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瘋狂而驚悚的科學實驗

1818年, 英國詩人雪萊之妻瑪麗·雪萊創作了一部小說《弗蘭肯斯坦》, 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 是一部劃時代的著作。 書裡描寫了一位瘋狂的科學家弗蘭肯斯坦博士, 利用科學知識創造了一個怪物, 最後又毀掉這個怪物。 這部小說表現了人類一味追求科學知識, 以及由此帶來對道德、倫理的衝擊, 並引發的恐懼和擔憂。

而在現實中, 人類所進行的科學實驗, 或許早已超過了弗蘭肯斯坦博士的瘋狂。 這些實驗無一不是關乎生與死。

貓成了對講機

1929年, 美國有兩位瘋狂的科學家拿活貓做實驗。

那時動物保護組織遠沒有成立, 這也使他們的實驗基本沒什麼阻力。

這兩位科學家分別是維弗爾和佈雷, 他們首先在手術室裡取下貓的一大塊頭蓋骨, 並讓貓依然活著;然後把一根電極的一端連接到貓的大腦右側聽神經, 另一端連接到它的軀體上;再用一根18米長的電線把貓和一個喇叭連接起來。 喇叭放在另外一個房間, 而且是個隔音室。 當其中一人在手術室裡向貓的耳朵說話, 另一人在另外的隔音房間, 在喇叭裡就能聽到對方說什麼。

就這樣, 這只貓活生生“變成”了一部對講機。 當時研究報告曾這樣記錄:“聲音聽上去非常逼真。 像簡單指令、數數等類似這樣的話語, 都能很容易聽出來。 實際上, 只要狀況良好,

這套系統完全能成為手術室和隔音室之間的通信工具。 ”

實驗後, 他們把貓殺了, 並再次嘗試, 這時才知道死貓不能“通信”, 做不成對講機, 只有活貓才可以。

雙頭狗

蘇聯十月革命後不久, 1918年誕生了一位著名的科學家, 名叫德米霍夫。 他是器官移植手術的科學先驅, 從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一直從事著移植手術的實驗。 唯一引起人們詬病的就是他一直用狗做實驗, 這實在有損他的聲譽,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便是雙頭狗實驗。

顧名思義, 雙頭狗就是一個狗身, 兩隻狗頭。 德米霍夫找到兩隻狗, 一隻體型較小,

另一隻較大些。 首先通過手術, 他把小狗的頭和前腿“裁剪”下來, 切斷它們與身子的頸靜脈、主動脈和脊柱, 同時還要保持它是活的。 然後再用手術把小狗的頭和前腿縫合到大狗的身上, 並且與大狗的循環系統連接起來。

手術後, 雙頭狗存活了下來, 兩隻狗頭分別可以吃喝, 但是只存活4天, 便全部死亡了。 儘管如此, 德米霍夫仍然不斷地嘗試, 前後進行了幾十次類似的實驗。

1959年, 美國《生命雜誌》週刊對此進行了報導:“不可思議, 俄羅斯科學家創造了雙頭狗, 現在, 他竟然還考慮移植人體器官, 給一個斷腿女人重新裝一條腿!?”顯然, 這種報導在字裡行間附帶著批評和疑懼, 而且當時也沒有人相信移植人體器官能成功。 但是實際上,

德米霍夫確實已經在做相關的實驗。 他的實驗在當時看起來非常恐怖和荒誕, 但今天, 人體器官移植已進入應用階段。

螢光豬

自然界有些動物是會發光的, 比如水母、螢火蟲等等。 這些發光動物一般生活在深海、洞穴之中, 也有的專門夜間活動。 可是, 現在有一種新動物加入了發光隊伍, 它就是我們常見的家畜——豬。

2006年, 臺灣地區的“國立臺灣大學”科學家, 利用基因技術從水母體內提取出一些幹細胞, 並注入豬的胚胎。 發育生長後, 有三頭豬“繼承”了水母基因, 在黑暗的環境下, 可以看到它們渾身發出綠色的螢光。 而且更令人震驚的是, 這些豬的內臟器官也會發光。

臺灣科學家為這一成就感到特別自豪。 據全球研究資料顯示, 轉基因豬表現出轉入基因之功能的概率約為0.16~0.89%,而臺灣科學家培育的轉基因豬的概率高達1.13%。下一步,科學家開始思考如何深入進行幹細胞研究,為攻克人類疾病打下基礎。

人耳鼠

這是一隻“背上長著人耳的老鼠”,而且還是一隻活老鼠。1997年,美國科學家瓦肯提在實驗室裡培育出了這只老鼠,又稱為瓦肯提老鼠。

首先科學家以3歲小孩的耳朵為模型,用可生物降解的聚酯纖維材料,做成一個耳朵模樣的支架。然後把人的軟骨細胞散播在這個支架上,並將其移植到一隻特別的老鼠背上。

這只老鼠是特別飼養的,它很不一般,體內沒有免疫系統,不會對人類組織產生排斥,並且還能為其提供營養。軟骨組織慢慢生長,逐漸替代了原來的纖維材料,最終就得到了一片具有耳朵形狀的軟骨。

