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本畢業闖蕩5年,他做到頂尖互聯網副總,於是我和他喝了杯咖啡

一個邋遢的小夥子從一個糟糕的二本電腦畢業生, 做到頂尖互聯網公司的核心副總, 主導上億級使用者產品, 接觸和點燃互聯網的前沿發展核心。

他用了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 一路走得太快幾乎沒能回過頭看看自己。

趁著今天不加班, 北京一個沒有霧霾喝了咖啡睡不著的夜裡, 他淺淺地和我一起回憶了起來。

2011年, 冬天, 他從山東一個普通到掉渣的二本學校來到了北京, 口袋裡揣著交不起北京房租的錢,

為了暫時安頓下來, 押一付三, 他向一個不太熟同在北京闖蕩的我借了一萬。

2011年, 還是冬天, 他用1個月找到了人生第1份工作, 創業公司, 程式師。 他興奮幸福地電話他媽說實習有三千五, 嘴角揚的特別自信。

2013年, 還是冬天, 2年他成為了帶著百來人的團隊、大家炙手可熱的核心專案經理, 他說他要離職。 離職前一個工作往來的哥們找到他說, 你真的要走就來我這吧, 多少月薪我都給, 我還能給你解決戶口。 他說不, 我想做產品經理了。

2014年, 春天, 他去了第二家公司, 公司名聲大了不少, 爸媽好像都聽過一點, 回去說起來還有點面子。 他還真做了產品經理, 雖然從帶百來人的團隊變成了一個從零啟動的小PM。

2014年, 夏天, 他裸辭了, 就說想休息, 對女友說2個月後他再出去工作。 女友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但是2個月他好像一直都在準備著什麼。

2014年, 2個月還是同一個夏天, 他入職了一家頂尖的公司, 還是產品經理。 入職當天他在自己工位望向窗外, 發現好巧。

幾年前,

他帶著女朋友圍著這家公司大廈轉了好幾圈, 指著大廈說我以後要進這家公司。

他說這句話時望向大廈的那層樓那個片工位區, 剛好是他幾年後入職的第一個工位。

而他幾年後從工位望向窗外的那片草地, 剛好是他幾年前帶著女朋友說那句話時, 站著的地方。

就像是兩個時空的自己, 在那一刻突然相遇了。

2017年, 春天, 他用了三年, 以狂風驟雨般的工作, 成為他們公司最年輕的副總, 掌數千人的船舵。

開始

我笑著說“你真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還一直好運啊”。

他微微點點頭, 喝了杯水, “我先說說大家喜歡聽到的原因吧”。

好奇

我好奇未知的領域, 大一開始我就基本沒聽過課, 每天跑去圖書館, 然後抱一大包書把每一節課當做自習課,

近乎瘋狂的看著一本一本書。 大學多出來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似乎打開了自己對書本愛好的大門。

每本書都是我未知的世界, 我渴望看看裡面的多彩世界。

現在想起來, 那些我瘋狂追求多彩的世界成就了一部分自己。

但是再仔細一想, 小時候每次上廁所都會抱著一本書去、小學會偷偷躲在被窩裡看借來的《哈利波特》、初中家附近新開書店泡上癮還考砸了期末大考。

好像大學多出來的時光不過是找回了原來的自己。

對創造的渴望

大二開始接觸程式設計。程式設計的運作方式似乎打開了自己的另一扇大門:創造。我又瘋狂的愛上程式設計,做靜態網頁再到做網站做當時還在諾基亞上跑的APP。還看書,但是變成了從圖書館借一本一本程式設計相關的書。

看到自己寫的程式從電腦螢幕中跑出來時,那感覺真是太酷了,就像魔法!

小時候學過最基本的畫畫,還自己用零食包裝紙做了一整套上百頁的寵物小精靈卡片。小精靈都是自己畫的。

小時候寫作文被表揚,就開始嘗試小說。

小時候覺得周傑倫唱歌好好聽,就自己嘗試寫歌詞找旋律。

好像程式設計不過是找回了原來的自己。

拒絕安逸

大學畢業有人留在學校附近有人回老家,我想都沒想決定去北京。琢磨著北京那麼熱鬧一定最有挑戰。

從第一個公司離職,我也幾乎沒有猶豫,已經過於安逸到感覺自己再不出來就出不來了。

從第二個公司離職,我也沒有多想,機會到了,是時候去那個值得我付出一切披荊斬棘的地方了。

好像每次安逸在我看來就像是紮人的針,會讓我跳起來必須再次起飛。

渴望看見的自己

好奇讓我有了底氣,對創造的渴望讓我有了動力,拒絕安逸讓我在每次做艱難選擇時候快速確定。

但是好像還是少了什麼。

寫著到這裡答案也越來越清晰了:從一開始我就知道走到終點時候自己希望的樣子。

我希望我離開的那天,我希望自己像丹諾、像衛秧、像老喬那樣,會有被那麼多人記住被那麼多人懷念,影響足夠多的人。我希望自己能有足夠的價值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些再好一些,讓我影響的那些人更好一些。

就像一盞燈,終點時候自己的樣子一直指引這我向那走去,走成了現在的自己。

結束

“沒了?”我看看天色有點黑了,但是還想再瞭解更多的他。

“你猜?”他笑了笑,“如果你再請我喝杯美式咖啡,我可能再和你聊聊那些他們不願意聽到的故事。”

我和他同時開心的笑了。

*所有圖片均來源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第一時間刪除。

對創造的渴望

大二開始接觸程式設計。程式設計的運作方式似乎打開了自己的另一扇大門:創造。我又瘋狂的愛上程式設計,做靜態網頁再到做網站做當時還在諾基亞上跑的APP。還看書,但是變成了從圖書館借一本一本程式設計相關的書。

看到自己寫的程式從電腦螢幕中跑出來時,那感覺真是太酷了,就像魔法!

小時候學過最基本的畫畫,還自己用零食包裝紙做了一整套上百頁的寵物小精靈卡片。小精靈都是自己畫的。

小時候寫作文被表揚,就開始嘗試小說。

小時候覺得周傑倫唱歌好好聽,就自己嘗試寫歌詞找旋律。

好像程式設計不過是找回了原來的自己。

拒絕安逸

大學畢業有人留在學校附近有人回老家,我想都沒想決定去北京。琢磨著北京那麼熱鬧一定最有挑戰。

從第一個公司離職,我也幾乎沒有猶豫,已經過於安逸到感覺自己再不出來就出不來了。

從第二個公司離職,我也沒有多想,機會到了,是時候去那個值得我付出一切披荊斬棘的地方了。

好像每次安逸在我看來就像是紮人的針,會讓我跳起來必須再次起飛。

渴望看見的自己

好奇讓我有了底氣,對創造的渴望讓我有了動力,拒絕安逸讓我在每次做艱難選擇時候快速確定。

但是好像還是少了什麼。

寫著到這裡答案也越來越清晰了:從一開始我就知道走到終點時候自己希望的樣子。

我希望我離開的那天,我希望自己像丹諾、像衛秧、像老喬那樣,會有被那麼多人記住被那麼多人懷念,影響足夠多的人。我希望自己能有足夠的價值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些再好一些,讓我影響的那些人更好一些。

就像一盞燈,終點時候自己的樣子一直指引這我向那走去,走成了現在的自己。

結束

“沒了?”我看看天色有點黑了,但是還想再瞭解更多的他。

“你猜?”他笑了笑,“如果你再請我喝杯美式咖啡,我可能再和你聊聊那些他們不願意聽到的故事。”

我和他同時開心的笑了。

*所有圖片均來源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第一時間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