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幾天之中中俄聯手連幹了三件大事,讓美國驚出一身冷汗!

第一軍情作者:火火

美國的霸權行徑, 美國的利己主義和優先主義, 不會帶來世界的臣服, 而只能是世界的反抗——而在這種博弈之中, 尤以中俄兩國的抱團取暖最給力, 也最讓美國忌憚。 最近這幾天, 中俄先後聯手幹了三件大事, 步調空前、思路一致, 無疑給了美國人一記狠狠的耳光。 也提醒美國, 如果繼續奉行霸權主義思維而不知悔改, 美國恐將為之付出慘重代價。

第一件事, 就是中俄聯合反導。 據俄羅斯衛星網3月24日報導稱, 俄羅斯外交部防擴散和軍控問題司司長米哈伊爾·烏裡揚諾夫表示, 美國在韓部署薩德系統的計畫已經導致地區緊張局勢升級。

“中俄兩國有意就美國反導防禦計畫的問題繼續在國際舞臺協調合作”, 烏裡揚諾夫表示, “美國現在計畫在韓國部署反導系統, 這已經導致地區緊張局勢升級。 北京對此表示很緊張, 我們也堅決反對。 我再重複一次, 不能犧牲別國的安全來鞏固自己的安全。 ”

事實上, 美國在韓部署薩德, 根本目的就是在中俄家門口建立一個逐步完善的反導體系, 以確保萬一和中俄之間發生戰事, 可以具備防禦中俄導彈的優勢。 簡單而言, 就是尋求對中俄的地區戰略優勢。 並且, 平時還會將中國的大部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顯然, 中俄不會對此置之不理,

已先後多次表態堅決反對, 還將在反導問題上進一步聯手, 以平衡美國的地區戰略優勢。 戰略平衡, 才是確保地區安全的根本。

第二件事, 就是中俄共同拒絕“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導, 俄羅斯不會參加當地時間27日在紐約舉行的“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 因為俄羅斯認為這些談判不合時宜。 而就在幾天前,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的同樣乾脆, 中方認為實現核裁軍目標無法一蹴而就, 必須要遵循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各國安全不受減損的原則。 經過慎重研究, 中方將不參加即將在紐約舉行的"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

顯然, 俄羅斯與中國保持了同樣的立場, 對於美國一邊尋求對保持中俄的導彈優勢,

一邊又想著讓中俄在核武庫問題上自縛手腳的企圖, 中俄都看的明白。 當今世界說大也大, 說小也小, 所謂當前的世界大事, 如果沒有中俄參與, 那基本沒得玩。 其實, 中俄兩國只是借此向美國傳達一個鮮明的態度:搞對抗, 不怕!在美國真心實意的謀求合作, 真心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著想之前, 中俄沒空陪它玩“過家家”。

第三件事, 就是中俄聯合監視美軍航母。 “中俄偵察船在韓國附近盯梢美航母”, 美國“布賴特巴特新聞網”近日援引美國官員的消息獨家報導稱, 正在韓國參加美韓軍演的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遭到一艘中國偵察船和一艘俄羅斯偵察船盯梢。 這位官員還稱, “卡爾·文森”號自2月18日進入南海後便遭到中國偵察船監視,

雖然美國軍艦在這一地區“通常”會遭中國偵察船監視, 但遭俄羅斯偵察船監視的情況還不常發生。

如果說, 中俄前兩個動作的同步主要是戰略上的, 那麼, 第三個動作的同步無疑是戰術性的, 意義截然不同。 這種軍事動作的同步, 可以說是釋放了一個鮮明的信號, 如果美國敢於無事生非, 中俄必然聯手應對與反制。 而事實上, 中俄目前的軍事合作已經非常密切, 只要再向前邁出一小步, 那就不得了, 而這個動作給出了明顯信號, 那就是中俄會毫不猶豫的聯手, 以抗衡美國的軍事霸權。

中俄聯手幹得這三件大事, 不過是最近幾天的事, 恐怕美國意識到其中的深意之後, 會不自覺地冒出一身冷汗。 美國固然實力強大,

但它能扛得住中俄聯手嗎?現在, 中國的經濟影響力, 俄羅斯的軍事影響力, 以及兩國的科技實力, 已經越來越多的形成互補關係。 而在美國的逼迫下, 兩國也正在密切協同, 報團取暖, 應對共同的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 美國還敢輕舉妄動嗎?除非, 它不怕摔個大跟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