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袁媛媛:莫讓人情“綁架”公正和公平

電話打不通, 微信留言石沉大海, 連QQ簽名都直接變成“閉關勿擾, 失聯勿憂”。 距離開學僅餘半月, 部分優質中小學校長、書記、主任玩起了“失聯”, 意恐開學分班在即, 人情干擾過多招架不住。 (8月17日《武漢晚報》)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 俗話說, 有人好辦事, 朋友多了路好走。 因為有人情和關係做後盾, 去醫院可以塞紅包掛號診斷減少排隊時間, 孩子上學可以順利擇校擇班級, 畢業生能夠更容易地找到體面又穩妥的工作……仿佛我們生活的圈子, 什麼都離不開關係、少不了人情。 上述報導中, 校長為防範人情干擾, 在學生開學在即玩起了“失聯”。

這其中的無奈和困擾, 可見一斑。

人情已然成為中國人不堪承受之重。 該校長就是很鮮明的例子。 然而, 僅僅靠玩“失聯”的方式躲避學生家長們的“圍追堵截”, 果真躲得了一時, 躲得了“一世”嗎?筆者曾看過一本書, 名叫《機關裡的機關》, 其中有一節講的是關於人情的事, 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孩子求得一份好的工作, 通過打聽主管工作人員的孩子在哪上學, 瞭解到所在班級的班主任, 在看自己的朋友或同學有沒有和班主任認識的, 由此曲線救國, 實現“走後門”的目標。 可見, 為了走關係, 中國人可謂“不擇手段”, 只有你想不到的, 沒有人情社會做不到的。 對於校長的做法, 可能當下能有些成效, 但是長久看來,

還是只能治標, 未能治本。 若想徹底杜絕教育中這種不公平的現象, 需要的是標本兼治、軟硬皆施。

“硬杆杆”維護公平公正。 通過不斷完善規則、規章, 使得各項工作, 如招生工作、分班工作等, 按照規則順勢展開。 應不斷增強規則的權威性, 增強人們對條件和規定的敬畏之心。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社會的健康運轉, 離不開嚴格的規章制度。 俗話說, 國有國法, 家有家規。 只有人人懂規矩、講原則, 社會才會更加公平, 更加和諧。 同時, 對於打破規矩的人, 必須要受到嚴懲, 以此來捍衛規矩的權威。

“軟實力”增強思想意識。 通過在全社會大力宣揚懂規矩、講原則的思想教育, 提高人們的思想意識, 增強規矩和規則感, 在價值觀層面提高人們的覺悟。

一方面, 使得相關工作人們面對人情干擾, 能夠理直氣壯地進行解釋, 捍衛規章制度的權威, 而不用躲躲閃閃。 另一方面, 也使得更多地當事者敬畏規則, 放棄“走後門”的管道達到目的。 這樣人情腐敗的鏈條, 影響公平公正的壁壘, 便就此鏟斷、打破。

人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如何在人情和規則面前做好權衡考驗著我們所有人。 人情很複雜, 其實很多事情都不如按規矩辦事來得簡單。

稿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袁媛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