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茅竹嶺古道,賞景懷古之佳地

茅竹嶺古道

薑竺卿 / 文 / 圖

茅竹嶺古道是溫州十大古道之一, 位於龍灣區狀元街道與瑤溪街道分界的大羅山北端, 北臨甌江, 南望前岩山, 東通永強白樓下村, 西達狀元茅竹橋自然村。 春風和煦之時, 登臨古道, 別有一番賞景懷古之美味。

因溫州城區乘坐公車的 “茅竹嶺” 站頭離茅竹嶺西嶺腳很遠, “白樓下” 站頭離茅竹嶺東嶺腳很近, 所以根據遊興濃淡的原則, 應該 “東上西下”。 從茅竹嶺隧道東橋下的龍永路 “山洞河” 邊拐入,

山麓茅竹嶺道院 “二聖觀” 旁就是古道的東嶺腳。 古道西嶺腳在海軍水警區旁的茅竹嶺隧道西口處。 古道東坡稍陡稍短, 西坡較緩較長。 東坡嶺長194米, 一階一步;西坡嶺長359米, 一階需二步。 兩坡均約185階。 東西兩嶺腳處都立有古道文保石碑, 碑文記 “全長493米”,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文保人員的無知。 493米是在地圖上量得的水準直線距離, 而非山嶺的長度, 山嶺全長應為553米。

1937年拍攝的茅竹嶺西坡山嶺和陳百川修建的 “江邊新路”

茅竹嶺古道的文保石碑

文保石碑的一派胡言 “茅竹嶺是77省道開通前永強到溫州的陸上主通道”。

1937年以後行人多走江邊平路了, 山嶺古道棄之少用, 77省道是解放後開通的。

溫州絕大部分古道多是雜亂的塊石路面, 而茅竹嶺古道是方整條石鋪成的精美路面, 而且條石上刻有花紋、繩紋、雲紋等防滑圖案,

歷經數百年保存完好。 東坡路面條石較長, 西坡條石較短, 因而西坡條石兩旁各置邊沿石, 以致兩坡路面寬度相仿, 都約1.8米。

古道東嶺腳在上山公路修建後加設護欄

古道東嶺

古道石板的防滑圖案

古道西嶺,條石兩旁各置邊沿石

古道西嶺旁的高大古樹

古道東嶺腳有一座 “茅竹嶺道院”,舊稱玄妙觀,現為新建的二進雙層道教宮觀。頭進門額高懸 “二聖觀”,奉祀楊府聖王,故俗稱楊府殿。二進是天師殿,供奉龍虎山天師。兩座殿宇飛簷高聳,紅門畫棟,氣勢恢宏,仙威八隅,神功九霄,不僅是信眾香客的朝聖地,更是地方閭裡的保護神。根據2016年周羅真住持撰寫的茅竹嶺道院樂助緣金碑記,古廟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重建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當時占地六畝之廣。後經日寇蹂躪和文革肆虐,殿堂俱廢。1981年重建古廟,又得復興,但規模較小。2015年擴建,2016年落成今日宏大的殿宇。同時在道院的西旁重建了太陰宮,亦為道教建築。

2014年11月拍攝的二聖廟舊貌

2016年落成的茅竹嶺道院新貌

茅竹嶺道院頭進楊府殿

茅竹嶺道院二進天師殿

茅竹嶺道院西旁的太陰宮

茅竹嶺所在的山叫茅竹山,因古時遍植茅竹而得名。該山海拔約100米,地形類型屬於低丘。第三紀時被外力侵蝕成夷平面,因而山頂為一平坦的山坪。山坪上有座 “平山禪寺”,始建于清嘉慶六年(1801年),1990年被列為溫州市文物古跡保護點。今平山寺重建擴建多年尚未竣工,二進大雄寶殿已落成,頭進天王殿仍在施工之中。天王殿與殿前七寶如來塔之間就是古道所經之地,今封道禁入。所以筆者想從寺後北側山路繞行,可觀甌江潮蹤,無奈狼狗當道,狂吠著迎面撲來,只得退而從寺前南側水泥山路繞行。該水泥山路可達蛙蟆山和前岩山,是當地村民集資新建的登山游步道。

