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加索旅遊乾貨·亞美尼亞+卡拉巴赫篇

亞美尼亞和卡拉巴和地區之行是我此次外高加索行程中最快樂的一段回憶。 尤其是卡拉巴赫人民的熱情好客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也許以後有機會我還會再去一次吧。 趁著記憶還沒有完全淡去, 寫一篇攻略來讓更多人對這裡有些瞭解, 也算是促進當地的旅遊業吧。

簽證、換匯和通信

亞美尼亞簽證很好辦, 只要前往其電子簽官網辦理就可以, 7美元的入境簽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便宜的簽證之一了。 這張簽證入境卡拉巴赫後並不會失效, 不需要檢查第二次。 當時我是坐夜班火車從第比利斯進入的亞美尼亞。

邊檢要求全部乘客下車檢查和辦理簽證。 我和另外一個東北大哥有電子簽, 在一間辦公室裡核實了簽證編號和護照真偽就直接放行了。 傳說中去過亞塞拜然會被盤問的事情也沒有發生, 非常方便。 同車的幾個日本人需要另外辦理落地簽, 10美元左右, 也都很快回到了車上, 沒有遇到任何刁難。

卡拉巴赫簽證更好辦, 坐中巴在邊檢拿到一張寫著外交部位址的紙條, 然後在斯捷潘那克特的外交部辦理簽證即可。 外交部離汽車站不遠, 往南走600米左右就是。 如果沒有手機導航可以問當地人。 年輕人能看懂你的紙條, 如果是老人則可以問Euro Hotel在哪裡。 (注意發音為EVRO Hotel)。 當地員警非常熱心于幫助遊客,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求助於員警。

據說有運氣好的直接坐警車去辦簽證, 也算是一件美事。

卡拉巴赫簽證3000迪拉姆一位(約7美元), 和宗主國亞美尼亞的電子簽差不多價格。 需要用英文填表, 辦好以後可以選擇貼在護照上還是另外附紙。 要是貼在護照上就無法再進入亞塞拜然了, 這個應該大家都知道。 完事工作人員會在簽證上蓋上公章並交給你一張出關單據。 單據上會把你們同行的幾個人全部寫上去, 出卡拉巴赫邊檢的時候交給員警就可以回到亞美尼亞了。 如果和外交部人員套套近乎, 他還會給你一張個人名片, 在卡拉巴赫境內遇到任何搞不定的事情都可以求助於他。 當然最終我們也沒有用到這個救命熱線。

亞美尼亞貨幣迪拉姆非常不值錢, 以至於在亞美尼亞甚至可以通用格魯吉亞拉裡。 其對美元的匯率大致在1:470左右, 100迪拉姆可以說是很小的一個硬幣面值。 對於喜歡剁手的人來說, 看到這麼大面值的鈔票進進出出想必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亞美尼亞的換匯點都比較隱蔽, 不像格魯吉亞和亞塞拜然的換匯點那樣把匯率高高掛在外面。 比較好的兌換點是SAS超市附屬的。 市中心的一些隱蔽的兌換點價格也不錯, 需要你自己實地去探索一下。

通信方面, 我比較推薦Beeline, 即使我用的是格魯吉亞Beeline漫遊, 一路上信號也不錯。 這家因為是新電信企業, 價格上也比其他老公司優惠一些。 但是亞美尼亞的手機服務商到了卡拉巴赫就沒有用了,

這一點需要注意。 卡拉巴赫地區內有自己的卡拉巴赫電信, 如果需要在那裡長住的玩家可以考慮辦一張。

同行的日本人有一個旅行WIFI, 在卡拉巴赫內竟然也有信號。 中國的移動WIFI供應商有沒有那麼牛逼就不好說了, 希望有人實測。

由於眾所周知的民族矛盾和複雜的地緣問題, 入境亞美尼亞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 一共也就那麼幾個選擇:

