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被深埋31年的秘密:大豆玉米產業失守!花生為何沒有失守?

8月10日, 山東萊陽市召開了一場高油酸花生產業發展論壇

“中國農業的失守是因為幾個關鍵點沒有把握住, 最大的問題在種子環節, 和流通環節。 ”馬文峰坦誠, 我國自有品種的大豆、玉米的單產水準只達到美國的三分之二。

同樣作為重要的戰略農產品, 國產花生卻是風景這邊獨好。

有業內人士指出, 中國花生在種植面積、單產量、總產量、出口量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具有明顯優勢;國內花生的育種、栽培、深加工都能做到全球一流水準。

中國、美國、阿根廷是世界三大花生出口國, 占全球花生出口總量的80%左右。

其中中國是世界最大出口國, 年出口量70萬噸左右。

2016年, 我國花生總產量為1700萬噸, 占世界總產量的40%;2017年全國總產量將達到2000萬噸, 比2016年增加13.0%;種植面積8100萬畝, 比2016年增加11.3%。

聯合國農糧組織資料顯示, 世界花生單產由1985年的85.9公斤/畝增加到2014年的118公斤/畝;中國花生單產由133.5公斤/畝增加到2014年的238.5公斤/畝, 超過世界平均單產的2倍以上。 且中國花生產量由1985年的675.3萬噸萬畝發展到2016年的1729萬噸, 增加了156%。

中國形成了一整套花生的基礎科研體系、從農田到餐桌的產學研體系。 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共23個崗位科學家, 27個實驗站;國家花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 農業部種質改良分中心3個,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3個, 農業部野外觀測站1個, 國家花生種質資源圃2個,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農業科學家育成花生品種312個。

中國花生產業在全球的地位, 首先應感謝默默無聞的農業科研工作者!

2

孫孟全是誰?他打響了保衛花生的“三大戰役”

在花生“砥柱中流”的背後, 還有一家企業31年的堅守, 山東魯花集團, 這家位於山東萊陽市的企業, 31年來默默守護中國農業領域的花生“陣地”。

魯花集團的創始人, 名叫孫孟全。

自明代花生進入中國以來算起, 孫孟全可以說是“中國花生產業第一人”, 然而, 大部分的中國人並不熟悉這個名字, 更不清楚魯花對中國花生做出的貢獻。

正所謂別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孫孟全的宏偉抱負並不被人理解, “不著調”、“不靠譜”的評價紛至遝來。 而孫孟全卻毅然決然的說出:“要讓中國人吃上魯花的花生油。 ”

孫孟全是一個典型的山東漢子, 低調內斂, 吃了虧不聲張, 獲得成功也不多言語, 他像把自己深埋在泥土地裡, 一門心思把花生油的事業做好。 正因為如此, 很多消費者熟悉魯花花生油, 但並不知道孫孟全, 更不知道孫孟全對中國花生產業的貢獻。

剛創辦魯花植物油廠, 孫孟全碰到一個世界級的難題——黃麴黴素。

由此, 孫孟全啟動了他的第一場戰役:食用油生產工藝之戰。

花生、玉米、大豆等作物含有磷脂,且極易感染黃麴黴。磷脂在高溫下容易起沫、冒煙,而作物一旦感染黃麴黴,產出的油就會含黃麴黴素,不利於身體健康。

在此之前,食用油主要有兩種加工方式:一種是傳統的土法榨油,這種辦法屬於純物理壓榨,雖然保留了食用油中原有的營養元素,但衛生條件差,黃麴黴毒素經常超標;另一種是化學浸出法,採用溶劑油,對原料進行浸泡,然後高溫精煉。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的去除食用油中的黃麴黴素,但油中本身的營養元素容易被破壞,且殘留的溶劑難以有效去除。

既想保留油品中的營養元素,又要解決黃麴黴素超標的問題,極端完美主義者孫孟全和他的團隊啟動了研發之路。

經過六年研發,一次又一次失敗後,魯花團隊在1992年成功開發魯花獨創的5S純物理壓榨工藝。

不久前在央視的一次採訪中,孫東偉說,一個國家品牌最重要的是要代表一個國家的利益,代表這個國家的人民和消費者的利益,魯花也一直按照這樣的標準來經營。多年來,魯花在給中國消費者提供健康美味的食用油產品的同時,還肩負著千萬種植花生農民增收致富的責任。

現在社會各界都在談“工匠精神”,很多人認為工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無獨有偶,中國花生產業正是擁有了魯花這樣企業的堅守,中國才守住了花生產業的大門,成為農產品領域為數不多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產業。從這個角度說,魯花的崛起又是消費者之幸、花生產業之幸、國家民族之幸。

花生、玉米、大豆等作物含有磷脂,且極易感染黃麴黴。磷脂在高溫下容易起沫、冒煙,而作物一旦感染黃麴黴,產出的油就會含黃麴黴素,不利於身體健康。

在此之前,食用油主要有兩種加工方式:一種是傳統的土法榨油,這種辦法屬於純物理壓榨,雖然保留了食用油中原有的營養元素,但衛生條件差,黃麴黴毒素經常超標;另一種是化學浸出法,採用溶劑油,對原料進行浸泡,然後高溫精煉。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的去除食用油中的黃麴黴素,但油中本身的營養元素容易被破壞,且殘留的溶劑難以有效去除。

既想保留油品中的營養元素,又要解決黃麴黴素超標的問題,極端完美主義者孫孟全和他的團隊啟動了研發之路。

經過六年研發,一次又一次失敗後,魯花團隊在1992年成功開發魯花獨創的5S純物理壓榨工藝。

不久前在央視的一次採訪中,孫東偉說,一個國家品牌最重要的是要代表一個國家的利益,代表這個國家的人民和消費者的利益,魯花也一直按照這樣的標準來經營。多年來,魯花在給中國消費者提供健康美味的食用油產品的同時,還肩負著千萬種植花生農民增收致富的責任。

現在社會各界都在談“工匠精神”,很多人認為工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無獨有偶,中國花生產業正是擁有了魯花這樣企業的堅守,中國才守住了花生產業的大門,成為農產品領域為數不多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產業。從這個角度說,魯花的崛起又是消費者之幸、花生產業之幸、國家民族之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