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軍隊11萬人耗資6.2億搞華北大演習,起因卻是一次事故?

1981年9月14日至18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舉行了一次大型軍事演習, 代號八零二。 因此這次舉世矚目的華北大演習, 又稱為八零二軍事演習。 據《解放軍畫報》雜誌在2008年報導, 華北大演習是當時我軍歷史上投入兵力、兵器最多的一次演習, 參加演習的部隊有陸軍的軍、師、團、營, 空軍航空兵大隊和空降團, 連同保障部隊共114000餘人, 動用坦克、裝甲車1327輛, 各種火炮1541門, 各種飛機475架, 各種汽車10606輛。

和蘇聯在1981年舉行的“西方-81”演習相比, 蘇方總共出動50萬人。 這一點上中國還是比不上的, 但11萬人的大演習在當時中國乃至亞洲都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而且和當時的蘇聯超級大國相比, 中國的經濟實力還是非常有限的。 搞大型軍事演習是要花錢的, 因此1981年的中國搞如此規模的演習, 需要最高領導來下定決心。

華北大演習後參加閱兵的部隊。 王建民攝

現在很多人把華北大演習和抵抗當時蘇聯對中國的可能軍事進攻聯繫起來。

這當然是合理的, 因為當時邊境自衛反擊戰正在進行, 蘇聯在蠢蠢欲動, 其在中蘇邊境部署的大量軍事力量對中國國防安全構成巨大壓力。 但是, 華北大演習還有一個直接的原因, 卻是1979年發生的一次重大事故。

據原北京軍區政治部創作室創作員、長篇報告文學《華北大演習》作者張衛明撰文披露, 在1979年11月25日淩晨3時30分左右, 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從國外引進的“渤海二號”鑽井船, 在渤海灣遷往新井位的拖航中翻沉。 當時船上74人, 72人死亡, 直接經濟損失3700萬元。 這件事本身和軍隊沒有任何關係, 但總結的一條教訓卻和軍隊有關, 而且屢見報端。 原來當時報導稱,

“渤海二號”事故的教訓之一, 就是某些領導者仍用戰爭年代軍隊指揮打仗的那一套指導經濟建設, 就知道蠻幹。

渤海二號事故前的照片

這下子可傷了中國軍人的心。 他們很納悶, 難道軍隊指揮打仗那一套, 就那麼簡單, 就那麼不值錢嗎?在軍人看來,

“渤海二號”事故是一場敗仗, 恰恰違背了軍隊指揮打仗需要的科學統籌和嚴密組織, 更沒有對天時地利的詳盡掌握和相應對策。 無論是指導戰爭還是指導經濟, 都不是蠻幹而是科學。

對於社會的錯誤認識, 軍隊不能麻木不仁、毫無反應。 因此在1981年3月18日北京軍區召開“八零二”演習準備工作會議的時候, 楊得志總參謀長在講話中專門提到“渤海二號”事故, 要求總結教訓改變對軍隊指揮打仗簡單化的看法, 用實際行動改善觀瞻。 而演習任務下達後, 很多參演軍人的強烈決心和高昂士氣, 很大程度上也帶有雪恥、爭氣的哀兵色彩。

另外在演習的經費投入上, 也是頗費了一番周折。

當時總參謀長楊得志授權張震擬制演習方案,

具體工作和北京軍區秦基偉司令員、馬衛華副司令員協商。 總參和北京軍區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演習方案。 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是力主演習搞大一點, 而總參則主張搞集團軍規模的中等演習, 還報了一個師級規模的小演習方案。 在1981年2月的會議上, 副總參謀長楊勇也是主張規模稍小為宜, 少花錢同樣能辦事。 但秦基偉當即重申大規模演習的意義和理由, 甚至說如果總參沒錢, 北京軍區來出。

演習中突擊的坦克集群

最後報到軍委最高領導那裡是三個方案,第一即北京軍區的方面軍規模演習方案,第二協力廠商案是軍事科學院的集團軍規模和師規模的兩個方案。最後軍委最高領導認為,這筆錢還是要花,要搞好一點,要把部隊的氣鼓一下。因此最後的批示是“同意第一方案,力求節約”。

