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小倆口外出打工,一年未見2周歲兒子,神秘人的來信,我淚如雨下

我和老公都是農村人, 結婚後不久, 兒子就出生了, 我們倆種地加上做點小生意, 日子不富裕, 在農村生活也還過的去。

後來老公看人家都在縣城買了房子, 和我商量也在縣城買房, 我們縣城的房子大概4000左右一平, 買個100平的話就是40萬, 我和老公當時一年的收入也就五萬左右, 想買房的話壓力太大了。

當時兒子2周歲, 將來要上幼稚園, 上小學, 我們不想讓兒子在村裡上學, 如果在縣城買房, 兒子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在縣城上學了, 縣城的教育雖然不比大城市的好, 但是這卻也是我和老公能為兒子做到的全部了。

為了多掙一些錢, 我和老公就來到了北京打工, 2周歲的兒子在家跟著爺爺奶奶過, 爺爺奶奶雖然將近七十歲了, 但是身體很結實, 照顧兒子完全沒問題。

就這樣, 我們來到了北京, 對於兒子我們各種不舍, 第一次與兒子分離, 我哭了, 我走的第二天,

兒子哭著喊著要媽媽, 但是為了以後的生活可以過得更好一點, 我和老公不得不這麼做, 那種難過的心情真的只有經歷過的人才可以體會。

我們到北京後, 剛開始老公的工資只有3000塊錢, 我工資2500, 這在北京差不多屬於最低工資, 北京消費高, 租房子更是特別貴, 為了省錢, 我和老公租的特別偏遠地方的地下室, 一個月300塊錢。 吃飯也是能省錢就省錢, 不多花一分錢。

後來, 老公經朋友介紹找了一份快遞員的工作, 雖然辛苦, 但是掙錢還是比之前多很多的, 好的時候每個月能拿到10000塊錢, 加上我的工資, 這樣下來一年攢個房子首付問題不大。

兒子的爺爺奶奶年齡大了, 不會上網, 我想兒子了, 只能打電話, 沒辦法視頻, 每次聽到兒子的聲音就不想掛電話, 剛開始兒子還特別喜歡和我們通電話, 但是後來奶奶讓他在電話裡說話, 兒子就顯得有些不耐煩了。

我和老公是年初走的, 過春節前才回到家, 分別一年, 兒子見到我和老公, 顯得有些生份, 我讓兒子叫媽媽, 兒子指著電話說:媽媽在電話裡,

我那一瞬間眼淚沒控制住, 就哭了, 小孩子倒是也容易哄, 玩了兩三天, 兒子就和原來一樣了, 和我不再生份了。

過了年, 我和老公繼續回到北京打工, 再次的分離一樣的痛徹心扉, 我們這次到北京三個月後, 兒子奶奶打電話問我們要北京的地址, 我問要地址幹什麼, 兒子奶奶也沒有說清楚, 我也就沒和老人家多問, 就給了地址。

幾天後, 我收到了一個快遞, 裡面有一封信和一個U盤, 信中說:他們是針對留守兒童的公益調查組織, 給我寫了一封關於留守兒童的建議書, 並列舉了很多關於留守兒童的例子。

U盤中是對兒子日常生活錄製的視頻, 包括和爺爺奶奶的互動, 他們說爺爺奶奶對於孩子只有日常生活的照顧, 而對於孩子的關於心理, 成長的教育幾乎特別少, 我看了那封信和視頻徹底哭了。

兒子需要的不僅僅是日常生活的照顧, 他需要我的陪伴, 我可以陪他瘋, 陪他玩, 陪他鬧, 告訴他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錯的, 而爺爺奶奶年紀大了, 體力跟不上, 面對孩子更多的是省事就好,恨不得孩子不哭不鬧,這樣孩子肯定越來越內向。

我和老公當即作出一個決定,我回老家照顧孩子,老公繼續在北京打工,我知道這樣老公會更加的辛苦,但是以後我們會越來越好,而孩子的成長一旦缺失了,就沒有辦法再彌補了。

讀者來信婚姻情感故事,以第一人稱“我”敘述,圖文無關,如果你也有(婚姻,婚戀)情感故事需要訴說或者排解,歡迎私信給我。

面對孩子更多的是省事就好,恨不得孩子不哭不鬧,這樣孩子肯定越來越內向。

我和老公當即作出一個決定,我回老家照顧孩子,老公繼續在北京打工,我知道這樣老公會更加的辛苦,但是以後我們會越來越好,而孩子的成長一旦缺失了,就沒有辦法再彌補了。

讀者來信婚姻情感故事,以第一人稱“我”敘述,圖文無關,如果你也有(婚姻,婚戀)情感故事需要訴說或者排解,歡迎私信給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