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馬博峰:秋季安化訪黑茶

馬博峰:秋季安化訪黑茶

身在茶行, 謀生於培訓業, 最怕說錯話與說謊話, 曾說錯的話太多已記不清了, 有可能會害了不少友人, 痛定思痛, 決計痛改前非, 游走于國土四方, 思索人生小道;以身事茶多年, 每年都要深入茶山尋韻問茶, 期待能解開自己的困惑!

安化地處南方, 分屬於湖南, 境內多為山區, 綿延不絕的雪峰山脈正是種茶的絕佳山場, 山區地域廣大, 大小鄉村道路縱橫交錯。 不知不覺間, 已經來了好幾年, 如今的路, 既有寬闊平坦的高速, 又有大肆整修的國道, 尚有還是坑窪難行的老路。 從中原前來安化, 開始是從洞庭湖東線沿高速到長沙轉益陽市下來, 接連幾年, 每次總是在黑夜到達, 舊時寧靜的小縣城東坪, 眼見著一步步變的燈火輝煌, 比肩而立高高聳峙的一棟棟高樓, 都是推掉山坡而建成, 一水穿城而過的資江, 時滿時枯, 水位線的起落伴隨節氣搖擺起伏。

先前都是住新縣城東坪, 前往安化六大茶山中的高馬二溪、鳳凰島、雲臺山與六步溪, 尤為便宜。 後來到老縣城梅城住宿, 再看團雲界、芙蓉山。

來安化訪茶, 印象最深的就是雨, 但今年的雨水似乎格外的多了些。 農曆立秋剛過,

我們才踏上梅城這片土地, 雨就開始下的沒完沒了, 這是連心嶺總經理吳俊先生講的, 這才知道今年前些時候, 旱了了好久, 伴隨我們的到來, 滿天雲霧化作甘露普降大地, 總比旱著好。

盼望了許久的二廣高速, 今年年初終於貫通, 在梅城下了高速在酒店住下, 分作兩路的一行人終於在連心嶺茶廠匯合在一起。 行知茶文化講習所馬哲峰所長帶隊一路驅車遠道而來, 鄭州以昇恒茶業郭保紅總經理帶隊乘高鐵至長沙轉道而來。 安頓妥當後喝茶閑敘, 然後再到茶廠車間去看千兩茶壓制, 歷經百餘年傳承, 展現出無比精妙的花卷茶踩制技藝, 從選料的精細, 到壓制的寸勁, 一步步捶打、收腰、擠壓, 只為展現花卷茶充滿魅力的身段,

師傅們的汗衫早已濕透, 這也是力量的象徵吧!中國茶有的不只是柔, 還有剛強健碩!暗自猜想:制茶的寸心與山嶺的精華, 合二為一就是連心嶺的寓意吧!

多年行走茶山, 有時會產生幻覺, 人在茶山空遊, 驚醒之後發現還躺在床上, 這可能是空間之門,

打開它就面向茶園。 連續來了五年, 時光隨茶湯流逝, 上山的道路兩旁, 高大的樹木形成林蔭道, 遮擋著視野, 卻又透出新奇, 轉過彎, 許久未見的老水牛就在眼前, 還是不改的黑色, 來此正為看黑茶, 二者皆是同色系, 十分有趣。 乍一眼瞥見前方藤蔓上朵朵白花, 停車察看細聞幽香襲人, 炎熱的暑氣漸消頓時覺得絲絲清涼, 猶如團雲界的茶, 帶著故鄉的香情, 飄揚過海沒有目的, 看到你是終點!山上一望無際波浪起伏的茶園四散排列, 忙碌的身影、交談的笑語, 忘卻了腳下的泥濘, 彌漫著嚮往的自然之氣, 可否得之長生?

是夜樹梢繁星零落, 似閃未閃訴說茶路無盡的遠方, 屋內品一杯團雲薄片, 一切美好、期望盡在杯中。 小薄片,大視野!誰來茶鄉尋覓?