目前中國公開資料裡面沒有談論過這次華北大演習總共用了多少經費。不過可以從一些公開材料來推測。有媒體披露當時師級規模的演習其實只是個集訓,稱不上嚴格意義的演習,只需經費77萬元。而據張衛明的文章披露,77萬元的演習費,只是演習空軍司令員張廷發報的空軍演習款項的十六分之一。因此華北大演習僅空軍演習經費就大約有1230萬人民幣。按照華北大演習陸空演習各占一半來推測,那麼八零二演習總經費為2200萬人民幣,再加上其他相關經費投入,演習總投入應該大約為2500萬人民幣左右。

實兵演習結束後,1981年9月19日,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分列式。參演部隊的10余萬官兵,組成了陸海空三軍組成的53個地面方隊和6個空中梯隊。當時根據天氣預報,閱兵這天為陰雨天氣。但是導演部呈送的衛星雲圖上有個空出來的“眼”。這個眼正好在19日上午恰好通過閱兵區域。因此秦基偉決定抓住這個良機如期舉行閱兵。

閱兵後,軍委最高領導發表了重要講話,明確指出"我軍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肩負著保衛社會主義祖國、保衛四化建設的光榮使命。因此,必須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這一講話,規劃了我軍改革調整的宏偉藍圖,標誌著我軍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隨後的1985年中至1987年底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減少員額100萬。

華北軍事大演習後舉行盛大閱兵,坦克方隊接受檢閱。王建民攝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1981年,全國職工平均貨幣工資為772元/年,而當時國家一年的軍費才180億人民幣,一年的GDP才5000億人民幣。從各方面來估算,當時的1元人民幣,至少相當於今天人民幣的20-25元。因此華北大演習的經費,約等於今天的6.2億人民幣。從占軍費比例來看,1981年的2500萬,約占180億軍費的千分之1.3,占GDP的萬分之0.5。而2017年中國軍費為10443億人民幣,中國GDP為744127億,而6.2億則占軍費的千分之0.6,占GDP的萬分之0.08。因此來看,2017年中國對華北大演習這種超大規模演習的承受能力更強,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國力確實有了實質性的變化。

演習中突擊的坦克集群

最後報到軍委最高領導那裡是三個方案,第一即北京軍區的方面軍規模演習方案,第二協力廠商案是軍事科學院的集團軍規模和師規模的兩個方案。最後軍委最高領導認為,這筆錢還是要花,要搞好一點,要把部隊的氣鼓一下。因此最後的批示是“同意第一方案,力求節約”。

目前中國公開資料裡面沒有談論過這次華北大演習總共用了多少經費。不過可以從一些公開材料來推測。有媒體披露當時師級規模的演習其實只是個集訓,稱不上嚴格意義的演習,只需經費77萬元。而據張衛明的文章披露,77萬元的演習費,只是演習空軍司令員張廷發報的空軍演習款項的十六分之一。因此華北大演習僅空軍演習經費就大約有1230萬人民幣。按照華北大演習陸空演習各占一半來推測,那麼八零二演習總經費為2200萬人民幣,再加上其他相關經費投入,演習總投入應該大約為2500萬人民幣左右。

實兵演習結束後,1981年9月19日,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分列式。參演部隊的10余萬官兵,組成了陸海空三軍組成的53個地面方隊和6個空中梯隊。當時根據天氣預報,閱兵這天為陰雨天氣。但是導演部呈送的衛星雲圖上有個空出來的“眼”。這個眼正好在19日上午恰好通過閱兵區域。因此秦基偉決定抓住這個良機如期舉行閱兵。

閱兵後,軍委最高領導發表了重要講話,明確指出"我軍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肩負著保衛社會主義祖國、保衛四化建設的光榮使命。因此,必須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這一講話,規劃了我軍改革調整的宏偉藍圖,標誌著我軍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隨後的1985年中至1987年底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減少員額100萬。

華北軍事大演習後舉行盛大閱兵,坦克方隊接受檢閱。王建民攝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1981年,全國職工平均貨幣工資為772元/年,而當時國家一年的軍費才180億人民幣,一年的GDP才5000億人民幣。從各方面來估算,當時的1元人民幣,至少相當於今天人民幣的20-25元。因此華北大演習的經費,約等於今天的6.2億人民幣。從占軍費比例來看,1981年的2500萬,約占180億軍費的千分之1.3,占GDP的萬分之0.5。而2017年中國軍費為10443億人民幣,中國GDP為744127億,而6.2億則占軍費的千分之0.6,占GDP的萬分之0.08。因此來看,2017年中國對華北大演習這種超大規模演習的承受能力更強,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國力確實有了實質性的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