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王者歸來!野生東北虎豹頻頻現身吉林長白山區!

白雪皚皚的山林中, 一隻體型健壯的東北虎走到遠紅外相機前停了下來, 目光深沉, 表情平靜, 花紋清晰, 虎鬚根根可見。

廣袤的長白山脈, 茫茫林海之中, 生存著這樣一種動物:它有傲視山林的氣勢, 它有震懾人心的美麗, 它有眾多充滿神秘色彩的傳說。 東北虎, 它是百獸之王, 是森林的王者。

東北虎、東北豹都是珍稀瀕危物種, 被中國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現今, 東北虎在全世界現存大約550只。 東北豹更加瀕危, 現僅存90只左右。 野生東北虎、東北豹僅分佈于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 一百多年前,中國東北地區“眾山皆有虎”。

隨著人類活動增加、森林面積縮小和環境惡化, 野生動物特別是虎、豹數量急劇下降。 到上世紀90年代末, 野生東北虎豹基本銷聲匿跡了。

山巒間回蕩的, 不是虎嘯, 而是東北虎的傳說。 沒有百獸之王的長白山, 寂寞如雪。

東北虎豹 歸去複來

近年來, 在吉林省長白山區, 奇跡發生了:野生東北虎豹頻頻現身, 分佈範圍不斷擴大。

2013年秋, 在吉林省琿春林業局, 紅外相機拍攝到一隻雌虎帶4個虎崽的畫面。 夜幕中, 成年雌性東北虎從容地走過鏡頭, 後面跟著幼虎們。

2013年10月, 吉林汪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 拍攝到了“一豹帶兩崽”的珍貴影像。 一隻胖胖的小豹踱著小步走過鏡頭前。 隨後, 豹媽媽走進鏡頭, 在它身後還緊跟著一隻活蹦亂跳的小豹。

2014年11月, 吉林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 遠紅外相機拍攝到一隻野生東北虎正面視頻。 這只東北虎雙目有神, 四肢粗壯, 體形健碩, 威風凜凜。

2016至2017年, 在吉林汪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同一個林場內,

曾先後拍攝到了三隻野生東北虎的視頻。

2014年10月, 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一隻雄性東北虎, 在遠紅外相機的“注視”下進食40分鐘。 2016年, 吉林省天橋嶺林業局5次發現東北虎蹤跡。 這標誌著野生東北虎繁殖家域已呈現出由中俄邊境向長白山內陸擴散的趨勢。

從2005年開始, 吉林省林業廳和北京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國家級創新團隊, 在吉林境內聯合建立了一個全覆蓋、全要素、全方位的生物多樣性長期定位監測平臺, 覆蓋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 長達十多年的監測和研究表明:在吉林省東部地區及周邊, 生存著中國野生東北虎豹可繁殖種群, 成為中國東北虎豹恢復的唯一種源。 在2012至2014年期間, 在吉林省共監測到27只東北虎和42只東北豹,

包括多個東北虎家庭和東北豹家庭。 吉林省琿春及周邊地區已成為目前我國最重要的東北虎豹繁殖地。

人們欣慰地看到:王者終於歸來了!

眾多國內外專家對吉林省的虎豹保護成就給予充分肯定:

北京師範大學國家公園研究院副院長、國家林業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利民博士說:“近年,

我們的生物多樣性長期定位監測平臺記錄到東北虎、東北豹每年在吉林省琿春及周邊地區實現連續繁殖, 境內監測到的虎豹數量不斷增長,並呈現不斷向內陸擴散的趨勢。 當前, 世界虎豹保護形勢十分嚴峻, 全球野生虎豹數量一直呈下降趨勢。 實現虎豹數量增長, 需要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 中國境內野生虎豹數量增長、連續繁殖和擴散趨勢, 主要得益於吉林省多年堅持開展野生動物保護行動, 目前保護措施已見成效。 ”