雲嶺最高處,欲說已忘言。芙蓉山的海拔之高我是親身領教過的,有茶的山頭、無茶的山頭、老樹茶園的山頭,該不該去的都去了,還有那神奇的雲霧天閣道觀。一邊觀賞著山上的瀑布,一邊喝著這裡的茶,那是最有感觸的。來這裡的山路窄小彎曲,路旁的溝澗溪水流淌,岩石壁上的泉水貼著山崖飛流直下彙聚成河流,我們一行看著雲霧、聽著水流傾瀉山間的響聲,鳥叫的副歌,簡直就是自然界的交響曲,這是自然的樂章!前幾個月來此看了山上茶農講的百年母樹,炎熱的太陽烤的人難耐,度時如年一隊人卻硬是爬上山頂,崖壁處發現真有母樹存在,看到老茶園真容也欣慰了,喝著甜的似蜜一樣的茶,聞著有成熟水果的茶香,豐收在即。

老縣城梅城到新縣城東坪相距不到一百公里,我們開車整整跑了將近3個小時,資江水波濤洶湧,兩岸翠色未因秋來而去。鳳凰島地處柘溪鎮,屬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雪峰湖之內。我是怕水的,在這湖面不平靜的時間,天空時而烏雲密佈,要坐條小漁船前行那是多麼的危險,再沒了浪花一朵朵的心境了。晴天來時,遠處十步一景,漁民的辛勤勞作、往來船隻不時穿梭,水上的木屋看著別致,似乎一應俱全。緊迫的時間,讓我忍住好奇,遠觀留下美好,航道是看不見的規則,在這裡不可妄為,腥腥的水氣對內陸的我來說太敏感了,不時有魚翻躍水面迎著光照過來,山半腰處的樹木和房屋互為鄰里相安無事。靠岸,沿著石板道進入鳳凰島,茶島三面環水依山而立,滿山灌木茶園整整齊齊,順坡而建,坡勢陡峭卻越顯示異常壯觀。

回到梅城連心嶺廠裡,喝到連心嶺安化六山系列鳳凰島小薄片,那人、那事、那情,動人的容顏,進入茶湯放映,遠處放光的湖面有些雨滴下的波紋,快速地散開而去,這個特殊的香氣我惦記了好幾年,有岩石的質感、硬氣爽朗。

後鄉高馬二溪的茶具有俠客般的柔情,香幽味鮮;雲臺山的茶具有壯士情懷,濃烈霸氣,滋味濃醇顯苦;六步溪的茶卻有高士情結,味淡香如竹。行走安化茶山,在高馬二溪看的最多的是雲霧,很少有晴天。高馬二溪、六步溪的茶山上雨霧繚繞,高馬二溪茶山有很多大葉種的群體茶樹與無性系的茶樹良種,高馬的香氣飄蕩在雲間環繞般迷離,是躲在深山的花果勝地;而六步溪茶山中葉種的茶樹品種佔有量不少,所以香氣高揚細長;雲台村分屬馬路鎮,雲臺山主峰的道觀顯示出這裡的人對傳統信仰的堅守,傳說洞庭之南是三苗的聚集之地,他們世代奉道。

雲上茶葉的總經理劉波先生在此建立有一片改良的示範茶葉基地,茶園兩旁怪石林立,如羅漢、如萬馬騰雲狀。早晨捨身崖處的雲海不斷翻滾,我們名曰霧回頭,驚覺這裡似為雲間守望者的住所。住在山頂的清靜,暫時忘卻城市的喧囂,心靜茶香,雲臺山的茶苦烈,是行路的艱辛,是人艱苦適應自然的味道;它的香氣硬朗,是為堅持走向前路,親歷茶園,兩腳沾滿了泥濘的紅土,酸性土壤是茶樹賴以生長的基礎。

劉波先生用影像給我們介紹了九處茶園基地,作為走出大山的企業又回到故鄉,是帶著喜愛茶的情懷與對故鄉的責任而創建了雲上茶葉公司。相比險峻陡峭的六步溪,作為自然保護區,這裡生態多樣,海拔較高,土壤多為板葉岩、冰磧岩。前年在此喝到了很純正的松煙香天尖,如今人們喜好的改變,此種七星灶燒松柴乾燥的茶不多了,很多燒的是雜木,這樣也好,城市化快速的今天,燒柴是奢侈的行為,煙氣感受農業的田園願景,上神難以企及,體驗人間煙火更能明目清心。

小薄片,大視野!誰來茶鄉尋覓?