1.從人畜無害的鄰國格魯吉亞陸路進入。

火車是單日晚上從第比利斯前往葉里溫, 雙日晚上返回, 每一程都要開整整一晚上, 單程票價20美元左右。 去葉里溫的一路還比較正常, 在晚上11點左右到達邊檢, 一切順利的話可以睡一個安穩覺。 回第比利斯就比較折騰了, 3點和4點分別被叫起來一趟查護照。

車廂非常悶, 好在兩頭都有插座。

中巴車票價10美元左右, 行駛速度和通關速度都比火車快, 就是怕不發車。

我們沒有嘗試包車, 但從距離上來估計, 應該在100美元以下, 幾個人均攤還算是能夠接受的價格。

2.從格魯吉亞坐格魯吉亞航空的班機進入。 和火車不同, 飛機是雙日進葉里溫, 單日回第比利斯, 票價不到100美元, 半個小時就能到達了。

3.在莫斯科轉機俄航進入

從葉里溫出發前往世界上其他的國家, 基本上都要走俄航的飛機, 所以當地人也一般不怎麼出門。 俄航臭名昭著的轉機能力和不知死活的駕駛風格也讓人望而卻步。

4.從伊朗向北進入

伊朗因為忌憚亞塞拜然和土耳其這兩個突厥國家, 所以一直在暗中扶持亞美尼亞, 兩國關係密切。在亞美尼亞的伊朗遊客和毛子遊客一樣多。亞美尼亞南部和伊朗的邊境也是開放的,大量北上的遊客走的是這條路。具體情況不太清楚。

再來說說亞美尼亞國內的交通情況。

和高加索另外兩國一樣,中巴車和包車是在這裡玩耍的最好移動方式。這裡的中巴和包車價格比另外兩國還便宜一些,當然相對的車也更破一些。葉里溫包車前往斯捷潘那克特70美元以內就能搞定,坐中巴的話是12美元,其他的市內和近郊線路都在0.5美元以內。

葉里溫作為首都,還有一個不錯的地鐵系統,100迪拉姆買一張票。買票方法竟然是超級原始的人工售票,有一個百無聊賴的阿姨在每一個地鐵站裡邊賣票,給她硬幣換一個遊戲幣一般的地鐵票。投這個遊戲幣就可以進入地鐵。同樣也是進地鐵投幣,出來不檢查的高加索地鐵模式。可惜這裡的地鐵站名沒有英語,所以推薦各位坐之前學一學亞美尼亞語的母音字母,也好找到相應的站頭在哪裡。要是功課做得足,數站頭也是可以的。

對遊客比較重要的站有這麼幾個:

市中心站:Republic Square,主要的景點、餐食、住宿都在這裡

主火車站:Sasuntsi David,這是紀念一位民族英雄的廣場站,邊上就是火車站

葉里溫教堂和露天市場:Zoravar Andranik

城北高臺和音樂廳:Yeritasardakan

市中心的主要街道和經典用腳都可以走到,就不用去糾纏麻煩的小公車了。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卡拉巴赫境內的交通問題。卡拉巴赫內部的公車都是上世紀70年代過來的柴油車,看上去就特別危險,我建議你不要去玩命了。當然我們也沒有去嘗試,所以不知道具體的收費和操作。在卡拉巴赫境內,你可以考慮包看上去好一點的計程車帶著玩。畢竟這裡的城間路都是盤山公路,沒有計程車還挺難辦的。給幾個參考價格:從斯捷潘那克特城北進市中心600迪拉姆,移動到舒西2000迪拉姆,包車返回葉里溫30000迪拉姆。

亞美尼亞的經濟實力在高加索三國裡邊是最差勁的,老百姓也都沒什麼收入。因此,這裡的餐飲服務業好像不是怎麼發達,能候選的飯館也沒有幾家。卡拉巴赫的飯店值得一提的就更少了。