世界自然基金會俄羅斯黑龍江分部亞洲大型貓科動物高級協調員阿列克謝·克斯特亞博士說:“受到中國吉林省生態環境變好的吸引, 越來越多的東北虎豹受環境吸引,穿越國境來到中國。”

這樣的奇跡,發生在世界虎豹保護形勢嚴峻、全球野生虎豹數量呈下降趨勢的情況下。在這樣的大背景中,中國吉林省境內野生東北虎豹呈現數量增長、連續繁殖和擴散趨勢,就顯得尤為可貴。

人虎同行 真實故事

“偏向虎山行”“人虎共家園”“虎口脫險”,虎豹數量增多了,許多人與虎豹的真實故事,也在吉林省長白山區流傳開來。

“我從事虎豹保護工作以來,大約有四五次親眼看到虎豹。”郎建民,人送外號“郎老虎”,吉林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宣教中心主任。

那是2013年8月的一天,郎建民和同伴去山裡取遠紅外相機。山高林密,草木繁盛。在林間穿行時,他聽到林子裡有動靜,對助手說,身邊有個“大傢伙”。在林區,人們稱老虎為“大傢伙”。他們走到放置相機的地方,老虎沒動靜了。第二天在遠紅外自動相機裡看到,他們剛離開,老虎就從林子裡躥出來,來到相機邊,被相機拍攝到了。

2016年,發現一隻小老虎,在村邊的苞米地裡藏著不出來。郎建民他們趕到現場。一下車,他就感覺到空氣裡彌漫著虎的氣味。他站在車旁邊吹口哨,一吹哨,小老虎出來了,伸著大腦袋、瞪著大眼睛看看人,慢悠悠地走過苞米地之間的過道,後來又鑽進苞米地裡去了。郎建民說:“東北虎一般不主動攻擊人,除非它受過傷害,被人傷害過,被套子夾過。”。

和郎建民一樣,吉林汪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處處長王福有也是戰鬥在一線的虎豹保護工作者:“冬天,林子裡的積雪能達到近1米的厚度,我們趟著雪上山去架相機、取相機,並通過補食幫助老弱病殘的有蹄類動物度過冬天。最近這幾年,我們拍攝到很多次東北虎豹視頻影像。最開始,看到虎豹視頻,驚喜萬分。現在太常見了,一點不稀奇了。目前,汪清保護區境內先後共監測到東北虎3至4只,東北豹5至6只。”

在吉林省長白山林區,上山巡護保護虎豹的,除了郎建民、王福有等這樣的“正規軍”,還活躍著多支農民義務巡護隊。他們中的許多人,以前都是獵人,現在卻成了山林的守護者。在琿春,林業部門幫助農民發展養蜂業,為農民提供蜜蜂和蜂箱,農民利用農閒季節組成保護野生動物巡護隊。在汪清,將紅松果林承包與保護虎豹結合,紅松果林的承包人也負責本區域內的虎豹保護巡護任務。

琿春市春化鎮官道溝村村民陳立敏就是當地農民巡護隊的骨幹成員,他說:“2013年冬天,那天下小雪,我開車上山時,發現廁所附近有老虎的腳印,離我溝裡的房子也就有40米遠。我以前是打獵的,現在不打獵了,在黃柏樹溝包溝養林蛙,參加了農民反偷獵巡護隊,保護虎豹和野生動物。現在這裡虎豹多,別的動物也多。我在山裡經常看到很多動物,每年能看到2-3次熊,經常看到野豬、鹿、麅,最多一次看到一群30多頭野豬。”

霸主回歸,雄風再展。回顧虎豹歸山的歷程,從省委、省政府領導到基層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從高校科研單位專家學者到社會團體、志願者、普通農民和群眾,無數的人,不遺餘力地保護著虎豹的生態家園。

歸來之路艱辛努力

東北虎豹因何踏上回家的路?

