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市一醫院成為“全國健康管理示範基地”

8月11日,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舉行了全國健康管理示範基地揭牌儀式, 正式成為佛山市唯一的示範基地, 也成為廣東省僅有的兩家健康管理示範基地之一。 市一醫院院長王躍建表示, 沒有健康就沒有幸福, 更沒有和諧的社會。 醫院要堅持公益辦院方向, 不單單要把病人的病治好, 還要把健康事業管理好。 把市民的健康規劃好, 管理好, 助力健康中國, 是市一醫院努力的方向。

8月11日,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全國健康管理示範基地”正式掛牌。

早在2015年, 我國就正式提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 隨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正式出臺。 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 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健康素養水準持續提高, 健康服務體系完善高效, 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體育健身服務, 基本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

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到2030年, 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 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 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 健康服務品質和健康保障水準不斷提高, 健康產業繁榮發展, 基本實現健康公平, 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到2050年, 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

在政策的推動下,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 健康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但受限於專業知識和相關產品缺失的現狀, 過往的“健康管理”僅僅停留在自我管理和年度體檢階段, 個人的各項健康情況並沒有得到長期的跟蹤管理, 也沒有相應的專業機構或人士進行個人健康管理指導。

全民健康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專業的健康管理, 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成為全國健康管理示範基地, 開拓了佛山市健康管理事業發展的一個新里程, 真正實現從健康體檢到健康管理過渡。 另一方面, 經歷多年的發展, 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也在不斷發展, 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市一醫院體檢中心環境優美。

與百年名院共成長 年服務人次達13萬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是佛山規模最大的三甲醫院, 也是一家有136年歷史的百年名院, 每天服務超萬人次的就診患者。 除了急、難、重症救治和日常診療服務之外, 健康管理服務也是這裡的重要工作之一。 正如市一醫院院長王躍建在全國健康管理示範基地揭牌儀式上所言, 作為一家服務群眾的醫院, 除了做好日常診療服務和危急重症搶救外, 做好健康管理工作對於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利用、幫助廣大群眾防病及發現疾病, 乃至提升全民健康素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健康管理規範化、數位化、服務流程等方面不斷持續提升,

也是一家以公益性作為辦院方針和宗旨的醫院必須去做好的一件事情。

市一醫院健康中心的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 與醫院共同成長。 據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學科帶頭人陳露詩主任介紹, 該中心始建於1953年, 前身是醫院保健室, 1991年改為預防保健科, 2014年更名為健康管理中心。 經歷一甲子時間, 保健室的工作由最初承擔佛山市禪城區文沙地段兒童保健預防注射工作及嬰兒保健體檢, 到現在已發展延伸壯大成為佛山高品質的健康管理與健康促進平臺, 充分依託市一醫院的綜合實力和品牌影響, 除開展預防接種、健康體檢外, 還提供建立健康檔案、健康風險評估、健康干預、健康宣教、健康跟蹤等全方位健康促進服務。 與人們平常接觸到的體檢服務有所不同的是,日常所說的體檢更多側重於檢查身體,及時發現疾病。而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還包含了體檢前的健康狀況評估、體檢期間的身體檢查以及體檢後的持續跟進、疾病風險評估及預防干預。成為全國健康管理示範基地後,除了為市民提供覆蓋檢前、檢中、檢後的健康管理服務之外,還將開展一系列全民健康教育、體檢流程優化及品質提升的健康管理工作,以此促進市民健康素質的提升。

目前,健康管理中心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擁有在編醫生20名,其中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5人,博士1人,研究生1人,技師7名,護士12名,健康管理師45名。客戶群體遍及佛山市及周邊珠三角乃至全國多個地區,業務量在廣東省三甲醫院中名列前茅,年檢人次達13萬。目前可提供 PET-CT、MR、256排全身CT、64排螺旋CT、纖維胃腸鏡、大型數字X光機、乳腺鉬鈀、數位平板血管造影系統、ECT、數位化超聲等具有當今國際先進水準的儀器設備供健康檢查使用。

