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請不要給孩子掏耳朵

人的外耳道處, 有一種淡黃色粘稠的物質, 人們把它俗稱為“耳屎”或“耳塞”, 認為這是一種體內“垃圾”, 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廢物”, 需要經常的“清掃”。 您是否也是這樣認為呢?是否因此而經常給孩子掏耳朵呢?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此, 誠摯的提醒您, 請勿給孩子掏耳朵。

耳屎的學名叫作耵聹, 是人體耵聹腺產生的一種油脂分泌物質。 耵聹存在於耳道內, 決不是可有可無的, 它猶如前沿的哨兵, 把守著通往耳道的大門, 可謂“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在耳內起著重要的屏障作用。 耳屎是一種油脂物質, 成粘狀, 它可以吸附空氣中的灰塵,

阻止灰塵進入耳內;同時耳屎味苦, 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苦味, 具有驅除飛蟲入耳的作用;從而保護耳道潔淨, 不受異物襲擊。 耳屎還具有隔音、減振的作用, 對鼓膜的保護十分有益。 耳屎把守著外耳道的大門, 在鼓膜的前面, 當聲波從來時, 耳屎將對聲波做一次“處理”, 將聲音緩緩的傳導進入, 避免鼓膜直接受到聲波的衝擊, 避免因劇烈的振動而損害、甚至破裂。 從而有效的保護了人的聽覺能力。

同時耳屎還能夠防水, 保持耳道內的乾燥, 防止由於耳內進水引起的耳朵發炎等症狀。 其實我們無需擔心耳屎過多而堵塞耳朵。 因為耳屎自然乾燥後, 積聚到一定程度時, 它就會隨著人體的走動、說話、搖頭、咀嚼、打哈欠等活動,

而自行脫落, 排出體外。 可見耳屎對人體還是十分有益的, 反而是經常掏耳朵容易造成一些耳部疾病, 尤以給孩子掏耳朵的危險性和危害性最大。 經常給孩子掏耳朵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 掏耳勺或卡子等物質進入耳朵掏耳屎時, 極容易把皮膚劃傷, 同時掏耳時所帶入的黴菌就會趁虛而入, 導致耳內發炎, 聽力也會受到影響。 孩子的外耳道既小又深, 又由家長代為掏耳, 父母很難把握掏耳的深度和力度, 極容易造成由於一不留神而捅破鼓膜的事故, 使孩子從而喪失聽力。 而且經常掏耳朵還會引起外耳道慢性損傷, 可能誘發乳頭狀瘤, 甚至癌變。 不難看出, 掏耳朵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 而被人們稱之為“耳屎”的物質對人體則有百利而害少。
因此, 請勿給孩子掏耳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