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目標價格退出綜合施策 鼓勵大豆種植

3月23日, 國家發改委發佈消息, 2017年國家將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調整大豆目標價格政策, 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 此舉意味著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正式退出, 大豆補貼政策轉向更符合國際規則的“綠箱”補貼, 在優化種植結構、優化區域佈局等多政策引導、支持下, 鼓勵增加大豆種植的效果也將逐步顯現。

消息稱, 2017年國家將堅持市場定價、價補分離、主體多元的改革方向, 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繼續實施和完善玉米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 同時調整大豆目標價格政策, 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

一方面,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繼續通過加強產供銷銜接和市場訊息發佈、支持加工業發展等措施,

激發市場活力, 鼓勵引導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 拓寬農民售糧管道。 另一方面, 完善生產者補貼制度, 中央財政對玉米、大豆生產者給予補貼, 鼓勵增加大豆種植, 合理調減非優勢產區玉米生產。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種植業產業經濟室主任王秀東對記者說:“大豆目標價格機制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政策, 符合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大方向, 一方面目標價格機制一直存在著定價難的問題, 同時操作成本比較高, 在道德風險上也有一些爭議。 調整為生產者補貼政策之後,

更加符合國際通用的WTO補貼規則, 提升了政策執行的可持續性。 ”黑龍江大豆協會相關負責人王小語認為, 大豆也實施市場化收購加 補貼政策, 等於給尚在種植玉米或者大豆之間搖擺的農戶吃了顆“定心丸”, 但具體的補貼實施方案還要加緊出臺, 以讓農戶在即將到來的4月份春播之時做出選擇, 實現國家鼓勵增加大豆種植的目標。

“經過去年玉米市場價格的震盪之後, 今年農戶種植大豆的積極性肯定會有所提高, 但增加幅度還不好說。 因為從種植效益比來看, 大豆的種植效益還沒有追上玉米。 ”王小語告訴記者。

近兩年, 國家不斷加大東北糧食主產區種植結構調整力度, 調減籽粒玉米種植面積、鼓勵大豆種植。 2016年, 黑龍江省玉米改種大豆輪作補貼試點面積為650萬畝,

重點向大豆主產區傾斜, 補貼對象為在合法農業用地上輪作玉米、大豆, 以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 經營主體為主的實際種植者, 補貼標準為每畝150元。

今年的中央一號檔也提出, “增加優質食用大豆、薯類、雜糧雜豆等”, “繼續開展糧改飼、糧改豆補貼試點”, “劃定大豆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 完善激勵機制和支持政策”。

王秀東認為, 大豆補貼政策的此輪調整, 給出了讓大豆價格回歸市場、政府引導市場的明確信號。 玉米和大豆採取同樣的政策, 也降低了政策執行成本。 加上國家結構調整補貼以及大豆特色優勢區扶持政策的陸續實施到位, 大豆種植面積增加的效果會逐漸呈現。

王小語同時建議, 在市場流通環節要充分發揮閒置倉容、糧食銀行和期貨市場作用, 以提升大豆儲藏品質和售糧價格, 幫助農民增收。

糧油市場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