市一醫院體檢業務量在廣東省三甲醫院中名列前茅。

2014年6月,健康管理中心與電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發了HIS健康體檢系統,該體檢軟體能與醫院影像、檢驗、病理、電子病歷等各大系統無縫連結,為每位元體檢者建立永久的健康檔案從而形成健康大資料,搭建優質的健康管理平臺,進行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

2016年底與國內先進的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引入健康管理系統,完善檢前健康狀況評估及檢後疾病風險評估,著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運用互聯網技術,逐步探索全人群、全方位、全週期的健康管理模式。

2018年3月,正在建設的佛山市民心工程、總建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的健康保健中心大樓將投入使用。屆時,健康管理中心規模將成數倍擴大,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規模最大的健康管理中心之一。中心除了具有體檢功能之外,同時還將建立健康資料中心,匯總全市各社區的體檢資料,圍繞健康管理的資訊和亞健康人群,進行醫療健康大資料的分析,主要分析居民未來疾病的潛在因素,對疾病的預防和發現有著重要的意義。該專案更被列為2012年佛山市重點工程民生專案和2013年佛山市三年城市提升計畫專案。大樓建成投入使用後將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健康保健中心專案,也預示著市一醫院的健康管理服務再邁上新的臺階。

學科建設全面提升 修煉“內容”促學術水準上臺階

先進的設備、舒適的環境是一所專業、優質健康管理中心的必備條件之一,但更離不開人才的培養、科研教學和學科建設的提升。

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專業素養、打造專業健康管理團隊,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開展了健康管理師及營養師培訓班,加強了人才引進及基本技能的培訓、考核,規範了科內業務學習,除醫療培訓外還開展多次服務相關的培訓,組織人員多次參加國內、省內外醫療學術會議及培訓班,致使科內人員凝心聚力,團隊面貌煥然一新,2015-2016年接待國內同行參觀學習達50餘次。

因積極參加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的事務及活動,2015年陳露詩主任擔任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副主任委員和佛山市醫學會體檢分會主任委員。

2015年及2016年舉辦的佛山市醫學會體檢分會學術年會暨健康管理新進展學習班,邀請了國內健康管理頂級專家作精彩的演講,對佛山市的健康管理事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2017年除繼續舉辦年會暨學習班外,更申報了省級繼續教育專案《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2015年,健康管理中心參評了國家科技部設立的“中國產學研獎項”,並順利榮獲“2015年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造就了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零的突破”,成為了省內行業先進典型。2016年,該中心更成為了“全國早期胃癌篩查應用研究中心”。

據統計,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在科研論文方面,近3年獨立申請科研立項18項、申請新技術新專案16項、發表醫學論文33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統計源期刊9篇)、參編書籍5本。憑藉醫院雄厚的醫療力量,開展了多學科協助。如聯合相關臨床科室開展科學研究,打造出完善的網路資料庫,初步建立慢性病健康風險評估體系。通過與相關臨床科室合作,如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腫瘤科等慢性病相關學科進行常見危險因素分析,開展人群的分層研究。其中“關於高同型半胱氨酸與缺血性腦卒中關係的研究”“關於高血脂與缺血性腦卒中關係的研究”“關於高血糖與缺血性腦卒中關係的研究”為我國腦卒中預防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除開展了大量健康管理相關科研工作外,還通過由內分泌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營養科、肝病科等多個專科專家組成的代謝綜合征多學科專家組協作組(MDT),為代謝綜合征患者提供專業的診治醫療措施、健康評估、跟蹤隨訪、健康干預等健康管理服務,開創了健康管理產學研合作新模式,為各種慢性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理念新方式,不但促進健康管理領域的科學研究,而且能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近三年,科室分別獲得了不少獎項,包括“年中科室綜合目標管理優秀獎”“優質服務創新特等獎”“三甲複評品質與安全持續改進集體獎”“服務品質銀獎”“服務管理優秀團隊”“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國家科技部設立的中國產學研獎項)“全國早期胃癌篩查應用研究中心”。

