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莫斯科人滿為患 俄專家向普京提議遷都西伯利亞或遠東

據“今日俄羅斯”報導, 俄羅斯人口、移民和地區發展研究所監事會主席尤裡·克魯普諾夫提議將俄羅斯首都從莫斯科遷往烏拉爾以東, 以此紓解大城市生存壓力、刺激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經濟發展, 並帶動整體人口的增長。 相關倡議已寫入“去莫斯科化學說”提案中, 於近日送呈俄總統普京審閱。

克魯普諾夫稱, 俄羅斯當前已經“過度中心化”, 莫斯科地區“事實上吸納了五分之一的俄羅斯人口”。 與此同時, 國家經濟發展也集中於15-25個百萬人口大城市, 那裡居住著超過一半的總人口。

克魯普諾夫警告民稱, 內部移民(集中湧向大城市)的加劇, 將導致俄羅斯失去自身的地緣政治優勢, 喪失對於遠離大城市的偏遠地區的主權控制。

提案中寫道:“被迫集中居住於狹小地帶造成的嚴重後果是, 俄羅斯人民將進一步喪失創造激情。 他們不願意繁衍家族,

擺脫少子和種族消亡的全球性瘟疫。 ”“我們擁有全球七分之一的領土, 但住得比英國和德國人更加擁擠和局促。 ”

俄烏拉爾山脈以東是廣袤的西伯利亞和遠東

而解決上述問題的良方便是將俄羅斯首都遷往烏拉爾以東(編注:烏拉爾以東為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

要用密集的航運和河運網路將所有小城市聯繫起來。

克魯普諾夫相信, 俄羅斯要優先發展遠東和西伯利亞, 要從集中發展莫斯科經濟轉向側重發展地方經濟。

克魯普諾夫稱, 未來俄羅斯住房的發展還必須擯棄超高層建築, 轉而大力發展田園式小高層。 這有利於“俄羅斯人重新擁有廣袤無限的空間, 擁有自己的土地, 有能力多生多育, 從而恢復人口的增長。 ”而每個多子女家庭應該從國家領取面積不少於1000平米的宅基地。

分析人士指出, 莫斯科建都已有800餘年的歷史, 要想將首都搬離莫斯科, 遷往位於亞洲大陸的西伯利亞或遠東, 談何容易。 即便是採取哈薩克建行政新都(阿斯坦納)的方式, 憑藉俄羅斯目前的財力物力也難實現。

但是, 克魯普諾夫的提議也暴露了俄羅斯當前最尖銳社會發展問題的擔憂, 一是人口問題, 俄每年大量人口向歐美移民, 但吸納的國外移民卻非常有限, 且多來自于前蘇聯中亞國家。 俄羅斯民族大國沙文主義嚴重, 對移民普遍持敵視態度, 這也使得外國公民很難融入俄羅斯社會。 再加上俄羅斯本國公民, 尤其是大城公的年青人, 生育意願不強, 人口生產能力有限。 這使得人口問題成為關乎俄民族存亡的關鍵問題;二是地區發展嚴重失衡。 俄歐洲地區經濟發展較好, 莫斯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消費達到了歐洲發達國家水準, 但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相對落後, 俄政府近年來也採取了免費發放遠東土地等刺激性政策,
但收效甚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