葉里溫市中心有幾家不錯的亞美尼亞食物飯店,我們選了LP上推薦的Afrikyaneri飯店,就在共和國廣場地鐵站的邊上。味道相當不錯,價格也比較合適。最關鍵的是我們在這裡看到了聚會的當地人,這對一個遊客來說就是找對飯店的標誌。亞拉拉山烤雞是必吃的,Piti湯的味道也相當濃郁。如果是乳製品愛好者則不能放過亞美尼亞的名湯Spas,這是一種用優酪乳油和米飯燉出來的湯,蘸麵包吃很有特色。至於同行的日本小夥子念念不忘的小龍蝦,我們問了好幾家飯店都說沒有,於是只能作罷。不知道有沒有別的小夥伴能夠找到這種據說是葉里溫特色食物的。

還有一家食品連鎖Karas值得推薦,是亞美尼亞當地很受歡迎的速食店。功能表沒有英語,但是服務員裡總有個把會說英語的,對著圖片點菜就可以了。可以一嘗的是亞美尼亞豬肉Kebap,叫做Schwama。這玩意原本來自阿拉伯地區,傳入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之後被改良出了豬肉口味的,不知道穆斯林看到會怎麼想。

卡拉巴赫的飲食就更單調了,當地人幾乎不會去飯店裡吃飯。根據LP的介紹,這裡最受歡迎的飯店是那種類似農家樂的家庭招待所,飯店老闆和顧客都常年認識,其實就是老鄰居,一邊嘮家常一邊就把飯吃了。這種招待所都在舊都舒西,原意在此停留的驢友可以去尋覓一下。我們當時回到了斯捷潘那克特找到了一家叫做Ureni的飯店,是全城最具聲望的大飯店了。功能表有英語,服務員也會說一點英語。吃的烤羊排和鱒魚排很有中亞風味。

街邊小店的甜麵包也很不錯。火車站地下廣場你就能買到現炸的布丁麵包,又甜又油,非常管飽。至於亞美尼亞人自己的主食,自然就是那種寡淡無味的大麵包了。一公斤的麵包才0.5美元一個,比中國買饅頭還便宜。當然這玩意的味道是不怎麼樣的。

葉里溫的青旅都集中在共和國廣場附近。根本不用花什麼心思,只要抬頭就能看見好幾個招牌指向不同的青旅。價格方面也比另外兩個高加索國家便宜很多,7,8美元就能有一個床位了。

卡拉巴赫的旅館就要凋敝很多,有幾家在LP上推薦的青旅已經不見了。如果你事先沒有決定好住在哪裡,可以在外交部辦簽證的時候讓工作人員幫你聯繫一家。

兩國關係密切。在亞美尼亞的伊朗遊客和毛子遊客一樣多。亞美尼亞南部和伊朗的邊境也是開放的,大量北上的遊客走的是這條路。具體情況不太清楚。

再來說說亞美尼亞國內的交通情況。

和高加索另外兩國一樣,中巴車和包車是在這裡玩耍的最好移動方式。這裡的中巴和包車價格比另外兩國還便宜一些,當然相對的車也更破一些。葉里溫包車前往斯捷潘那克特70美元以內就能搞定,坐中巴的話是12美元,其他的市內和近郊線路都在0.5美元以內。

葉里溫作為首都,還有一個不錯的地鐵系統,100迪拉姆買一張票。買票方法竟然是超級原始的人工售票,有一個百無聊賴的阿姨在每一個地鐵站裡邊賣票,給她硬幣換一個遊戲幣一般的地鐵票。投這個遊戲幣就可以進入地鐵。同樣也是進地鐵投幣,出來不檢查的高加索地鐵模式。可惜這裡的地鐵站名沒有英語,所以推薦各位坐之前學一學亞美尼亞語的母音字母,也好找到相應的站頭在哪裡。要是功課做得足,數站頭也是可以的。

對遊客比較重要的站有這麼幾個:

市中心站:Republic Square,主要的景點、餐食、住宿都在這裡

主火車站:Sasuntsi David,這是紀念一位民族英雄的廣場站,邊上就是火車站

葉里溫教堂和露天市場:Zoravar Andranik

城北高臺和音樂廳:Yeritasardakan

市中心的主要街道和經典用腳都可以走到,就不用去糾纏麻煩的小公車了。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卡拉巴赫境內的交通問題。卡拉巴赫內部的公車都是上世紀70年代過來的柴油車,看上去就特別危險,我建議你不要去玩命了。當然我們也沒有去嘗試,所以不知道具體的收費和操作。在卡拉巴赫境內,你可以考慮包看上去好一點的計程車帶著玩。畢竟這裡的城間路都是盤山公路,沒有計程車還挺難辦的。給幾個參考價格:從斯捷潘那克特城北進市中心600迪拉姆,移動到舒西2000迪拉姆,包車返回葉里溫30000迪拉姆。

亞美尼亞的經濟實力在高加索三國裡邊是最差勁的,老百姓也都沒什麼收入。因此,這裡的餐飲服務業好像不是怎麼發達,能候選的飯館也沒有幾家。卡拉巴赫的飯店值得一提的就更少了。

葉里溫市中心有幾家不錯的亞美尼亞食物飯店,我們選了LP上推薦的Afrikyaneri飯店,就在共和國廣場地鐵站的邊上。味道相當不錯,價格也比較合適。最關鍵的是我們在這裡看到了聚會的當地人,這對一個遊客來說就是找對飯店的標誌。亞拉拉山烤雞是必吃的,Piti湯的味道也相當濃郁。如果是乳製品愛好者則不能放過亞美尼亞的名湯Spas,這是一種用優酪乳油和米飯燉出來的湯,蘸麵包吃很有特色。至於同行的日本小夥子念念不忘的小龍蝦,我們問了好幾家飯店都說沒有,於是只能作罷。不知道有沒有別的小夥伴能夠找到這種據說是葉里溫特色食物的。

還有一家食品連鎖Karas值得推薦,是亞美尼亞當地很受歡迎的速食店。功能表沒有英語,但是服務員裡總有個把會說英語的,對著圖片點菜就可以了。可以一嘗的是亞美尼亞豬肉Kebap,叫做Schwama。這玩意原本來自阿拉伯地區,傳入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之後被改良出了豬肉口味的,不知道穆斯林看到會怎麼想。

卡拉巴赫的飲食就更單調了,當地人幾乎不會去飯店裡吃飯。根據LP的介紹,這裡最受歡迎的飯店是那種類似農家樂的家庭招待所,飯店老闆和顧客都常年認識,其實就是老鄰居,一邊嘮家常一邊就把飯吃了。這種招待所都在舊都舒西,原意在此停留的驢友可以去尋覓一下。我們當時回到了斯捷潘那克特找到了一家叫做Ureni的飯店,是全城最具聲望的大飯店了。功能表有英語,服務員也會說一點英語。吃的烤羊排和鱒魚排很有中亞風味。

街邊小店的甜麵包也很不錯。火車站地下廣場你就能買到現炸的布丁麵包,又甜又油,非常管飽。至於亞美尼亞人自己的主食,自然就是那種寡淡無味的大麵包了。一公斤的麵包才0.5美元一個,比中國買饅頭還便宜。當然這玩意的味道是不怎麼樣的。

葉里溫的青旅都集中在共和國廣場附近。根本不用花什麼心思,只要抬頭就能看見好幾個招牌指向不同的青旅。價格方面也比另外兩個高加索國家便宜很多,7,8美元就能有一個床位了。

卡拉巴赫的旅館就要凋敝很多,有幾家在LP上推薦的青旅已經不見了。如果你事先沒有決定好住在哪裡,可以在外交部辦簽證的時候讓工作人員幫你聯繫一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