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考楊柳湖、楊柳村名稱由來

楊柳湖位於湖熟街道西南。 古時稱劉陽湖, 水域浩大、碧波蕩漾, 為縣東南大湖之一。 西漢時, 因湖周物產豐饒, 曾在附近置湖熟縣。

據南京現存最早的官修地方誌書《景定建康志》記載:“劉陽湖在城東南六十裡, 周迴三十裡, 溉田三十頃。 ”這一來自南宋末年的資訊告訴我們700多年前的楊柳湖周長有30裡, 可以灌溉田地3000畝。 可見湖面之大, 湖水之深。 滄海桑田, 經過數百年變遷, 如今的楊柳湖僅存800畝水面了。 不過這800畝水面天造地設, 分佈奇巧, 它不是一覽無餘的一片, 而是蜿蜒曲折的一線。 如游龍一般穿梭在美麗的田野、古老村落、濃密的樹林間。 更妙的是十幾裡長的湖水, 環繞著的兩片島嶼面積有200多畝。 在楊柳湖畔有個楊柳村, 它分前、中、後三個自然村, 惜中、後村已毀於清末兵火。 現存的前楊柳村建築大多為康熙、乾隆年間所建, 是典型的江南明清建築群。

全村原有1408間房屋, 分36個堂, 即36個宅院, 建築面積達38016平方米。 其規模之大、建築之精巧, 為南京地區所僅見。

筆者不禁好奇, 村與湖皆以“楊柳”為名, 是因為當地的楊柳樹而得名的嗎?還有, 究竟是先有楊柳村, 還是先有楊柳湖呢?

關於此, 當地有不少傳說。 其中, 流傳最廣的是楊柳村朱氏始祖朱孔陽于萬曆七年(1579年), 由句容陡門口遷居今楊柳村的故事。 相傳, 朱孔陽兄弟三人, 父母過世後家境貧寒。 他把僅有的一點家產讓給兩個弟弟, 自己挑了副高籮, 牽一隻小羊外出謀生。 一天傍晚, 他來到今湖熟境內的楊柳湖邊, 任憑怎麼牽拉, 小羊也不肯走了, 一不小心飯碗也掉進湖裡。 朱孔陽想, 這一定是天意了, 於是便在湖邊搭草棚住下, 開荒種地為生(一說到湖邊小村借宿,

被佘姓老翁收留為婿), 後經商做生意逐步發達。 他將這個讓他安身立命的小村起名“羊留村”。 隨著家族的興旺, 朱氏族人覺得“羊留村”聽起來不太體面, 便改同音的名稱“楊柳村”, 這樣字面上好看, 讀音中也蘊含不忘先祖創業艱難之意。 至於村前的湖泊也就隨楊柳村名而稱楊柳湖了。

傳說是美麗動人的, 其中也許有歷史的影子, 但是不能全信, 更不能作為證據。 那麼, 這“楊柳”的名稱究竟有何來歷呢?1989年版《江寧縣誌·湖泊》記載:楊柳湖, 為縣東南大湖, 古時“湖名叫劉陽湖”。 據此, 筆者在南京地區現存最早的官修地方誌書《景定建康志·山川志》中查閱到如下文字:“劉陽湖在城東南六十裡周迴三十裡溉田三十頃”。

這一白紙黑字的記載告訴我們, 早在700多年前的宋代, 這片湖泊叫“劉陽湖”。 從當地家譜的記載看來, 楊柳村村落最初的形成大約在元末明初。 村名依照劉陽湖而稱“劉陽村”, 後來村人“將‘劉陽’倒讀, 並雅化為‘楊柳村’”(見《南京地名大全·楊柳村》)。 筆者注意到現存句容陡門口朱孔陽墓碑碑文中有“大清乾隆貳拾肆年, 前陽留朱氏”的字樣。 這一可靠的資訊告訴我們:“清代乾隆貳拾肆年”, 今楊柳村稱“陽留”村。 由此可知, “楊柳村”名稱的產生時間當在“乾隆貳拾肆年”以後了。

從歷史記載看, 這裡應該是先有湖, 後有村, 村名隨湖名而稱之。 這與傳說中的湖名隨村名而稱之正好相反。 至於“劉陽湖”的名稱來歷, 由於年代久遠, 未見方志記載。

但顧名思義, 可能很久以前這裡湖的北面住著劉姓人家, 故名。 古人以“水北”為陽, 而此湖的北面正是楊柳村的方向。

趙慕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