“那個明星長得也不好看,演技也差勁,真不知道你喜歡他什麼?”

“我昨天去酒吧了。”

“女孩子去什麼酒吧,你這是在學壞你知道嗎?好姑娘就應該不喝酒不抽煙不泡吧。”

“我不想結婚了。”

“你瘋了嗎?你是不是被人傷害啦,我跟你說你現在不結婚以後有你後悔的。”

......

總是想要別人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感覺是想要扮演“聖人”的角色。

跟我玩得很好的一個同事和她的朋友鬧翻了,說起原因,便是因為——不尊重。

同事很喜歡一個搖滾樂隊,雖然不出名,但並不妨礙她喜歡,手機裡總是單曲迴圈這個樂隊的歌,每逢專輯必買。出於喜歡,她向朋友推薦了這個樂隊,只是想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然而朋友聽完的第一反應卻是:

“天哪,你怎麼會喜歡這樣的樂隊,唱的歌也太難聽了吧。”

朋友對音樂有所涉獵,於是就用各種同事聽不懂的“專業術語”來批評這個樂隊唱歌有多麼糟糕。

同事很受傷,卻也沒有多說什麼。但不想此後,朋友卻經常發過來一些這個樂隊的負面新聞,和別人的“差評”給她,然後告訴她誰誰誰的歌才是真的好聽,誰誰誰的音樂才是真正應該膜拜的。

讓同事最受不了的是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她竟當眾嘲諷自己喜歡的那個樂隊。那次聚會之後,同事就和朋友斷了聯繫。

“我沒有強迫她也喜歡,但是她為什麼不能尊重我的喜好呢?”

天生萬物,各個不同。

最高級的修養,就是尊重別人和我們的不同。

別用聖人的要求對別人,更不要用“賤人”的標準對自己。和而不同,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教養。

每個人,不管美醜胖瘦,不管是否願意捐款、獻血、當志願者,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貴,都有權利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人生。

作者:不一

歡迎轉發點贊

你可以對他的行為有所不滿,有所質疑,但你要做的不是對他的決定,對他的生活指手畫腳,而是——尊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雙重標準對自己和他人,一定不受待見。

3

最高級的教養

是接受別人跟你不一樣

總有些人,只要別人和他的喜好,觀念,選擇不一樣,立刻就忍不了了。

“我喜歡那個明星。”

“那個明星長得也不好看,演技也差勁,真不知道你喜歡他什麼?”

“我昨天去酒吧了。”

“女孩子去什麼酒吧,你這是在學壞你知道嗎?好姑娘就應該不喝酒不抽煙不泡吧。”

“我不想結婚了。”

“你瘋了嗎?你是不是被人傷害啦,我跟你說你現在不結婚以後有你後悔的。”

......

總是想要別人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感覺是想要扮演“聖人”的角色。

跟我玩得很好的一個同事和她的朋友鬧翻了,說起原因,便是因為——不尊重。

同事很喜歡一個搖滾樂隊,雖然不出名,但並不妨礙她喜歡,手機裡總是單曲迴圈這個樂隊的歌,每逢專輯必買。出於喜歡,她向朋友推薦了這個樂隊,只是想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然而朋友聽完的第一反應卻是:

“天哪,你怎麼會喜歡這樣的樂隊,唱的歌也太難聽了吧。”

朋友對音樂有所涉獵,於是就用各種同事聽不懂的“專業術語”來批評這個樂隊唱歌有多麼糟糕。

同事很受傷,卻也沒有多說什麼。但不想此後,朋友卻經常發過來一些這個樂隊的負面新聞,和別人的“差評”給她,然後告訴她誰誰誰的歌才是真的好聽,誰誰誰的音樂才是真正應該膜拜的。

讓同事最受不了的是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她竟當眾嘲諷自己喜歡的那個樂隊。那次聚會之後,同事就和朋友斷了聯繫。

“我沒有強迫她也喜歡,但是她為什麼不能尊重我的喜好呢?”

天生萬物,各個不同。

最高級的修養,就是尊重別人和我們的不同。

別用聖人的要求對別人,更不要用“賤人”的標準對自己。和而不同,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教養。

每個人,不管美醜胖瘦,不管是否願意捐款、獻血、當志願者,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貴,都有權利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人生。

作者:不一

歡迎轉發點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