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雙流這些人居然每天工作24個小時?

為實現智慧化、科學化環境治理, 雙流對重點排放企業和在建工地實施了24小時全天候線上即時監測。 電子“監測員”上崗, 有效提升了監管質效, 實現了及時預警、快速整改, 讓雙流水更清天更藍。

7×24小時監測重點排放企業

走進區環境監察指揮中心, 電子顯示幕清晰顯示著區內重點排放企業的一舉一動, 每個企業是否偷排、漏排、超標排放一清二楚。 區環境監察大隊相關負責人說:“我們每天安排專人負責值守, 一旦發現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污染物排放口異常、線上監測資料超標等行為, 將會第一時間通知執法中隊到達現場進行處理。 ”

據悉, 指揮中心通過對現代資訊採集技術、寬頻通訊技術、網路應用技術、動態監控技術、資訊共用和安全技術的有機整合,

實現了以網路技術為支撐, 以資料庫為核心, 以資訊採集為手段, 應用於環境監管。 目前, 全區已實現對38家重點排汙企業線上監測資料和51家重點污染源污染治理設施及廢水、廢氣排放口的全方位、全天候、立體化監控。

該負責人介紹:“視頻圖像已由原來的標清升級至高清紅外, 傳輸頻寬由原來的20M升級至400M。 監控視頻傳輸更快、更廣、更清晰, 達到了全區重點污染源廢水、廢氣排放實況, 污染治理設施設備運行情況視頻圖像24小時即時傳送至區環境監察指揮中心大螢幕, 並可保存近30天。 ”污染源監控做到了直觀形象、有據可查, 達到了全面動態掌握污染源、監督和控制環境污染的目的。

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對重點排汙企業全方位、全天候跟蹤監控, 大大提高了企業加強環保工作的自覺性, 緩解了環境監察任務繁重、執法人員明顯不足的矛盾, 強化了快速反應機制, 有效控制了污染負荷, 促進了區域環境品質的進一步改善。 ”

115台設備即時監測工地揚塵

今年3月, 我區試點建設的首套揚塵、噪音監測設備在成都東航基地專案施工現場正式運行。 走進東航基地專案, 大門右側安裝的設備異常醒目, 電子顯示幕上, PM10等監測資料不停滾動。 “空氣經過吸入器進入設備後, 儀器會自動對空氣成分進行資料分析, 實現即時顯示。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設備中還配有視頻監控, 可以對違規行為進行抓拍。

繼成都東航基地之後,

儀控研製廠房、金灣美湖等在建工地的電子“監測員”也陸續上崗, 實現了對揚塵及噪音的智慧化分析、監測和預警, 為打造“雙流藍”作出了貢獻。 “以往, 對在建工地的巡查通常靠人工, 面對日漸增多且分佈較廣的在建工程, 導致監測效率低, 精准分析困難和相應處罰科學依據不充分。 ”

區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 全區共安裝了115台揚塵線上監測設備, 該設備還會對回傳資料進行快速處理、對超過預定排放值的建設工地進行即時報警, 及時自動發送短信告知工地負責人做相應整治工作。

此外, 全區前端監測設備敷設及後臺系統建完之後, 我區揚塵噪音監測系統將與市建委、區環保局實現資料共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