施工中的平山禪寺,旗杆下就是古道經過之處

平山寺的二進大雄寶殿

山坪上的古道經過之處,右側是平山寺天王殿,左側是七寶如來塔

近年在寺前七寶如來塔兩側新建兩亭,東側為 “性空亭”,西側為 “緣起亭”,這是性空亭。

這是西側的緣起亭

該水泥山路可達蛙蟆山和前岩山,是新建的登山游步道。

平山寺西側有座 “茅川精舍” 古建築,坐北朝南,為面闊三間的磚木結構,現已破敗不堪。古代茅川精舍是 “座中古物多仙意,窗外青山似世情” 的遠絕塵緣的優雅處。舍前曾有一座三間硬山頂路亭,古道行人從路亭穿廊而過,俗稱 “穿心路廊”,這就是古代著名的 “便止亭”,王瓚撰有《便止亭記》一文,今便止亭蕩然無存。亭側原有古井一口,供路人飲用,今乾涸無水。便止亭前今辟為晨練健身廣場,廣場邊建有水井,晨練者順便汲水帶回飲用。

茅川精舍

便止亭石碑的篆額 “便止亭記” 四字

茅竹嶺自古就是溫州 “入溫咽喉” 的江防要塞。在明代,這裡是 “溫州衛” 守備之地;清代這裡曾築城駐防,稱為茅竹寨或茅竹訊。晚清溫州將領陳百川、洪筱山曾在這裡建炮臺,抗擊西方侵略者,遺址在今海軍信號台靠北的下沿地。解放後彭德懷元帥親自到茅竹嶺查看地形,經過論證,在茅竹嶺西側山腳選址建造人民海軍基地。今茅竹嶺西坡不遠處有座 “茅竹山涼亭”,位於茅竹山北側山腰海軍基地營房內,現供軍人乘涼,遊客無法進入。此亭北眺,視野廣寬,可覽甌江潮蹤起伏。

明代王澈古墓坐落在茅竹嶺西側山腰,今海軍駐地的小山坪中。由於部隊徵收用地,墓主後裔出面協商處理,出土明代石馬、石羊、石虎、石碑等。發掘墓內志銘兩塊,長0.75米,寬0.5米,下塊正楷小字,上塊篆書20字,“明故朝散大夫福建布班使右參議東崖王公壙志”。1992年王氏族人將上述文物拆運到永昌上倉王澈宗祠內保存。明代規定五品以上允許用碑誌,六品以下只能用壙志,壙kuàng,此為王澈古墓的壙志。壙志即墓內的墓誌,不是地上的墓碑。

茅川精舍前的健身廣場

當今有關茅竹嶺的胡說八道文章滿天飛。其一是嶺史問題,很多人胡說是唐代驛道經此。唐代永強平原東部 “下路” 一帶還是一片海洋,西部 “上路” 一帶雖已成陸,但地勢低窪,多潟湖和沼澤,灌莽相屬,草萊叢生,無法農耕和定居。今茅竹嶺文保石碑上記載 “始建於南宋末年”,距今740年,何來 “千年古道” 之說?其實,古道始建於明代中期,距今只有516年。何以見得?有碑為證。本世紀初有人從茅竹嶺抽水水道中挖得明王瓚撰寫的《便止亭記》石碑,今碑存置於平山寺山牆中。碑文明確記載明代永嘉郡守鄧淮主持修建茅竹嶺古道,弘治辛酉年(1501年)秋七月始建,次年八月訖工,一個月後,建便止亭。由此得出結論,明弘治十四年以前的茅竹嶺是行人踩出來的天然山路,修成石板古道是1502年。當時永嘉場人翻越茅竹嶺後,沿江邊小路從茅竹橋村經狀元、蒲州,抵達溫州城。

