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最新丨上海戶籍人口中,三個人中近一個老人!人口預期壽命再創新高,緊追日本、瑞士…

截至2016年12月31日, 上海全市戶籍人口1449.98萬人, 其中:

● 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457.79萬人, 占總人口的31.6%;比上年增加了21.84萬人, 增長5.0%;占總人口比重增加了1.4個百分點。

● 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99.03萬人, 占總人口的20.6%;比上年增加了15.64萬人, 增長5.5%;占總人口比重增加了1.0個百分點。

● 7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88.62萬人, 占總人口的13.0%;比上年增加了7.54萬人, 增長4.2%;占總人口比重增加了0.5個百分點。

● 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79.66萬人, 占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7.4%, 占總人口的5.5%;比上年增加1.61萬人, 增長2.1%;占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了0.5個百分點, 占總人口比重增加了0.1個百分點。

● 10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959人,

其中男性515人, 女性1444人;增加了208人, 增長11.9%;每10萬人中擁有百歲老人數從2015年的12.1人增加到13.5人。

60-69歲低年齡段老年人口占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從2010年開始超過50%, 在2016年底接近60%(58.8%)。 其中60-64歲人口占老年人口比例在2013年底超過三分之一, 並逐年增長, 2016年底達34.7%。 低齡老年人口具有較高的健康度及社會參與度, 是老年人群中最為活躍的一部分群體, 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

低齡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 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口占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從2014年開始下降, 到2016年為17.4%。 同時, 從2008年開始, 80歲以上人口每年的遞增有所下降, 從以前每年遞增3-4萬多人, 到2016年僅遞增1.61萬人。 因此, 相對而言, 接下來的幾年在應對高齡老年人的照料和護理問題上,

可能會贏得更多的機會和時間。

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撫養係數從2015年超過50%以後, 2016年再進一步上升, 達54.1%。 這意味著上海戶籍人口中每1.8個15-59歲勞動力要負擔1個60歲以上老年人。 而從總撫養係數來看, 這個比例已經超過70%, 即每1.4個15-59歲勞動力要負擔1個60歲以上或0-14歲人口。

2016年, 本市人口預期壽命超過83歲, 其中女性較去年增加0.52歲, 為85.61歲;男性增加0.36歲。 上海戶籍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不僅遙遙領先於全國2015年的76.1歲, 而且緊追全球最高的人均預期壽命國家日本的83.7歲和瑞士的83.4歲。

2015年8月, 全國啟動了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上海地區調查;2016年10月, 上海市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對1100個60歲以上的老年人開展了“上海市老年人養老意願調查”。

上海老年人日常活動能力方面, 總體狀況良好, 日常活動完全能自理的老年人占93.3%, 完全不能自理的占4.5%。 照料狀況方面, 多數老年人能夠得到照料, 家庭成員依然是最重要的照料者。

此外, 家政服務人員(保姆、小時工等)的選擇率也顯示出了照料服務社會化的趨勢。

上海老年人養老意願方面, 多數老年人不願意離開家居環境接受照料, 越是高年齡組的人群, 在家的意願越高;“自己照顧自己”和“在家由家人照顧”比例最高。

有13.1%的老年人表示需要照料。 在這部分老年人之中, 有89.4%的表示有人照料, 家人依然是最重要的照料者;此外, 家政服務人員(保姆、小時工等)的選擇率也達到13.5%, 顯示出了照料服務社會化的趨勢。

在需要照料護理的老年人之中, 18.5%的老年人為單獨居住者。 而在這些獨居老人之中, 13.5%的老年人無人照料, 顯著高於有同住者5.4%的比例, 說明獨居老人更容易陷入無人照料的困境。

調查顯示, 有13.7%的老年人表示家中還有其他需要照料護理的老年人。 需要這些老年人照料的老年人多數為其父母或配偶。 這些老年人之中, 由自己承擔照料任務的占65.0%。

老年人希望在家裡接受照料護理服務的占61.0%;同時, 表示“在養老機構”和“視情況而定”的比例分別達到11.2%和24.0% , 調查發現, 越是高年齡組的老年人群, 在家的意願越高;越是低年齡組的人群, 表示“視情況而定”的比例越高, 對於“白天在社區晚上回家”模式的接受度也越高。

老人需求較多的是上門做家務、上門看病和助餐服務, 依次為28.3%、22.8%和20.6%。 與此同時, 心理諮詢、聊天解悶、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健康教育等也有一定的需求量。 獨居老年人在助餐、助浴、上門做家務、上門看病、老年輔具用品租賃、心理諮詢/聊天解悶等多個社區服務的需求要高於其他老年人群。 在需要照料的老年人群之中, 即使是由家人照料者, 其對社區服務的需求在各專案上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增長, 其中增長幅度最為明顯的是助浴和康復護理, 而這兩項均是需要一定的專業訓練、技能或設備才能完成的, 一般家庭照料者難以勝任。 這表明, 社區服務的受眾面正在由少數特殊人群向全體人群擴散, 需求正在從一般性生活照料服務向各專業類服務擴散。