這個實驗的初衷是為了某些孩子,他們有的生來沒有耳朵,也有的打架時耳朵被咬碎而無法縫補。實驗比較成功地展示了人類軟骨組織的生長過程,這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後來科學家又用類似方法,陸續培育出肝臟、皮膚、血管等多種人類器官組織。

面部整形

實驗不斷增加了人類的科學知識,目的在於使人類生活更美好。在這些“瘋狂而震驚”的實驗裡,面部整形或許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第一次大規模機械化的現代戰爭,鋼鐵炮火在人類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創傷。受一戰影響,至少3000名傷兵不得不接受外科手術,治療他們身上的彈傷。這種大規模的整形手術儘管前所未有,但效果還是很積極的。其中最著名的一例是斯普雷克利中尉的手術。

斯普雷克利中尉是一名英國軍官,1917年1月在戰爭中他的面部被子彈擊中,鼻子和臉頰遭到了嚴重損傷,十足地面目全非。科學家通過手術,先從中尉的肋骨上提取了軟骨組織,然後將其植入他的面部。待其生長6個月後,又通過手術把這部分軟骨組織“塑造”成一個鼻子模樣。最終經歷3年的漫長住院,中尉的新鼻子才逐漸定型,1920年10月獲准出院。這時他看上去已經非常正常,令人歎為觀止。

這一系列手術由著名的耳鼻喉科醫師吉裡斯博士實施,他被尊稱為現代整形手術之父。

科學家的專注

在科學研究上,科學家通常考慮能不能做,一般不會考慮該不該做。這也是某些科學實驗令人震驚的原因,它挑戰著人類認可的極限。

今天心臟移植已經得到廣泛認可,但是有些類似的實驗卻依然在挑戰人們的思維和神經。比如義大利有一位名叫卡納維洛的神經外科醫生,正計畫進行世界上第一例頭部移植手術,俗稱“換頭術”。那麼,他是不是現實中的“弗蘭肯斯坦博士”?

不管怎樣,從某種程度上看,科學家的專注促進了科學的發展。當科學實驗推動人類的科學進步時,同時它也在檢驗人類的道德認知。

本文源自大科技 2017年第1期雜誌

轉基因豬表現出轉入基因之功能的概率約為0.16~0.89%,而臺灣科學家培育的轉基因豬的概率高達1.13%。下一步,科學家開始思考如何深入進行幹細胞研究,為攻克人類疾病打下基礎。

人耳鼠

這是一隻“背上長著人耳的老鼠”,而且還是一隻活老鼠。1997年,美國科學家瓦肯提在實驗室裡培育出了這只老鼠,又稱為瓦肯提老鼠。

首先科學家以3歲小孩的耳朵為模型,用可生物降解的聚酯纖維材料,做成一個耳朵模樣的支架。然後把人的軟骨細胞散播在這個支架上,並將其移植到一隻特別的老鼠背上。

這只老鼠是特別飼養的,它很不一般,體內沒有免疫系統,不會對人類組織產生排斥,並且還能為其提供營養。軟骨組織慢慢生長,逐漸替代了原來的纖維材料,最終就得到了一片具有耳朵形狀的軟骨。

這個實驗的初衷是為了某些孩子,他們有的生來沒有耳朵,也有的打架時耳朵被咬碎而無法縫補。實驗比較成功地展示了人類軟骨組織的生長過程,這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後來科學家又用類似方法,陸續培育出肝臟、皮膚、血管等多種人類器官組織。

面部整形

實驗不斷增加了人類的科學知識,目的在於使人類生活更美好。在這些“瘋狂而震驚”的實驗裡,面部整形或許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第一次大規模機械化的現代戰爭,鋼鐵炮火在人類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創傷。受一戰影響,至少3000名傷兵不得不接受外科手術,治療他們身上的彈傷。這種大規模的整形手術儘管前所未有,但效果還是很積極的。其中最著名的一例是斯普雷克利中尉的手術。

斯普雷克利中尉是一名英國軍官,1917年1月在戰爭中他的面部被子彈擊中,鼻子和臉頰遭到了嚴重損傷,十足地面目全非。科學家通過手術,先從中尉的肋骨上提取了軟骨組織,然後將其植入他的面部。待其生長6個月後,又通過手術把這部分軟骨組織“塑造”成一個鼻子模樣。最終經歷3年的漫長住院,中尉的新鼻子才逐漸定型,1920年10月獲准出院。這時他看上去已經非常正常,令人歎為觀止。

這一系列手術由著名的耳鼻喉科醫師吉裡斯博士實施,他被尊稱為現代整形手術之父。

科學家的專注

在科學研究上,科學家通常考慮能不能做,一般不會考慮該不該做。這也是某些科學實驗令人震驚的原因,它挑戰著人類認可的極限。

今天心臟移植已經得到廣泛認可,但是有些類似的實驗卻依然在挑戰人們的思維和神經。比如義大利有一位名叫卡納維洛的神經外科醫生,正計畫進行世界上第一例頭部移植手術,俗稱“換頭術”。那麼,他是不是現實中的“弗蘭肯斯坦博士”?

不管怎樣,從某種程度上看,科學家的專注促進了科學的發展。當科學實驗推動人類的科學進步時,同時它也在檢驗人類的道德認知。

本文源自大科技 2017年第1期雜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