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穿越時空,邂逅山東最美古村落!

臥雲鋪, 聽起來就充滿了浪漫氣息。 因村莊地勢高, 常被雲霧覆蓋, 人躺在床上像睡在雲彩上, 有詩人造訪曰:“以雲為鋪, 倚天則臥, 所以取名臥雲鋪。 這裡古樸悠遠, 石階、石屋、石巷, 一個個文化遺產訴說著沉寂數百年的歷史……

村北一座東西走向的山脈逶迤連綿, 山勢險峻, 山頂齊長城遺跡蜿蜒盤旋, 有雲摩台、霹靂尖兩座山峰, 海拔都在840多米。 霹靂尖是章丘、萊蕪、博山三地界線的會合點。

小村不大, 只有200餘戶人家, 村裡的老宅子, 從地基到房頂全部用石頭壘砌, 屋頂是草坯, 屋頂兩側還立著盾石, 起到防火的作用。

雖然現在很多村民已經建起了磚瓦房, 但有些老年人仍住在老宅裡。

仰起頭往村莊的四周看, 村北山脈像巨龍自西向東而來, 到臥雲鋪東北角折向南行, 像彎曲著的手臂, 將整個村莊攬入懷中。 村南的山自東向西一路矮下來, 像巨龍探舌臥龍潭飲水, 又像是東邊山峰順著村南淌下來的, 既不遮蔽陽光, 又藏風聚氣。

臥雲鋪以群山為背景, 石屋依山而建, 一般為四合院結構。 正房大都是三間, 依山而建。 側房及南房也各為三間, 比正房略低。 因山高坡陡, 側房及南房多為二層石房, 當地人叫二起房。 高度比三層樓高, 上面居人, 防潮保暖;下層飼養牲畜或儲藏東西, 充分利用了空間。 鱗次櫛比, 錯落有致;以水為前景, 視野開闊。

村落因山而氣派, 因水而生動, 山環水抱, 背山面水。

高聳入雲的石屋, 是石頭有序排列的集合體, 石頭間沒有任何粘合劑, 他們像磁石般相互吸附著、依靠著。 門窗上面的“過木”, 有木質的, 有石頭髮镟的。 木“過木”大都坨下來了, 而石镟的“過木”, 歷經幾百年絲毫未動樣子。 房上石頭各有其名:裡簷、脊簷、挑翅、擋捎、腰枕、拴馬石……陡峭的擋捎上掛著長長的壓捎石。 挑翅、擋捎、壓捎石之間用由子、桪子相互“擒”著, 像掛在空中一樣。

臥雲鋪村有王、張、李、劉、蘇、吳、閆七姓人家, 一姓一大院, 以族聚居;一姓一泉, 泉隨人姓, 一泉立一井;一井一石碾, 碾隨泉姓;石井在稍東側, 石碾在稍西側, 曰東青龍西白虎。

臥雲鋪的石房建築處處充滿著人性和寬容。

走在石街石道上, 路邊、牆角、院內隨處可見石質的生活用具。

石街石道、石房石牆、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橋石欄、石碑石碣、石井石窯、石缸石蓋、石錘石板、石槽 石臼、石洞石龕、石房石廁……

整個村莊像一座石頭城堡, 就連雞窩也是由石頭牆、石板頂、石拱門口、石擋窩板等構成。 這些石頭房和石頭日用品記載著臥雲鋪人自古以來勤勞、團結、善良、寬容的美德。

地址:萊蕪市萊城區茶業口鎮臥雲鋪村

交通:京滬高速—雪野/房幹/仲宮出口—雪野大道—S327—金來大道—X001—萊蕪臥雲鋪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