雲嶺最高處,欲說已忘言。芙蓉山的海拔之高我是親身領教過的,有茶的山頭、無茶的山頭、老樹茶園的山頭,該不該去的都去了,還有那神奇的雲霧天閣道觀。一邊觀賞著山上的瀑布,一邊喝著這裡的茶,那是最有感觸的。來這裡的山路窄小彎曲,路旁的溝澗溪水流淌,岩石壁上的泉水貼著山崖飛流直下彙聚成河流,我們一行看著雲霧、聽著水流傾瀉山間的響聲,鳥叫的副歌,簡直就是自然界的交響曲,這是自然的樂章!前幾個月來此看了山上茶農講的百年母樹,炎熱的太陽烤的人難耐,度時如年一隊人卻硬是爬上山頂,崖壁處發現真有母樹存在,看到老茶園真容也欣慰了,喝著甜的似蜜一樣的茶,聞著有成熟水果的茶香,豐收在即。

老縣城梅城到新縣城東坪相距不到一百公里,我們開車整整跑了將近3個小時,資江水波濤洶湧,兩岸翠色未因秋來而去。鳳凰島地處柘溪鎮,屬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雪峰湖之內。我是怕水的,在這湖面不平靜的時間,天空時而烏雲密佈,要坐條小漁船前行那是多麼的危險,再沒了浪花一朵朵的心境了。晴天來時,遠處十步一景,漁民的辛勤勞作、往來船隻不時穿梭,水上的木屋看著別致,似乎一應俱全。緊迫的時間,讓我忍住好奇,遠觀留下美好,航道是看不見的規則,在這裡不可妄為,腥腥的水氣對內陸的我來說太敏感了,不時有魚翻躍水面迎著光照過來,山半腰處的樹木和房屋互為鄰里相安無事。靠岸,沿著石板道進入鳳凰島,茶島三面環水依山而立,滿山灌木茶園整整齊齊,順坡而建,坡勢陡峭卻越顯示異常壯觀。

回到梅城連心嶺廠裡,喝到連心嶺安化六山系列鳳凰島小薄片,那人、那事、那情,動人的容顏,進入茶湯放映,遠處放光的湖面有些雨滴下的波紋,快速地散開而去,這個特殊的香氣我惦記了好幾年,有岩石的質感、硬氣爽朗。

後鄉高馬二溪的茶具有俠客般的柔情,香幽味鮮;雲臺山的茶具有壯士情懷,濃烈霸氣,滋味濃醇顯苦;六步溪的茶卻有高士情結,味淡香如竹。行走安化茶山,在高馬二溪看的最多的是雲霧,很少有晴天。高馬二溪、六步溪的茶山上雨霧繚繞,高馬二溪茶山有很多大葉種的群體茶樹與無性系的茶樹良種,高馬的香氣飄蕩在雲間環繞般迷離,是躲在深山的花果勝地;而六步溪茶山中葉種的茶樹品種佔有量不少,所以香氣高揚細長;雲台村分屬馬路鎮,雲臺山主峰的道觀顯示出這裡的人對傳統信仰的堅守,傳說洞庭之南是三苗的聚集之地,他們世代奉道。

雲上茶葉的總經理劉波先生在此建立有一片改良的示範茶葉基地,茶園兩旁怪石林立,如羅漢、如萬馬騰雲狀。早晨捨身崖處的雲海不斷翻滾,我們名曰霧回頭,驚覺這裡似為雲間守望者的住所。住在山頂的清靜,暫時忘卻城市的喧囂,心靜茶香,雲臺山的茶苦烈,是行路的艱辛,是人艱苦適應自然的味道;它的香氣硬朗,是為堅持走向前路,親歷茶園,兩腳沾滿了泥濘的紅土,酸性土壤是茶樹賴以生長的基礎。

劉波先生用影像給我們介紹了九處茶園基地,作為走出大山的企業又回到故鄉,是帶著喜愛茶的情懷與對故鄉的責任而創建了雲上茶葉公司。相比險峻陡峭的六步溪,作為自然保護區,這裡生態多樣,海拔較高,土壤多為板葉岩、冰磧岩。前年在此喝到了很純正的松煙香天尖,如今人們喜好的改變,此種七星灶燒松柴乾燥的茶不多了,很多燒的是雜木,這樣也好,城市化快速的今天,燒柴是奢侈的行為,煙氣感受農業的田園願景,上神難以企及,體驗人間煙火更能明目清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