其二是茅竹嶺古道的功能問題,有人胡說是永強挑擔鹽夫到溫州的唯一通路。古時永強西行有五條山路古道可走,除茅竹嶺外,還有馬鞍嶺(底嶺)、都堂嶺、皇嶴嶺、後京山嶺。腿腳強壯的青壯年去溫州多走馬鞍嶺或都堂嶺,因該兩嶺到溫州的路程近;老叟和婦孺是走山路最短的茅竹嶺,但要繞行,路程遠。若去三垟要走皇嶴嶺,若去茶山要走後京山嶺。因此茅竹嶺不是永強至溫州的唯一通道。再者,若手提重物或挑擔者不是翻越茅竹嶺,而是到茅竹嶺東腳不遠的龍灣碼道乘坐甌江航船至狀元、七都、溫州、樂清等地,很是方便省力。民國初年,溫瑞塘河始有機動拖駁客運,永嘉場人可在茅竹嶺西側的茅竹橋碼頭乘坐河輪抵溫。

其三是 “必經古道” 問題。清末溫州有個武將名陳百川(1863~1937年),二十歲從軍,戍守茅竹嶺麓,見行者艱困,遂萌發修築江邊平路,以解爬山之苦。五十餘年之後經商獲贏,終成善舉。民國廿六年(1937年)陳百川出資3000多銀元,築成茅竹山北側的江邊平路,當時叫 “沿江新路”,以區別于山路古道,今稱 “江邊路”。現存《茅竹嶺沿江新路碑》記載 “岩之聳者炸而夷之,途之窪者填而堙之,鳩工千指,庀石萬面。” 沿江新路西起古道嶺腳,東抵白樓下,通長3715尺(是古道長度的兩倍),寬12尺,三分之二依山臨江,高出江面大潮4~5尺。緣江險逼之處,護以石欄2050尺,並掘泉建亭,使路人渴則有飲,累則有憩,因壤植樹,庇則有陰。因此,古時永強至溫州一定要翻山越嶺,但1937年以後多走平路了,山嶺古道棄之少用。解放後,沿江小路擴建為通車公路,成為77省道的一部分。

機場大道茅竹嶺隧道的西口

茅竹嶺背東眺白樓下全景

最後還要提一下,茅竹山背是茅竹嶺古道,茅竹山下麵有機場大道茅竹嶺隧道和茅竹嶺翻水站的引水隧洞。茅竹嶺隧道長305米,寬12米,高7米,雙車道,1993年動工,1996年建成通車。茅竹嶺引水隧洞,俗稱山洞河,東西兩口與茅竹嶺古道的東西嶺腳相近,洞長426米,洞徑2.7米×3米,洞底高程—0.5米,過水深度2米,縱坡1﹕3200。1964年動工,1965年竣工。建成初期在山洞河西口建泵站進行翻水,稱為山洞河翻水站,引溫瑞塘河水至永強塘河水系,主要解決永強平原的農田灌溉用水。1994年機場大道改建時,翻水站遷至今址,改稱茅竹嶺翻水站。1996年建成5孔水泵機組,共有4台泵機和1個控制閘,總翻水能力6立方米/秒。如今該隧洞翻水是生態調水,用於永強塘河水網的沖汙,改善水質。

茅竹嶺古道東嶺腳邊的翻水站隧洞東出口

古道石板的防滑圖案

古道西嶺,條石兩旁各置邊沿石

古道西嶺旁的高大古樹

古道東嶺腳有一座 “茅竹嶺道院”,舊稱玄妙觀,現為新建的二進雙層道教宮觀。頭進門額高懸 “二聖觀”,奉祀楊府聖王,故俗稱楊府殿。二進是天師殿,供奉龍虎山天師。兩座殿宇飛簷高聳,紅門畫棟,氣勢恢宏,仙威八隅,神功九霄,不僅是信眾香客的朝聖地,更是地方閭裡的保護神。根據2016年周羅真住持撰寫的茅竹嶺道院樂助緣金碑記,古廟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重建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當時占地六畝之廣。後經日寇蹂躪和文革肆虐,殿堂俱廢。1981年重建古廟,又得復興,但規模較小。2015年擴建,2016年落成今日宏大的殿宇。同時在道院的西旁重建了太陰宮,亦為道教建築。