體檢中心團隊獲贈錦旗。

提供專業健康管理服務 以優質貼心服務打動患者

目前,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提供了網上預約及分時段預約;個性化的套餐設定(“1+X”形式);體檢新技術的開展,如血管內皮功能、暫態彈性成像+脂肪肝CAP、眼底照相、內臟脂肪測定、腦卒中風險評估等檢查;智慧導診及特約體檢全程導檢服務;檢前諮詢及檢後隨訪服務; 檢前健康狀況評估及檢後疾病風險評估;個性化健康促進計畫及其實施等一系列特色服務,廣受群眾的歡迎和點贊。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引入先進的智慧體檢管理系統,如今在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體檢的時間已大大縮短。陳露詩主任表示,通過智慧系統可為市民制訂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在智慧系統的説明下,市民的體檢時間也大大縮短。以既往的一個中高端體檢為例,市民往往要花上半天或一整天時間去排隊等候檢查,在智慧系統的智慧分診等先進手段的幫助下,只需1~2小時已可完成全部專案,大大減少了市民的等候時間。

此外,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居民健康素養的提升和便民利民措施的提供。通過深入學校、社區等地點的健康宣教,讓更多人瞭解到健康管理知識的重要性,提升健康認知的水準。在去年9月及今年4月舉行的佛山健康產業博覽會上,健康管理中心的醫護人員更走出醫院,為全佛山市民提供詳細的健康諮詢、健康生活建議等服務。

每年的梅雨季節,眼見前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體檢的市民都隨身攜帶雨傘,這不僅使得體檢不便、雨傘容易丟失,而且滴落的雨水造成地面濕滑,容易發生意外,特別是體檢中的年長或行動不便者。為此,健康管理中心特意設置了自助式傘架、一次性雨傘套袋等供客戶自行選擇使用,既能保持環境的整潔,又能在雨天起到防滑的作用。

2015年5月25日,美籍華人汪女士因在美體檢手續繁瑣且排期時間過長,借回國探親之機,來到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特約體檢區(現特約健康管理部)進行體檢。除常規檢查項目之外,汪女士根據自身需求還選擇了MR、胃腸鏡等常規情況下當天不能完成而需預約的體檢項目。在登記過程中,中心工作人員瞭解到汪女士第二天就要回美國,遂與MR室、內鏡中心等的多方協調溝通,使汪女士當天順利完成了全部體檢專案,中午還安排了休息室給汪女士休息等待。在體檢等待過程中,中心工作人員瞭解到汪女士有高血壓病史並想到心血管專科就診,考慮到汪女士第二天需回美國且在國外看病需要較長排期時間,於是安排了中心心血管專家劉鶴齡對其進行診治。

憑藉專業的技術、感動的服務,回美後,汪女士心中仍記掛著中心工作人員熱情專業的服務,委託其妹前來贈送錦旗,以此表達對健康管理中心的感激及肯定。這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也是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以患者利益為中心,滿意度大幅度提升,持續改進、提升服務的真實寫照。

對於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來說,優質的服務往往來自于平凡、微小的一瞬間,唯有通過不斷地提升學習、持續改進,才能為廣大群眾提供更貼心、專業的服務,並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來源丨佛山日報

文丨記者梁煒健 通訊員段園暉

圖丨市一醫院供圖

編輯丨梁楚靜

與人們平常接觸到的體檢服務有所不同的是,日常所說的體檢更多側重於檢查身體,及時發現疾病。而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還包含了體檢前的健康狀況評估、體檢期間的身體檢查以及體檢後的持續跟進、疾病風險評估及預防干預。成為全國健康管理示範基地後,除了為市民提供覆蓋檢前、檢中、檢後的健康管理服務之外,還將開展一系列全民健康教育、體檢流程優化及品質提升的健康管理工作,以此促進市民健康素質的提升。