要實現虎豹數量增長,必須要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省林業廳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在國家林業局大力支持下,堅持以生態保護優先,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生態建設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尤如一座座燈塔,照亮了野生虎豹“回家”的旅程。

生態建設與修復。吉林省注重生態建設與生態修復,讓綠水青山變成東北虎豹安全穩定的生存空間。“十二五”期間,吉林省累計完成人工造林33萬公頃,清理收回林地74.1萬公頃。從1998年開始,吉林省啟動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現了林地面積和森林蓄積雙增長。從2015年4月1日起,吉林省在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木材商業性採伐,進一步保障了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生態環境。到2016年末,吉林省森林面積達到819.0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43.9%。吉林省森林每年產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涵養水源、固碳釋氧等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達7935.44億元。

全省實施全面禁獵。1996年,吉林省人大做出了在全省範圍內全面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的決定,這在全國還是首例。自禁獵以來,在虎、豹分佈區共出動執法人員8.5萬人次,查獲野生動物行政案件1836起,共收繳民間槍支2萬余支,嚴厲打擊了亂捕濫獵等破壞野生動物行為。梅花鹿、馬鹿、麅、野豬等虎豹獵物種群數量得到了明顯恢復和增長。原麝、紫貂、中華秋沙鴨、黑熊、棕熊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都經常出現在人們視野之中。

進行棲息地恢復。在虎豹重點分佈區,先後建立了吉林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吉林汪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吉林雁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吉林威虎嶺省級自然保護區、吉林天橋嶺東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等6處虎豹保護區,保護面積達到33.8萬公頃。以保護區為核心,向外拓展輻射,對國有林業區林場進行整合撤並,建設中心林場,共撤並林場69個,為野生動物釋放活動空間40余萬公頃,初步緩解了虎豹棲息地破碎化問題。

實施損害補償制度。2006年,省政府出臺實施了《吉林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對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給予資金補償。通過補償制度的實施,有效化解了人與野生動物之間的矛盾。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審核野生動物損害案件38498起,補償金額12538萬元,其中虎、豹傷害牲畜等案件732起,補償受害群眾金額876萬元。

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吉林省相關部門增強了與國際組織和國外相關單位的合作力度。同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等國際組織開展了虎豹樣線和遠紅外線相機監測;同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就東北虎、東北豹等野生動物保護、共同打擊非法狩獵行為、監測與研究、加強資訊交流與技術合作等簽署了合作協定。

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全省大力開展“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世界老虎日”以及“虎文化節”等宣傳活動,並通過新聞報導等方式,強化全社會的虎豹保護意識。近年來在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媒體做了大量的宣傳報導。注重加強社區宣傳教育,印製宣傳日曆、畫冊、折頁,提高當地居民保護意識。

高貴美麗的東北虎豹回來了。寂靜的森林又有了生機。半個多世紀的滄桑,東北虎離去時的背影蒼涼悲壯;多年的艱苦努力,鋪就了王者的歸家之路。

國家公園改變命運

吉林省的東北虎豹保護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虎豹回歸的路途卻並不平坦。北京師範大學和俄羅斯豹地國家公園的聯合研究最新結果表明:2014-2015年,在中俄跨境區域內的野生東北虎豹種群分佈範圍不足6000平方公里,生存著至少38只東北虎和91只東北豹,已超出資源承載力。這些虎、豹在俄羅斯境內並無他路可去,向中國內陸擴散是唯一出路,並已呈現出強烈地向我國內陸遷移趨勢。

東北虎、豹未來面臨的挑戰,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關注。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對虎豹保護非常重視,2015年1月,在聽取了北京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國家級創新團隊帶頭人、民盟中央副主席葛劍平對吉林省野生東北虎豹監測結果的介紹後,認為東北虎、東北豹的保護是吉林省東部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應該納入國家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在2015年全國“兩會”上,巴音朝魯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了吉林省東北虎、豹的生存現狀和保護成果。2015年5月,基於北京師範大學研究團隊十年研究成果,民盟中央提交《關於實施中國東北虎和東北豹恢復與保護重大生態工程的建議》,習近平總書記對該建議做出重要批示。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等領導都先後來吉林省調研東北虎豹生存情況。