2014年11月拍攝的二聖廟舊貌

2016年落成的茅竹嶺道院新貌

茅竹嶺道院頭進楊府殿

茅竹嶺道院二進天師殿

茅竹嶺道院西旁的太陰宮

茅竹嶺所在的山叫茅竹山,因古時遍植茅竹而得名。該山海拔約100米,地形類型屬於低丘。第三紀時被外力侵蝕成夷平面,因而山頂為一平坦的山坪。山坪上有座 “平山禪寺”,始建于清嘉慶六年(1801年),1990年被列為溫州市文物古跡保護點。今平山寺重建擴建多年尚未竣工,二進大雄寶殿已落成,頭進天王殿仍在施工之中。天王殿與殿前七寶如來塔之間就是古道所經之地,今封道禁入。所以筆者想從寺後北側山路繞行,可觀甌江潮蹤,無奈狼狗當道,狂吠著迎面撲來,只得退而從寺前南側水泥山路繞行。該水泥山路可達蛙蟆山和前岩山,是當地村民集資新建的登山游步道。

施工中的平山禪寺,旗杆下就是古道經過之處

平山寺的二進大雄寶殿

山坪上的古道經過之處,右側是平山寺天王殿,左側是七寶如來塔

近年在寺前七寶如來塔兩側新建兩亭,東側為 “性空亭”,西側為 “緣起亭”,這是性空亭。

這是西側的緣起亭

該水泥山路可達蛙蟆山和前岩山,是新建的登山游步道。

平山寺西側有座 “茅川精舍” 古建築,坐北朝南,為面闊三間的磚木結構,現已破敗不堪。古代茅川精舍是 “座中古物多仙意,窗外青山似世情” 的遠絕塵緣的優雅處。舍前曾有一座三間硬山頂路亭,古道行人從路亭穿廊而過,俗稱 “穿心路廊”,這就是古代著名的 “便止亭”,王瓚撰有《便止亭記》一文,今便止亭蕩然無存。亭側原有古井一口,供路人飲用,今乾涸無水。便止亭前今辟為晨練健身廣場,廣場邊建有水井,晨練者順便汲水帶回飲用。

茅川精舍

便止亭石碑的篆額 “便止亭記” 四字

茅竹嶺自古就是溫州 “入溫咽喉” 的江防要塞。在明代,這裡是 “溫州衛” 守備之地;清代這裡曾築城駐防,稱為茅竹寨或茅竹訊。晚清溫州將領陳百川、洪筱山曾在這裡建炮臺,抗擊西方侵略者,遺址在今海軍信號台靠北的下沿地。解放後彭德懷元帥親自到茅竹嶺查看地形,經過論證,在茅竹嶺西側山腳選址建造人民海軍基地。今茅竹嶺西坡不遠處有座 “茅竹山涼亭”,位於茅竹山北側山腰海軍基地營房內,現供軍人乘涼,遊客無法進入。此亭北眺,視野廣寬,可覽甌江潮蹤起伏。

明代王澈古墓坐落在茅竹嶺西側山腰,今海軍駐地的小山坪中。由於部隊徵收用地,墓主後裔出面協商處理,出土明代石馬、石羊、石虎、石碑等。發掘墓內志銘兩塊,長0.75米,寬0.5米,下塊正楷小字,上塊篆書20字,“明故朝散大夫福建布班使右參議東崖王公壙志”。1992年王氏族人將上述文物拆運到永昌上倉王澈宗祠內保存。明代規定五品以上允許用碑誌,六品以下只能用壙志,壙kuàng,此為王澈古墓的壙志。壙志即墓內的墓誌,不是地上的墓碑。