目前,健康管理中心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擁有在編醫生20名,其中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5人,博士1人,研究生1人,技師7名,護士12名,健康管理師45名。客戶群體遍及佛山市及周邊珠三角乃至全國多個地區,業務量在廣東省三甲醫院中名列前茅,年檢人次達13萬。目前可提供 PET-CT、MR、256排全身CT、64排螺旋CT、纖維胃腸鏡、大型數字X光機、乳腺鉬鈀、數位平板血管造影系統、ECT、數位化超聲等具有當今國際先進水準的儀器設備供健康檢查使用。

市一醫院體檢業務量在廣東省三甲醫院中名列前茅。

2014年6月,健康管理中心與電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發了HIS健康體檢系統,該體檢軟體能與醫院影像、檢驗、病理、電子病歷等各大系統無縫連結,為每位元體檢者建立永久的健康檔案從而形成健康大資料,搭建優質的健康管理平臺,進行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

2016年底與國內先進的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引入健康管理系統,完善檢前健康狀況評估及檢後疾病風險評估,著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運用互聯網技術,逐步探索全人群、全方位、全週期的健康管理模式。

2018年3月,正在建設的佛山市民心工程、總建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的健康保健中心大樓將投入使用。屆時,健康管理中心規模將成數倍擴大,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規模最大的健康管理中心之一。中心除了具有體檢功能之外,同時還將建立健康資料中心,匯總全市各社區的體檢資料,圍繞健康管理的資訊和亞健康人群,進行醫療健康大資料的分析,主要分析居民未來疾病的潛在因素,對疾病的預防和發現有著重要的意義。該專案更被列為2012年佛山市重點工程民生專案和2013年佛山市三年城市提升計畫專案。大樓建成投入使用後將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健康保健中心專案,也預示著市一醫院的健康管理服務再邁上新的臺階。

學科建設全面提升 修煉“內容”促學術水準上臺階

先進的設備、舒適的環境是一所專業、優質健康管理中心的必備條件之一,但更離不開人才的培養、科研教學和學科建設的提升。

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專業素養、打造專業健康管理團隊,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開展了健康管理師及營養師培訓班,加強了人才引進及基本技能的培訓、考核,規範了科內業務學習,除醫療培訓外還開展多次服務相關的培訓,組織人員多次參加國內、省內外醫療學術會議及培訓班,致使科內人員凝心聚力,團隊面貌煥然一新,2015-2016年接待國內同行參觀學習達50餘次。

因積極參加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的事務及活動,2015年陳露詩主任擔任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副主任委員和佛山市醫學會體檢分會主任委員。

2015年及2016年舉辦的佛山市醫學會體檢分會學術年會暨健康管理新進展學習班,邀請了國內健康管理頂級專家作精彩的演講,對佛山市的健康管理事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2017年除繼續舉辦年會暨學習班外,更申報了省級繼續教育專案《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2015年,健康管理中心參評了國家科技部設立的“中國產學研獎項”,並順利榮獲“2015年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造就了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零的突破”,成為了省內行業先進典型。2016年,該中心更成為了“全國早期胃癌篩查應用研究中心”。

據統計,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在科研論文方面,近3年獨立申請科研立項18項、申請新技術新專案16項、發表醫學論文33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統計源期刊9篇)、參編書籍5本。憑藉醫院雄厚的醫療力量,開展了多學科協助。如聯合相關臨床科室開展科學研究,打造出完善的網路資料庫,初步建立慢性病健康風險評估體系。通過與相關臨床科室合作,如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腫瘤科等慢性病相關學科進行常見危險因素分析,開展人群的分層研究。其中“關於高同型半胱氨酸與缺血性腦卒中關係的研究”“關於高血脂與缺血性腦卒中關係的研究”“關於高血糖與缺血性腦卒中關係的研究”為我國腦卒中預防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除開展了大量健康管理相關科研工作外,還通過由內分泌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營養科、肝病科等多個專科專家組成的代謝綜合征多學科專家組協作組(MDT),為代謝綜合征患者提供專業的診治醫療措施、健康評估、跟蹤隨訪、健康干預等健康管理服務,開創了健康管理產學研合作新模式,為各種慢性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理念新方式,不但促進健康管理領域的科學研究,而且能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近三年,科室分別獲得了不少獎項,包括“年中科室綜合目標管理優秀獎”“優質服務創新特等獎”“三甲複評品質與安全持續改進集體獎”“服務品質銀獎”“服務管理優秀團隊”“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國家科技部設立的中國產學研獎項)“全國早期胃癌篩查應用研究中心”。

