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福建清流:物流“走出去” 電商“飛入”百姓家

新華網福州8月18日電(蔣巧玲)下半年是豆腐皮銷售的旺季, 這幾天,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嵩溪愛珍豆腐皮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蘭愛珍又開啟了“飛行模式”——到各地學習並對接客戶和訂單。

20年前, 蘭愛珍只是一位普通農民。 如今, 她是掌握清流縣豆腐皮製作和加工工藝、具備企業經營管理能力, 並通過電商帶動116個農戶發家致富的新農人。 事實上, 在清流縣主動對接互聯網, 將電商作為一項惠民便民富民工程加快推進的當下, 一批像蘭愛珍一樣的新農人正在悄然成長。

農村電商“帶頭人”組團致富

說蘭愛珍是農村電商“帶頭人”並不為過。 在過去的幾年裡, 她通過電商, 帶動了合作社116戶社員致富增收, 其中76個貧困戶也全部脫貧。

這事還得從清流豆腐皮說起。

清流縣是聞名遐邇的“中國豆腐皮之鄉”, 因為擁有800多年的豆腐皮製作歷史, 2007年, 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對其實施地理

標誌產品保護, “清流豆腐皮”因此成為清流縣首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邱秀華正在製作豆腐皮, 在騰著蒸汽的作坊裡, 她的額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新華網 蔣巧玲 攝

只是, 清流縣的豆腐皮一直自產自銷, 品牌多, 品質卻良莠不齊。 加之小而散的農戶無力應對價格頻繁“過山車”的農產品市場, 豆腐皮的上行通道一度難以打開。

“所以我組織了幾個農戶, 一起成立了清流縣嵩溪愛珍豆腐皮專業合作社, 當時社員只有5戶。 ”合作社雖小, 但在蘭愛珍的帶領下, 開始了小有規模、相對統一的豆腐皮生產和銷售。 2013年, 當互聯網基因滲透到各行各業時, 蘭愛珍嗅到了商機——她在淘寶開起了第一家淘寶店, 隨後又在天貓、阿裡巴巴等平臺相繼布點,

管道鋪開後, 豆腐皮的銷路慢慢打開。

通過電商創收增收後, 邱秀華不僅脫了貧, 還和家裡人一起蓋起了小洋樓。 新華網 蔣巧玲 攝

而就在兩年之後, 隨著清流縣開始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蘭愛珍的電商探索有了政府“加持”。

2015年起, 清流縣主動對接互聯網, 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一項惠民便民富民工程加快推進。 隨著資金、技術、培訓、物流等電商各個環節的有效“嫁接”, 清流縣嵩溪愛珍豆腐皮專業合作社的產品上行通道被打通, 豆腐皮銷售額從2013年的800多萬元, 迅速增長到2016年的2600多萬元。

不僅如此, 合作社的農戶們也嘗到了甜頭。

“按照合作社的標準做出豆腐皮, 我們每天能收入400塊錢。 ”邱秀華兩指在豆漿面上輕輕一揭, 一塊豆腐皮就脫漿而出, 動作嫺熟而飛快。 2013年, 她和丈夫賴文富加入了蘭愛珍的合作社, 並通過統一配置的廠房和統一提供的原料生產豆腐皮。 如今, 夫妻倆生產的豆腐皮, 通過清流縣嵩溪愛珍豆腐皮專業合作社,

以電商的形式銷往全國, 每年可創收6-8萬元。

鄰家婦女“觸網”助力農產上行

和蘭愛珍一樣, 王雲峰也是在清流縣農產品上行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新農人。 只不過, 蘭愛珍把電商引進了合作社, 而王雲峰把電商“搬進”家裡。

記者見到王雲峰時, 她正挺著大肚子, 在店面裡幫忙包裝、發貨。 圍在她周邊的, 是6、7個正在忙著包裝芙蓉李的農村婦女。 她們的身後, 一箱箱包裝好的芙蓉李已經疊了一米多高。

羅承利和王雲峰夫婦正在包裝芙蓉李,每年7、8月的水果季,是兩人最忙碌的時候。 新華網 蔣巧玲 攝

“7月是周邊幾個村子芙蓉李成熟的季節,每天,我們要發出800多斤,多的時候1000多斤。”王雲峰所說的芙蓉李,是通過電商“走出去”的。原來,清流縣長校鎮盛產芙蓉李、青萘等水果,幾年前,每到7、8月果子的收穫季節,這些依靠自產自銷的水果要麼賣不出好價格,要麼滯銷甚至爛掉。如今,有了電商,它們像長了“腳”一樣,奔向了全國各地。

據清流縣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農產品能順利“走出去”,清流縣在完善農村電子商務物流服務體系上下了不少功夫。一方面積極引進品牌快遞物流企業,通過在縣城設立配送中心,鄉、村建立快遞服務點,建立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同時,還通過政策扶持,對農產品上行快遞給予一定優惠。

“寄送省內一般4-5塊錢,省外多1-2塊錢。”對於每天要發200多件快遞的王雲峰來說,快遞價格的優惠無遺為她的電商創業省下了一筆不小的成本。

王雲峰說,她和丈夫羅承利2014年才開始做電商,平時賣清流縣土特產,到了水果收穫季,就賣當季水果,2016年,兩人經營的網店銷售額約有30萬元。

電子商務讓清流縣傳統農業的銷售模式華麗轉身的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新農人。他們在產品上行過程中的有益探索,是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力量。據統計,2016年,清流縣電子商務交易額已達到17.92億元,同比增長304.51%;網路銷售額4.68億元,同比增長27.50%。

羅承利和王雲峰夫婦正在包裝芙蓉李,每年7、8月的水果季,是兩人最忙碌的時候。 新華網 蔣巧玲 攝

“7月是周邊幾個村子芙蓉李成熟的季節,每天,我們要發出800多斤,多的時候1000多斤。”王雲峰所說的芙蓉李,是通過電商“走出去”的。原來,清流縣長校鎮盛產芙蓉李、青萘等水果,幾年前,每到7、8月果子的收穫季節,這些依靠自產自銷的水果要麼賣不出好價格,要麼滯銷甚至爛掉。如今,有了電商,它們像長了“腳”一樣,奔向了全國各地。

據清流縣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農產品能順利“走出去”,清流縣在完善農村電子商務物流服務體系上下了不少功夫。一方面積極引進品牌快遞物流企業,通過在縣城設立配送中心,鄉、村建立快遞服務點,建立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同時,還通過政策扶持,對農產品上行快遞給予一定優惠。

“寄送省內一般4-5塊錢,省外多1-2塊錢。”對於每天要發200多件快遞的王雲峰來說,快遞價格的優惠無遺為她的電商創業省下了一筆不小的成本。

王雲峰說,她和丈夫羅承利2014年才開始做電商,平時賣清流縣土特產,到了水果收穫季,就賣當季水果,2016年,兩人經營的網店銷售額約有30萬元。

電子商務讓清流縣傳統農業的銷售模式華麗轉身的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新農人。他們在產品上行過程中的有益探索,是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力量。據統計,2016年,清流縣電子商務交易額已達到17.92億元,同比增長304.51%;網路銷售額4.68億元,同比增長27.5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