茅川精舍前的健身廣場

當今有關茅竹嶺的胡說八道文章滿天飛。其一是嶺史問題,很多人胡說是唐代驛道經此。唐代永強平原東部 “下路” 一帶還是一片海洋,西部 “上路” 一帶雖已成陸,但地勢低窪,多潟湖和沼澤,灌莽相屬,草萊叢生,無法農耕和定居。今茅竹嶺文保石碑上記載 “始建於南宋末年”,距今740年,何來 “千年古道” 之說?其實,古道始建於明代中期,距今只有516年。何以見得?有碑為證。本世紀初有人從茅竹嶺抽水水道中挖得明王瓚撰寫的《便止亭記》石碑,今碑存置於平山寺山牆中。碑文明確記載明代永嘉郡守鄧淮主持修建茅竹嶺古道,弘治辛酉年(1501年)秋七月始建,次年八月訖工,一個月後,建便止亭。由此得出結論,明弘治十四年以前的茅竹嶺是行人踩出來的天然山路,修成石板古道是1502年。當時永嘉場人翻越茅竹嶺後,沿江邊小路從茅竹橋村經狀元、蒲州,抵達溫州城。

其二是茅竹嶺古道的功能問題,有人胡說是永強挑擔鹽夫到溫州的唯一通路。古時永強西行有五條山路古道可走,除茅竹嶺外,還有馬鞍嶺(底嶺)、都堂嶺、皇嶴嶺、後京山嶺。腿腳強壯的青壯年去溫州多走馬鞍嶺或都堂嶺,因該兩嶺到溫州的路程近;老叟和婦孺是走山路最短的茅竹嶺,但要繞行,路程遠。若去三垟要走皇嶴嶺,若去茶山要走後京山嶺。因此茅竹嶺不是永強至溫州的唯一通道。再者,若手提重物或挑擔者不是翻越茅竹嶺,而是到茅竹嶺東腳不遠的龍灣碼道乘坐甌江航船至狀元、七都、溫州、樂清等地,很是方便省力。民國初年,溫瑞塘河始有機動拖駁客運,永嘉場人可在茅竹嶺西側的茅竹橋碼頭乘坐河輪抵溫。

其三是 “必經古道” 問題。清末溫州有個武將名陳百川(1863~1937年),二十歲從軍,戍守茅竹嶺麓,見行者艱困,遂萌發修築江邊平路,以解爬山之苦。五十餘年之後經商獲贏,終成善舉。民國廿六年(1937年)陳百川出資3000多銀元,築成茅竹山北側的江邊平路,當時叫 “沿江新路”,以區別于山路古道,今稱 “江邊路”。現存《茅竹嶺沿江新路碑》記載 “岩之聳者炸而夷之,途之窪者填而堙之,鳩工千指,庀石萬面。” 沿江新路西起古道嶺腳,東抵白樓下,通長3715尺(是古道長度的兩倍),寬12尺,三分之二依山臨江,高出江面大潮4~5尺。緣江險逼之處,護以石欄2050尺,並掘泉建亭,使路人渴則有飲,累則有憩,因壤植樹,庇則有陰。因此,古時永強至溫州一定要翻山越嶺,但1937年以後多走平路了,山嶺古道棄之少用。解放後,沿江小路擴建為通車公路,成為77省道的一部分。

機場大道茅竹嶺隧道的西口

茅竹嶺背東眺白樓下全景

最後還要提一下,茅竹山背是茅竹嶺古道,茅竹山下麵有機場大道茅竹嶺隧道和茅竹嶺翻水站的引水隧洞。茅竹嶺隧道長305米,寬12米,高7米,雙車道,1993年動工,1996年建成通車。茅竹嶺引水隧洞,俗稱山洞河,東西兩口與茅竹嶺古道的東西嶺腳相近,洞長426米,洞徑2.7米×3米,洞底高程—0.5米,過水深度2米,縱坡1﹕3200。1964年動工,1965年竣工。建成初期在山洞河西口建泵站進行翻水,稱為山洞河翻水站,引溫瑞塘河水至永強塘河水系,主要解決永強平原的農田灌溉用水。1994年機場大道改建時,翻水站遷至今址,改稱茅竹嶺翻水站。1996年建成5孔水泵機組,共有4台泵機和1個控制閘,總翻水能力6立方米/秒。如今該隧洞翻水是生態調水,用於永強塘河水網的沖汙,改善水質。

茅竹嶺古道東嶺腳邊的翻水站隧洞東出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