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陽朔遇龍河上的最美古橋 富裡橋與遇龍橋

遇龍河是灕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支流, 水流平緩適合漂流, 再加上兩岸的風景著實優美, 所以是陽朔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為人稱道的還有河上的3座古橋, 分別是建于宋宣和五年(西元1123年)的仙桂橋和建於明永樂年間的富裡橋與遇龍橋。 仙桂橋雖然年頭最久, 但是形制簡陋, 所以未被我列入探訪計畫。

富裡橋, 位於遇龍河源頭, 因為旁邊已經鋪設了平坦的水泥橋, 所以它其實已經不再被村民使用, 而成了純粹的觀光景點。 但因地處偏僻交通不便, 不管是參觀還是漂流的人都很少, 加之橋樑兩端的空地都被整理成了金桔園,

所以只留下狹窄的小道供參觀的遊人通過。

富裡橋

雖然如此, 但我相信每個到訪的人都會被它的優雅古樸所折服, 特別是在四周如畫山水的映襯中恰如點睛之筆。

富裡橋

富裡橋寬5米, 全長30米, 高約10米。 橋頭的古樹也是要數人合抱。

富裡橋

富裡橋的石階

富裡橋另一側

從富裡橋上遠眺

富裡橋上遠眺, 正可謂青山綠水風光無限, 所謂田園牧歌般的生活應該就是在這裡才能實現吧?

接下來要說的遇龍橋, 是官方漂流的起點站, 又和遇龍河同名, 再加上它所處的遇龍村很繁華, 所以我去的時候儘管是淡季, 但是從它身上來往的人群(主要是當地人), 依舊熙熙攘攘絡繹不絕。

遇龍橋

橋長36米,寬4.2米,高9米,造型氣勢雄偉,古樸美觀,據說電影《劉三姐》中的第一組鏡頭就是在這裡拍攝。只是我看到的卻是橋下那渾黃污濁的河水,毫無美感可言。不過當地人顯然並不在乎,照樣用它來洗衣刷碗。

遇龍橋的臺階坡道

從遇龍橋上遠眺

遇龍橋和富裡橋雖然都是明代永樂年間的古橋,形制也相似,但前者沒有後者高,只是長度和跨度都有所超出。

拋開形制規格,單就美感和意境來說,我自己還是更喜歡充滿靜謐之美的富裡橋,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

遇龍橋

橋長36米,寬4.2米,高9米,造型氣勢雄偉,古樸美觀,據說電影《劉三姐》中的第一組鏡頭就是在這裡拍攝。只是我看到的卻是橋下那渾黃污濁的河水,毫無美感可言。不過當地人顯然並不在乎,照樣用它來洗衣刷碗。

遇龍橋的臺階坡道

從遇龍橋上遠眺

遇龍橋和富裡橋雖然都是明代永樂年間的古橋,形制也相似,但前者沒有後者高,只是長度和跨度都有所超出。

拋開形制規格,單就美感和意境來說,我自己還是更喜歡充滿靜謐之美的富裡橋,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