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學生支教」浙江支教小老師與山區孩子們的暑假之約

浙江大學學生

連續四年利用暑假到瓊中山區學校支教

1

“印象中的海南島, 椰風海韻, 幽幽果香。 但第一次來這裡, 只是透過飛機舷窗匆匆欣賞了一下海景,

便和同學們奔赴山區, 開啟暑假支教之旅 。 ”17日中午, 浙江大學大一學生季俊濤小心翼翼地拆開孩子們的“告別信”, 感概地說, 明天就要回家了, 我捨不得孩子們, 很想再多陪他們一些 日子。

部分師生合影。

原來, 從8月5日開始, 以“求是情•中國夢•愛在海南•回報故鄉”為主題的浙江大學啟夢支教團就來到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中學,

開展為期 半個月的2017年暑期海南農村支教活動, 截至目前, 浙江大學學生已連續4年利用暑假到瓊中山區學校支教, 為大山深處裡孩子帶來別樣的“知識營 養”。

季俊濤說, 啟夢支教團是由每一屆浙江大學海南籍學生牽頭組成的支教團體, 通過豐富多彩的支教活動形成了浙江大學與瓊中教育的對口幫扶模式, 助力山區教育事業。

下午1點, 在灣嶺中學小學部二年級的教室裡, 幾個學生早早就安靜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等待著他們的支教老師。 “我的‘旺仔老師’明早就 回家了, 我想多和他待一會。 ”學生芳芳羞澀地說,

“旺仔”其實是大家給季俊濤老師取的別名, 因為他長得很可愛。

“今年的啟夢支教團, 由19名浙江大學學生組成, 其中有8位是海南人, 其餘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 最遠的一位來自吉林長春。 ”帶隊支教老師 鄧成杞說, 通過半個月的相處, 大家和孩子們都結下了深厚情誼。

孩子們送給老師的告別信。

“其實, 很多山區的孩子天資聰穎, 但因為條件有限, 無法接受到良好的訓練。 ”鄧成杞說, 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孩子名叫符永彬, 正在上 小學6年級, 特別喜歡做奧數題, 常常“纏著”老師為他出題, 幾位支教老師常常利用課餘時間給他“開小灶”, 通過系統訓練, 他的奧數成績得到 了很大提升。

今年暑期, 瓊中共有116名學生報名參加“支教課程”。 在支教過程中, 老師們也遇到了很多調皮的孩子。 “部分孩子的課堂意識很淡薄, 經常 無緣無故站起來離開座位, 甚至沒有養成回答問題要舉手的基本習慣。 ”支教老師鄭勁崢說, 培養孩子們的良好習慣, 也是一門必修課。

鄭勁崢已經連續兩年參加瓊中的支教活動,

“我喜歡和孩子們相處, 去年回家之前, 和一些孩子交換了聯繫方式, 教師節那天, 我收到了幾名學 生的祝福短信, 感到非常溫暖。 ”他說。

交談間, 已經到了上課時間。 這堂課, 變成了特殊的師生告別會。 鄧成杞喜歡彈吉他, 為孩子們準備了幾首歌曲,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嘰 嘰喳喳寫個不停。 ”唱到這裡, 幾位支教老師拉起了孩子們的小手, 眼神裡充滿了不舍。

網圖。

“這半個月,我們用照片記錄了和孩子們的點點滴滴,今年特意把這些照片洗出來。”鄭勁崢說,這段時間,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設立了語文 、數學及英語等基礎學科課程,同時,為了提高低學齡段孩子的學習興趣及動手能力,還在教學中增設了電影鑒賞課、棋藝課、心理課等。

“通過我們的引導,孩子們也悄然發生了變化,能夠主動學習,也會自覺地見到長輩打招呼、隨手將垃圾撿起來。”鄭勁崢說,進步是雙面的, 我們給山裡的孩子們帶來了一份希望,作為在校大學生,我們也從中提升了社會實踐能力和公眾表達能力。

“孩子們,我們明年再見!”鄧成杞說,支教是一種經歷,更是一筆人生財富。今年9月份回到學校,我們會鼓勵更多的同學加入支教行列,繼續為海南的山區教育事業貢獻微薄力量。

網圖。

“這半個月,我們用照片記錄了和孩子們的點點滴滴,今年特意把這些照片洗出來。”鄭勁崢說,這段時間,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設立了語文 、數學及英語等基礎學科課程,同時,為了提高低學齡段孩子的學習興趣及動手能力,還在教學中增設了電影鑒賞課、棋藝課、心理課等。

“通過我們的引導,孩子們也悄然發生了變化,能夠主動學習,也會自覺地見到長輩打招呼、隨手將垃圾撿起來。”鄭勁崢說,進步是雙面的, 我們給山裡的孩子們帶來了一份希望,作為在校大學生,我們也從中提升了社會實踐能力和公眾表達能力。

“孩子們,我們明年再見!”鄧成杞說,支教是一種經歷,更是一筆人生財富。今年9月份回到學校,我們會鼓勵更多的同學加入支教行列,繼續為海南的山區教育事業貢獻微薄力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