如何改變虎豹的命運,這一主題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從中央到吉林省,都積極行動起來。吉林省編制了《吉林省野生東北虎豹重大生態保護工程規劃》。2016年1月,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和吉林省林業廳在北京共同舉辦的“中國野生東北虎和東北豹保護戰略研討會”上,《吉林省野生東北虎豹重大生態保護工程規劃》得到充分肯定。2016年1月26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提出,在大熊貓、東北虎的主要棲息地整合設立國家公園,解決好跨地區、跨部門的體制性問題。2016年12月5日,吉林省牽頭完成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上審議通過。2017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正式發佈,標誌著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改革完成頂層設計,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已經進入實質推動階段。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位於吉林、黑龍江兩省交界的老爺嶺南部區域,東起吉林省琿春林業局青龍台林場,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西至吉林省汪清縣林業局南溝林場,南自吉林省琿春林業局敬信林場,北到黑龍江省東京城林業局奮鬥林場,總面積14612平方公里,其中吉林省片區面積1038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1%。

吉林省成立了以常務副省長為組長的虎豹公園領導小組,開展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建設工作。有效恢復東北虎豹棲息地生態環境,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原住居民生產生活方式轉型,建立資金保障長效機制,構建科研監測網路,有序擴大社會參與。

吉林省林業廳廳長霍岩說:“東北虎和東北豹是具有世界意義的珍稀瀕危動物,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在生態系統中,虎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它們的存在,就意味著生態系統的完整。我們將全力做好東北虎豹保護工作,爭取圓滿完成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確保東北虎豹種群安全穩定增長,為拯救全球瀕危物種作出貢獻,將吉林省東北虎豹保護工作,打造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

綠色發展的大潮在吉林湧動。建設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一個標誌性的樣本和地標式的傑作,將逐步從夢想變成清晰的現實。虎嘯山林,豹躍青川,這些神秘美麗的動物將在吉林長白山擁有穩定的棲息地,一張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名片也將呈現在世人眼前!

報導:魏靜

圖片:吉林省林業廳提供

編輯:李娜

越來越多的東北虎豹受環境吸引,穿越國境來到中國。”

這樣的奇跡,發生在世界虎豹保護形勢嚴峻、全球野生虎豹數量呈下降趨勢的情況下。在這樣的大背景中,中國吉林省境內野生東北虎豹呈現數量增長、連續繁殖和擴散趨勢,就顯得尤為可貴。

人虎同行 真實故事

“偏向虎山行”“人虎共家園”“虎口脫險”,虎豹數量增多了,許多人與虎豹的真實故事,也在吉林省長白山區流傳開來。

“我從事虎豹保護工作以來,大約有四五次親眼看到虎豹。”郎建民,人送外號“郎老虎”,吉林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宣教中心主任。

那是2013年8月的一天,郎建民和同伴去山裡取遠紅外相機。山高林密,草木繁盛。在林間穿行時,他聽到林子裡有動靜,對助手說,身邊有個“大傢伙”。在林區,人們稱老虎為“大傢伙”。他們走到放置相機的地方,老虎沒動靜了。第二天在遠紅外自動相機裡看到,他們剛離開,老虎就從林子裡躥出來,來到相機邊,被相機拍攝到了。

2016年,發現一隻小老虎,在村邊的苞米地裡藏著不出來。郎建民他們趕到現場。一下車,他就感覺到空氣裡彌漫著虎的氣味。他站在車旁邊吹口哨,一吹哨,小老虎出來了,伸著大腦袋、瞪著大眼睛看看人,慢悠悠地走過苞米地之間的過道,後來又鑽進苞米地裡去了。郎建民說:“東北虎一般不主動攻擊人,除非它受過傷害,被人傷害過,被套子夾過。”。

