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樂陵:搶抓戰略機遇 加快國家儲備林建設

齊魯網德州3月27日訊(山東台德州站劉向陽 德州台公維勇 楊占忠)一場春雨過後, 土壤有些泥濘。 但為了搶抓春季植樹的有利時機, 記者在樂陵市黃夾鎮前楊村的植樹現場看到, 工作人員在林業部門的指導下, 正緊張有序的調運優質樹苗, 組織人工、機械進行栽種, 整項工作將一直持續到4月5日。

黃夾鎮位於山東省的最北部, 地勢高, 且土壤沙化, 當地素有“白天颳風, 屋裡點燈”的諺語, 農民種糧收益普遍不高, 年輕人多以外出打工為主。 樂陵市黃夾鎮副鎮長趙偉亮告訴記者, 這裡的土地不像紅土地,

土質好, 產量高, 白土地糧食價格低的時候1000塊錢很難收入回來。

為鼓勵農民參與植樹造林, 當地給予每畝1000元的價格進行土地流轉, 很快得到了村民積極回應, 短短幾天近2000畝造林地就全部流轉到位, 村裡的老人還被“返聘”回來成為植樹、護樹的“主力”。

黃夾鎮前楊村村民楊新民算了一筆賬:自己家的七八畝地流轉出去, 每年收入七八千, 自己再到這裡幹點兒輕快的活, 一年就有一萬多塊錢的收入。

為推動這項生態工程早日“落地生根”, 今年, 樂陵市創新貸款模式, 爭取到農發行政策貼息貸款, 啟動規劃建設儲備林19550畝, 專案正加緊實施。 樂陵市林業局副局長周濤說, 整個項目先期包括朱集鎮、黃夾鎮、西段鄉、胡家街道4個鄉鎮,

植樹以鄉土樹種和珍貴樹種為主, 主要是國槐、白蠟、榆樹、刺槐、皂角等, 涉及11個樹種。

與此同時, 樂陵市國家儲備林在建設上採用了帶狀塊狀混交林模式, 每個樹種成方連片面積不大於100畝, 可有效規避病蟲害發生, 同時, 還可為京津市民假日休閒構建起立體豐富多彩的“京南林海”。

據瞭解。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 我國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品質結構亟待優化, 特別是國內珍惜和大徑木材長期呈結構性短缺, 原木、鋸材、木漿等原料型產品對外依存度達到47.4%。 為緩解這一現狀, 去年, 國家確定建立國家儲備林制度, 擬佈局建設六大儲備林基地。 經多方爭取, 整個德州市成功列入京津冀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專案, 相關造林工作已正式啟動,

加速推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