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豐縣“小鳳凰”劇團,你離我走近,又走遠

文:薑紅豔

小時候, 有兩件事情特別特別期待, 一是生產隊裡每月一次的放電影, 另一件就是間隔數月, 偶爾來村的“唱大戲”, 談起”大戲“,

孩子們其實也聽不太懂, 只是為了湊熱鬧, 更多的時間是在場地裡跑來跑去, 或者到後臺看看演員如何化妝。 總之, 聽戲是男女老幼全部參與的盛會。

受爺爺和媽媽的影響, 我對戲曲還算是半個“票友”, 那時, 母親幹活的時候, 習慣身邊放個留聲機或收音機, 播放的內容, 基本以老家的梆子戲、黃梅戲、四平調或墜子大鼓為主。 象《打金枝》、《卷席筒》、《對花槍》、《陳三兩爬堂》等在我小學事就耳熟能詳。

對豐縣城的“小鳳凰“劇團, 留在兒時記憶的, 幾乎是”高、大、上“的概念, 劇團曾經有數次進京匯演, 都獲得了比較大的轟動。 有一年, 聽說劇團在招募人員, 心裡真有些躍躍欲試的感覺, 在那個時代, 能到劇團唱戲, 基本上等於改變了命運。

後來, 有一次我聽說”小鳳凰“來鄉里的禮堂演出, 但5毛錢的票價, 卻讓我和幾個小夥伴望而卻步, 但戲劇的誘惑讓我們不得不鋌而走險, 在禮堂外面的廁所, 我們趁著夜色, 偷偷地用”架、拉、拽“等手段, 冒著隨時受傷的危險, 成功地攀過機關重重的高牆(牆上都是碎玻璃渣和糞便),

從後門進入會場, 那種激動和驚悸交織的心情, 別提有多刺激了。 雖然已經過去了30多年, 記憶依然非常深刻。 這也是年少時我唯一直面”小鳳凰“的經歷。

後來, 因著生活的需要, 我到了北方一座城市工作, ”小鳳凰“也隨之慢慢被我放進了被擱置的”倉庫“。

偶爾, 聽到年老的環衛工人, 在拿著”隨身聽“播放那些似乎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戲曲時, 才會在潛意識裡滋生一種想法, 老家的”小鳳凰“, 你現在還好嗎?

再一次見到”小鳳凰“是在歡口鎮派出所的小廣場那裡, 我無法形容當時看到這一幕的心情, 昔日繁花似錦的形象, 一下子跌入谷底, 演員疲憊的神情、髒髒的戲服, 寒酸的木櫃, 一切的一切, 都在告訴我”小鳳凰“已經成為了無法逆轉的”過去式“。 他的觀眾, 只是一群步入黃昏的老者, 稀稀落落的人群裡, 到處是咳嗽聲、呻吟聲。

在後臺, 我和一個飾演”生“角(戲曲角色分為生、旦、淨、末、醜)的老人聊天, 談起過去的輝煌和現在的慘狀, 他也是唏噓不已, 劇團後繼無人, 老齡化現象明顯, 年輕的一代幾乎沒有人願意做這個行當, 如今自己已處於失業的狀態, 平時賦閑在家, 偶爾有活動時才會過來串演。

曾經風靡一時的豐縣小鳳凰劇團, 如今淪落到這般地步, 社會的變遷, 是不以人的客觀意志而轉移的, 失去年輕人, 就等同於失去了市場,也失去了未來……

戲劇的興衰,實際上也是多元化時代一個社會的縮影。它的沒落,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正如我們無可奈何地哀歎農村的荒蕪一樣,沒有人能夠阻擋趨勢的侵襲。

這世界和其上的一切都將成為過去,也許,用不了幾年,小鳳凰將成為一段永久被塵封的歷史,我擔心自己在有生之年也會徹底忘記。

豐縣“小鳳凰”劇團,你離我走近,又走遠……

就等同於失去了市場,也失去了未來……

戲劇的興衰,實際上也是多元化時代一個社會的縮影。它的沒落,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正如我們無可奈何地哀歎農村的荒蕪一樣,沒有人能夠阻擋趨勢的侵襲。

這世界和其上的一切都將成為過去,也許,用不了幾年,小鳳凰將成為一段永久被塵封的歷史,我擔心自己在有生之年也會徹底忘記。

豐縣“小鳳凰”劇團,你離我走近,又走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