和郎建民一樣,吉林汪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處處長王福有也是戰鬥在一線的虎豹保護工作者:“冬天,林子裡的積雪能達到近1米的厚度,我們趟著雪上山去架相機、取相機,並通過補食幫助老弱病殘的有蹄類動物度過冬天。最近這幾年,我們拍攝到很多次東北虎豹視頻影像。最開始,看到虎豹視頻,驚喜萬分。現在太常見了,一點不稀奇了。目前,汪清保護區境內先後共監測到東北虎3至4只,東北豹5至6只。”

在吉林省長白山林區,上山巡護保護虎豹的,除了郎建民、王福有等這樣的“正規軍”,還活躍著多支農民義務巡護隊。他們中的許多人,以前都是獵人,現在卻成了山林的守護者。在琿春,林業部門幫助農民發展養蜂業,為農民提供蜜蜂和蜂箱,農民利用農閒季節組成保護野生動物巡護隊。在汪清,將紅松果林承包與保護虎豹結合,紅松果林的承包人也負責本區域內的虎豹保護巡護任務。

琿春市春化鎮官道溝村村民陳立敏就是當地農民巡護隊的骨幹成員,他說:“2013年冬天,那天下小雪,我開車上山時,發現廁所附近有老虎的腳印,離我溝裡的房子也就有40米遠。我以前是打獵的,現在不打獵了,在黃柏樹溝包溝養林蛙,參加了農民反偷獵巡護隊,保護虎豹和野生動物。現在這裡虎豹多,別的動物也多。我在山裡經常看到很多動物,每年能看到2-3次熊,經常看到野豬、鹿、麅,最多一次看到一群30多頭野豬。”

霸主回歸,雄風再展。回顧虎豹歸山的歷程,從省委、省政府領導到基層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從高校科研單位專家學者到社會團體、志願者、普通農民和群眾,無數的人,不遺餘力地保護著虎豹的生態家園。

歸來之路艱辛努力

東北虎豹因何踏上回家的路?

要實現虎豹數量增長,必須要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省林業廳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在國家林業局大力支持下,堅持以生態保護優先,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生態建設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尤如一座座燈塔,照亮了野生虎豹“回家”的旅程。

生態建設與修復。吉林省注重生態建設與生態修復,讓綠水青山變成東北虎豹安全穩定的生存空間。“十二五”期間,吉林省累計完成人工造林33萬公頃,清理收回林地74.1萬公頃。從1998年開始,吉林省啟動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現了林地面積和森林蓄積雙增長。從2015年4月1日起,吉林省在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木材商業性採伐,進一步保障了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生態環境。到2016年末,吉林省森林面積達到819.0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43.9%。吉林省森林每年產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涵養水源、固碳釋氧等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達7935.44億元。

全省實施全面禁獵。1996年,吉林省人大做出了在全省範圍內全面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的決定,這在全國還是首例。自禁獵以來,在虎、豹分佈區共出動執法人員8.5萬人次,查獲野生動物行政案件1836起,共收繳民間槍支2萬余支,嚴厲打擊了亂捕濫獵等破壞野生動物行為。梅花鹿、馬鹿、麅、野豬等虎豹獵物種群數量得到了明顯恢復和增長。原麝、紫貂、中華秋沙鴨、黑熊、棕熊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都經常出現在人們視野之中。

進行棲息地恢復。在虎豹重點分佈區,先後建立了吉林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吉林汪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吉林雁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吉林威虎嶺省級自然保護區、吉林天橋嶺東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等6處虎豹保護區,保護面積達到33.8萬公頃。以保護區為核心,向外拓展輻射,對國有林業區林場進行整合撤並,建設中心林場,共撤並林場69個,為野生動物釋放活動空間40余萬公頃,初步緩解了虎豹棲息地破碎化問題。

實施損害補償制度。2006年,省政府出臺實施了《吉林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對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給予資金補償。通過補償制度的實施,有效化解了人與野生動物之間的矛盾。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審核野生動物損害案件38498起,補償金額12538萬元,其中虎、豹傷害牲畜等案件732起,補償受害群眾金額876萬元。

