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北方地區罕見的“瘧原蟲”

張娜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檢驗科

患者楊**, 女, 56歲;

現病史:兩天前出現間斷發熱, 無咽痛咳嗽咳痰, 無尿頻尿急尿痛, 無腹痛腹瀉, 於一天前出現噁心、未嘔吐, 無頭暈頭痛, 就診于社區, 予輸液治療效果不佳, 遂至我院發熱門診就診, 患者噁心較前加重。

體格檢查:痛苦面容, 血壓:113/83 mmHg, 神清, 體溫:38.5℃, 雙肺呼吸音清, 未聞及幹濕性囉音, 心率:89次/分, 律齊, 無雜音, 腹軟, 無壓痛、反跳痛;肝脾未觸及, 雙下肢無浮腫。

輔助檢查:血常規:WBC:5.30×109/L, RBC:4.06×1012/L, HB:131g/L, PLT:108×109/L, NE%:83.17%, LY%:9.30%,, MO%:7.04%, EO%:0.03%, BA%:0.46%;

尿常規:潛血:++;蛋白質:+-;鏡檢RBC:1-3個/HP;WBC:2-5個/HP

血培養:需氧菌:陰性(-);厭氧菌:陰性(-)

生化:AST:44U/L, ALT:34.80U/L, TP:59g/L, GLO:21.4g/L, GLU:7.35mmol/L, LDH:290U/L, HBDH:218U/L

予以胃複安、奧美拉唑、頭孢唑林後,

效果欠佳;

因患者主訴直赴非洲十餘天, 近期回國, 故行瘧原蟲檢查。

瘧原蟲檢查:

采血時間:間日瘧和三日瘧可在發作任何時間取血, 但以發作10小時以內最佳, 惡性瘧應在發作開始不久進行血檢, 患者開始發作時原蟲密度較低, 可能檢測不到, 可在第二次發作時再做一次, 以免漏診。

1.薄血片的製作方法:

取載玻片一張;

耳垂采血:擦去第一滴血, 將流出的第二小滴, 滴於備好的玻片上;推片

厚血片的製作方法:

在薄血片塗好後, 於玻片另一端1/3處, 取血一大滴;速用另一玻片角將血滴攪勻, 塗成1cm直徑的厚血膜;將血片平放, 待血片幹後, 將厚血膜部分直立于水中, 約5-10min血膜呈乳白色後取出。

2.瑞氏染色, 鏡檢結果如下圖所示:

寄生於人體的瘧原蟲有四種:間日瘧、惡性瘧、三日瘧和卵形瘧。

瘧原蟲分期:環狀體, 大滋養體, 裂殖體, 配子體。 上圖所示:戒指狀, 凸起的核點, 環狀胞漿, 即為環狀體, 亦稱小滋養體。

臨床意義:瘧原蟲寄生於人體紅細胞和肝細胞中, 引起瘧疾。 瘧原蟲的致病主要引起瘧疾的發作, 貧血, 脾腫大, 瘧性腎病等。

厚、薄血膜染色鏡檢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從受檢者外周血液中檢出瘧原蟲是確診的最可靠依據, 最好在服藥以前取血檢查。 取外周血製作厚、薄血膜, 經姬氏或瑞氏染液染色後鏡檢查找瘧原蟲。 薄血膜中瘧原蟲形態完整、典型, 容易識別和鑒別蟲種, 但原蟲密度低時, 容易漏檢。 厚血膜由於原蟲比較集中, 易檢獲, 但染色過程中紅細胞溶解,

原蟲形態有所改變, 蟲種鑒別較困難。 因此, 最好一張玻片上同時製作厚、薄兩種血膜, 如果在厚血膜查到原蟲而鑒別有困難時, 可再檢查薄血膜。 惡性瘧在發作開始時, 間日瘧在發作後數小時至10余小時時采血能提高檢出率。

北方地區冬季蚊蟲少, 瘧原蟲檢出率相對較低, 所以平時工作中千萬不能大意。 對於有疫區冶游史的發熱患者, 檢查時務必警惕, 防止漏診。 謹慎能捕千秋蟬, 小心駛得萬年船。

參考文獻(略)

檢驗醫學•中華檢驗醫學網

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檢驗醫學新媒體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