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吃水席,賞牡丹,逛龍門石窟,洛陽的神秘其實不是這些

洛陽西依秦嶺, 東臨嵩嶽, 北靠太行, 南望伏牛, 地理形勝罕有其匹。 從東周起, 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 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稱。 魏晉的風流, 漢唐的雄渾, 宋家的文氣無不在此培育滋潤, 蓬勃煥發。 時至今日, 中州的浩蕩與磅礴依然彌漫在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 象徵天下太平的河圖洛書在此出世, 杯中鼻祖杜康于此釀酒, 就連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的佛教也首傳於這裡。 當年被武則天貶在洛陽的牡丹經歷千年, 更是愈加豔麗。

“欲知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去洛陽不?腫!

吃洛陽水席

如果你來到洛陽, 沒有嘗到起源於武則天時期的洛陽“水席”, 那可就太遺憾了, 吃洛陽水席最好的場所是真不同飯店。 “真不同”起源於1895年, 到現在已經有一百一十多年的歷史了。 六百塊包桌可以吃到水席的全部二十四道菜。 前面是八道涼菜, 後面是十六道熱菜。

準確地說後面的十六道菜都是有湯水的菜。 水席的湯中都用了胡椒, 幾道菜吃下去你會覺得毛孔頓開, 渾身通泰, 舒暢滿足。 不過外地人可能就有點吃不消了, 因為菜一道接著一道地上, 腸胃的消化功能可是要比較好哦。 這個時候大多數人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到菜的原料上來。 如果有洛陽人招待你, 他多半會讓你猜一猜:看在眼裡, 吃到嘴裡的是什麼?不瞭解的客人說出答案往往會讓主人捧腹大笑。 以蘿蔔代替燕窩, 紅薯粉做出海參, 這是水席的一大特色。 據說這和洛陽歷史上的沒落貴族有關, 他們家道中路後, 還想維持以前的一日三餐的飲食標準, 就想出了這麼一個李代桃僵的辦法。

牡丹是洛陽最重要的旅遊名片

洛陽牡丹始于隋, 盛于唐, 而“甲天下”于宋, 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北宋時洛陽不僅成為我國牡丹栽培中心, 同時出現了一批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牡丹專著, 景佑元年(1034年)歐陽修著有《洛陽牡丹記》, 列舉牡丹名品24種, 總結了牡丹栽培、育種經驗,

記述了洛陽人種花、賞花習俗。 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牡丹專著。 從唐宋開始出現的讚頌牡丹的詩詞、歌賦、小說、故事以及繪畫、刺繡等量大且內容豐富。 由於人們對洛陽牡丹的至愛, 千百年來流傳的關於洛陽牡丹的種種神話故事和趣聞逸事更是家喻戶曉。 以牡丹為特色的化妝品、工藝品、飲品、用品等琳琅滿目。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 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西元494年)前後, 後歷經東西魏、隋唐至宋等朝代, 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 共有約10萬餘尊佛像, 最大的佛像高達17米(盧舍那佛像)。

龍門石窟以伊河為界, 分為西山和東山石窟兩部分, 西山石窟開鑿于北朝和隋唐時期, 東山石窟全部開鑿于唐代, 西山石窟是龍門最精華的部分, 其中包括奉先寺的盧舍那佛像和古陽洞中的“龍門二十品”。

西山石窟中的奉先寺, 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 寺內中間的盧舍那佛像, 據說是按照女皇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 這也是石窟中最受遊人喜歡、知名度最高的佛像。

龍門二十品,是指從北魏時期精選出不同的二十塊造像題記,它們記載著佛龕的雕鑿時間、人物、目的等。字型端正大方、氣勢剛健質樸,結體、用筆在漢隸和唐楷之間,堪稱書法奇珍。古陽洞中保留了“龍門二十品”中的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窯中)。

龍門石窟東山的香山寺,是武則天時代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訶羅”的遺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生前經常來此遊玩。白居易去世後,根據他的遺囑,將他葬於香山寺以北,這就是今日的白園(白居易墓園)。

遊覽龍門石窟,一般步行即可,線路多為:景區大門-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在每年的4-10月期間,遊客還可以夜遊石窟,在如夢如幻的燈光襯托下,萬尊佛像更顯氣象萬千(夜遊只開放西山石窟和香山寺)。

王朝的國都

早在西元前770年,洛陽就已是東周王朝的國都。當時由於舊都鎬京殘破不堪,周平王決定東遷洛邑,東周成為在洛陽正式建都的第一個王朝。此後東漢,曹魏等先後有九個朝代在洛陽定都,所以洛陽有“九朝古都”之稱,如果加上一些以洛陽為陪都的政權,則有十三個之多。由於皇都在此,各朝各代也相應在洛陽大興土木,營造巨室。現存的白馬寺,龍門石窟,關林便分別始建于東漢,北魏和曹魏政權時期。

洛陽的鼎盛時代是隋唐。西元604年,隋煬帝楊廣遷都洛陽,開鑿了南北大運河,使洛陽成為全國水陸交通的樞紐。西元690年,武則天改唐為周,把洛陽定為周都。這段時期是洛陽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宮殿建築宏偉壯麗,城內的大型官倉承擔著為京都儲存或轉運糧食的重任,手工業技藝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著名的唐三彩陶器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這也是石窟中最受遊人喜歡、知名度最高的佛像。

龍門二十品,是指從北魏時期精選出不同的二十塊造像題記,它們記載著佛龕的雕鑿時間、人物、目的等。字型端正大方、氣勢剛健質樸,結體、用筆在漢隸和唐楷之間,堪稱書法奇珍。古陽洞中保留了“龍門二十品”中的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窯中)。

龍門石窟東山的香山寺,是武則天時代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訶羅”的遺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生前經常來此遊玩。白居易去世後,根據他的遺囑,將他葬於香山寺以北,這就是今日的白園(白居易墓園)。

遊覽龍門石窟,一般步行即可,線路多為:景區大門-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在每年的4-10月期間,遊客還可以夜遊石窟,在如夢如幻的燈光襯托下,萬尊佛像更顯氣象萬千(夜遊只開放西山石窟和香山寺)。

王朝的國都

早在西元前770年,洛陽就已是東周王朝的國都。當時由於舊都鎬京殘破不堪,周平王決定東遷洛邑,東周成為在洛陽正式建都的第一個王朝。此後東漢,曹魏等先後有九個朝代在洛陽定都,所以洛陽有“九朝古都”之稱,如果加上一些以洛陽為陪都的政權,則有十三個之多。由於皇都在此,各朝各代也相應在洛陽大興土木,營造巨室。現存的白馬寺,龍門石窟,關林便分別始建于東漢,北魏和曹魏政權時期。

洛陽的鼎盛時代是隋唐。西元604年,隋煬帝楊廣遷都洛陽,開鑿了南北大運河,使洛陽成為全國水陸交通的樞紐。西元690年,武則天改唐為周,把洛陽定為周都。這段時期是洛陽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宮殿建築宏偉壯麗,城內的大型官倉承擔著為京都儲存或轉運糧食的重任,手工業技藝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著名的唐三彩陶器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