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吉林省相關部門增強了與國際組織和國外相關單位的合作力度。同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等國際組織開展了虎豹樣線和遠紅外線相機監測;同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就東北虎、東北豹等野生動物保護、共同打擊非法狩獵行為、監測與研究、加強資訊交流與技術合作等簽署了合作協定。

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全省大力開展“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世界老虎日”以及“虎文化節”等宣傳活動,並通過新聞報導等方式,強化全社會的虎豹保護意識。近年來在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媒體做了大量的宣傳報導。注重加強社區宣傳教育,印製宣傳日曆、畫冊、折頁,提高當地居民保護意識。

高貴美麗的東北虎豹回來了。寂靜的森林又有了生機。半個多世紀的滄桑,東北虎離去時的背影蒼涼悲壯;多年的艱苦努力,鋪就了王者的歸家之路。

國家公園改變命運

吉林省的東北虎豹保護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虎豹回歸的路途卻並不平坦。北京師範大學和俄羅斯豹地國家公園的聯合研究最新結果表明:2014-2015年,在中俄跨境區域內的野生東北虎豹種群分佈範圍不足6000平方公里,生存著至少38只東北虎和91只東北豹,已超出資源承載力。這些虎、豹在俄羅斯境內並無他路可去,向中國內陸擴散是唯一出路,並已呈現出強烈地向我國內陸遷移趨勢。

東北虎、豹未來面臨的挑戰,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關注。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對虎豹保護非常重視,2015年1月,在聽取了北京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國家級創新團隊帶頭人、民盟中央副主席葛劍平對吉林省野生東北虎豹監測結果的介紹後,認為東北虎、東北豹的保護是吉林省東部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應該納入國家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在2015年全國“兩會”上,巴音朝魯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了吉林省東北虎、豹的生存現狀和保護成果。2015年5月,基於北京師範大學研究團隊十年研究成果,民盟中央提交《關於實施中國東北虎和東北豹恢復與保護重大生態工程的建議》,習近平總書記對該建議做出重要批示。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等領導都先後來吉林省調研東北虎豹生存情況。

如何改變虎豹的命運,這一主題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從中央到吉林省,都積極行動起來。吉林省編制了《吉林省野生東北虎豹重大生態保護工程規劃》。2016年1月,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和吉林省林業廳在北京共同舉辦的“中國野生東北虎和東北豹保護戰略研討會”上,《吉林省野生東北虎豹重大生態保護工程規劃》得到充分肯定。2016年1月26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提出,在大熊貓、東北虎的主要棲息地整合設立國家公園,解決好跨地區、跨部門的體制性問題。2016年12月5日,吉林省牽頭完成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上審議通過。2017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正式發佈,標誌著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改革完成頂層設計,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已經進入實質推動階段。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位於吉林、黑龍江兩省交界的老爺嶺南部區域,東起吉林省琿春林業局青龍台林場,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西至吉林省汪清縣林業局南溝林場,南自吉林省琿春林業局敬信林場,北到黑龍江省東京城林業局奮鬥林場,總面積14612平方公里,其中吉林省片區面積1038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1%。

吉林省成立了以常務副省長為組長的虎豹公園領導小組,開展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建設工作。有效恢復東北虎豹棲息地生態環境,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原住居民生產生活方式轉型,建立資金保障長效機制,構建科研監測網路,有序擴大社會參與。

吉林省林業廳廳長霍岩說:“東北虎和東北豹是具有世界意義的珍稀瀕危動物,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在生態系統中,虎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它們的存在,就意味著生態系統的完整。我們將全力做好東北虎豹保護工作,爭取圓滿完成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確保東北虎豹種群安全穩定增長,為拯救全球瀕危物種作出貢獻,將吉林省東北虎豹保護工作,打造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

綠色發展的大潮在吉林湧動。建設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一個標誌性的樣本和地標式的傑作,將逐步從夢想變成清晰的現實。虎嘯山林,豹躍青川,這些神秘美麗的動物將在吉林長白山擁有穩定的棲息地,一張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名片也將呈現在世人眼前!

報導:魏靜

圖片:吉林省林業廳提供

編輯:李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