體檢中心團隊獲贈錦旗。

提供專業健康管理服務 以優質貼心服務打動患者

目前,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提供了網上預約及分時段預約;個性化的套餐設定(“1+X”形式);體檢新技術的開展,如血管內皮功能、暫態彈性成像+脂肪肝CAP、眼底照相、內臟脂肪測定、腦卒中風險評估等檢查;智慧導診及特約體檢全程導檢服務;檢前諮詢及檢後隨訪服務; 檢前健康狀況評估及檢後疾病風險評估;個性化健康促進計畫及其實施等一系列特色服務,廣受群眾的歡迎和點贊。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引入先進的智慧體檢管理系統,如今在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體檢的時間已大大縮短。陳露詩主任表示,通過智慧系統可為市民制訂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在智慧系統的説明下,市民的體檢時間也大大縮短。以既往的一個中高端體檢為例,市民往往要花上半天或一整天時間去排隊等候檢查,在智慧系統的智慧分診等先進手段的幫助下,只需1~2小時已可完成全部專案,大大減少了市民的等候時間。

此外,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居民健康素養的提升和便民利民措施的提供。通過深入學校、社區等地點的健康宣教,讓更多人瞭解到健康管理知識的重要性,提升健康認知的水準。在去年9月及今年4月舉行的佛山健康產業博覽會上,健康管理中心的醫護人員更走出醫院,為全佛山市民提供詳細的健康諮詢、健康生活建議等服務。

每年的梅雨季節,眼見前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體檢的市民都隨身攜帶雨傘,這不僅使得體檢不便、雨傘容易丟失,而且滴落的雨水造成地面濕滑,容易發生意外,特別是體檢中的年長或行動不便者。為此,健康管理中心特意設置了自助式傘架、一次性雨傘套袋等供客戶自行選擇使用,既能保持環境的整潔,又能在雨天起到防滑的作用。

2015年5月25日,美籍華人汪女士因在美體檢手續繁瑣且排期時間過長,借回國探親之機,來到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特約體檢區(現特約健康管理部)進行體檢。除常規檢查項目之外,汪女士根據自身需求還選擇了MR、胃腸鏡等常規情況下當天不能完成而需預約的體檢項目。在登記過程中,中心工作人員瞭解到汪女士第二天就要回美國,遂與MR室、內鏡中心等的多方協調溝通,使汪女士當天順利完成了全部體檢專案,中午還安排了休息室給汪女士休息等待。在體檢等待過程中,中心工作人員瞭解到汪女士有高血壓病史並想到心血管專科就診,考慮到汪女士第二天需回美國且在國外看病需要較長排期時間,於是安排了中心心血管專家劉鶴齡對其進行診治。

憑藉專業的技術、感動的服務,回美後,汪女士心中仍記掛著中心工作人員熱情專業的服務,委託其妹前來贈送錦旗,以此表達對健康管理中心的感激及肯定。這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也是市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以患者利益為中心,滿意度大幅度提升,持續改進、提升服務的真實寫照。

對於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來說,優質的服務往往來自于平凡、微小的一瞬間,唯有通過不斷地提升學習、持續改進,才能為廣大群眾提供更貼心、專業的服務,並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來源丨佛山日報

文丨記者梁煒健 通訊員段園暉

圖丨市一醫院供圖

編輯丨梁楚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