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程芳:從專科門診部的設置政策看醫療改革

醫療改革一直是熱門話題, 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當然也包括醫務人員。

今天就從專科門診部的設置政策談談醫療改革。

首先從人員配備講起, 專科門診部設置, 至少需要5名醫師, 其中至少一名需要具備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至少5名護士, 其中至少一名具有護師以上職稱。 最少需要配備一名藥師, 一名檢驗師。

這樣, 就一個門診部來說需要12名專業技術人員。 我們來算一下12名醫療專業人員需要開出的工資總額。 (按照最少的標準計算)就一個成熟的醫生來說, 每月工資就算和一個成熟的泥瓦匠師傅等同的話,

每月需要開1萬元左右。 一個成熟的護士, 就算和一個成熟的泥瓦匠師傅一半的薪水等同的話, 需要5千元。 藥師和檢驗師每月分別按照一半的泥瓦匠師傅的薪水計算。 12個人的工資總額就是每月8萬5千元。 如果要是請技術水準高的專科醫生, 每月工資最少3萬元以上。 則人員工資就在10萬以上。

其次, 從設置的面積來看, 需要200平以上, 按照三線城市非熱點區域來說, 每月的房租最少1萬元左右。

有些私立醫療機構還要包吃住, 加上水電費, 物業管理費等, 每月淨消耗10-15萬元左右。

最後, 除了裝修費, 還需要添置相應的設備。 這是一筆較大的開支。 作為必須的開支, 暫且不議。

讓我們來探討一下, 人員設置的合理性問題。

作為專科門診部, 只是進行日間門診診療, 沒有病房需要管理, 一個私立的門診部在創業初期, 往往是病人數不夠多的, 一個專科醫生就足夠應對所有的工作, 如果不是雙休日休息的門診部, 最多再請一名醫生輪班, 可以享受雙休日休息。 完全不需要5名醫生。 開業初期的門診部, 只需要一名護士就能滿足工作需要, 如果不是雙休日休息的門診部最多只需要兩名護士倒班, 也完全不需要5名護士。 隨著工作量的增加, 門診部自然會增加相應的人員。

這個“計畫”的大手治理下的醫療市場, 結果就是, 真正的醫生想要開設門診, 這條路是行不通的, 要麼被創業早期沉重的壓力拖垮, 要麼一開始就放棄。 醫生也是文人的一種類型,

一般的中國文人接受傳統教育, 如果不能兼濟天下, 就只能獨善其身, 做好自己的份內事。

對於醫療改革的春風, 只能理解為:春風吹, 戰鼓擂, 醫療改革叫得響, 怎奈玻璃幕牆把你擋。 。 。

沒有廣大醫生參與的醫療改革, 將走向何方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