有意願購買上門養老服務的老年人占58.0%。未購買過,但未來會考慮購買的老年人占比50.9%。老年人對上門服務中的醫療服務和家政服務需求最高,占比分別是67.3%和66.6%,其次是選擇護理保健(54.1%)和送餐服務(44.1%),還有25.6%的受訪老年人認為“陪同聊天或心理諮詢”也應該是上門服務要包含的專案。費用高、服務人員的專業性以及人身及財產安全是上海老年人對上門養老服務最主要的三個顧慮。

有12.9%的老年人去過且未來願意繼續去日間照料服務機構。沒有去過,但未來會考慮去的老年人占比47.5%。86.0%的上海老年人認為社區日托中心應提供醫療與保健服務。40.5%的老年人認為日托中心應該提供文體娛樂活動。37.3%的老年人認為社區日托中心需要提供陪聊陪行的服務。33.1%的老年人希望社區日托中心提供講座培訓;21.8%的受訪者選擇了聯誼活動,12.1%的受訪者選擇了代買物品。

71.7%的老年人是為減輕子女等家庭成員負擔而選擇入住養老機構,63.3%的老年人是為獲得及時的護理和醫療援助,39.8%是為休閒娛樂活動更豐富,36.7%是為與同齡人一起容易溝通,31.9%是考慮在家沒人照顧。調查顯示,收費標準是老年人最看重的首要因素,食宿條件和生活設施,醫療與保健、服務品質和態度、自然環境、交通條件、地理位置、入住人員構成等也是老年人關注的主要因素。

老年人的實際養老費用為2001-3000元的占比最高,為27.3%;同時,每月能接受的養老費用占比最高的也是2001-3000元,為29.9%;1001-2000元,居於第二位,為25.0%。實際支出501-1000元和3001-4000元養老費的占比分別是14.6%和14.5%。上海不同區域的老年人的養老支出存在顯著差異。

29.4%的老年人表示“會短期異地養老”,但只有2.2%的受訪者選擇“會終身異地養老”。江蘇、浙江是上海老年人選擇異地養老的主要地區。短期旅居養老最受上海老年人歡迎。近七成老年人願意和親朋好友“結伴養老”。

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糖尿病和骨質疏鬆是上海老年人常見慢性病的前5位,75%的患病老人每月在慢病治療上自費支出在500元以內。

社區老年人獲取中醫養生保健資訊的管道主要是電視廣告、報紙雜誌及親朋好友的推薦。老年人常做的3個保健動作是:梳頭36下、揉搓面部、揉搓耳朵。社區老年人參與的中醫保健運動排在前3位的是太極拳、拍打操和手指保健操。

關於保健品的食用,48%的社區老年人從來不吃保健品。食用的保健品,多為子女購買或親朋贈送;自費購買的保健品食用的老年人每月願意支付的金額主要在500元以內。

針灸、推拿和拔罐是社區老年人日常接觸最多的3項中醫保健服務。冬天服用膏方的老年人僅為16%,13%的老年人從未聽過或完全不瞭解中醫膏方。

社區老年人最感興趣的3項社區健康服務為指導安全合理用藥、便捷配藥和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每月願意支付300元以下健康服務費用的老年人占比為62.43%,而願意支付500元以上每月的僅占0.05%。

調研還發現,58%的社區老年人不知道周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中醫保健服務。

有意願購買上門養老服務的老年人占58.0%。未購買過,但未來會考慮購買的老年人占比50.9%。老年人對上門服務中的醫療服務和家政服務需求最高,占比分別是67.3%和66.6%,其次是選擇護理保健(54.1%)和送餐服務(44.1%),還有25.6%的受訪老年人認為“陪同聊天或心理諮詢”也應該是上門服務要包含的專案。費用高、服務人員的專業性以及人身及財產安全是上海老年人對上門養老服務最主要的三個顧慮。

有12.9%的老年人去過且未來願意繼續去日間照料服務機構。沒有去過,但未來會考慮去的老年人占比47.5%。86.0%的上海老年人認為社區日托中心應提供醫療與保健服務。40.5%的老年人認為日托中心應該提供文體娛樂活動。37.3%的老年人認為社區日托中心需要提供陪聊陪行的服務。33.1%的老年人希望社區日托中心提供講座培訓;21.8%的受訪者選擇了聯誼活動,12.1%的受訪者選擇了代買物品。

71.7%的老年人是為減輕子女等家庭成員負擔而選擇入住養老機構,63.3%的老年人是為獲得及時的護理和醫療援助,39.8%是為休閒娛樂活動更豐富,36.7%是為與同齡人一起容易溝通,31.9%是考慮在家沒人照顧。調查顯示,收費標準是老年人最看重的首要因素,食宿條件和生活設施,醫療與保健、服務品質和態度、自然環境、交通條件、地理位置、入住人員構成等也是老年人關注的主要因素。

老年人的實際養老費用為2001-3000元的占比最高,為27.3%;同時,每月能接受的養老費用占比最高的也是2001-3000元,為29.9%;1001-2000元,居於第二位,為25.0%。實際支出501-1000元和3001-4000元養老費的占比分別是14.6%和14.5%。上海不同區域的老年人的養老支出存在顯著差異。

29.4%的老年人表示“會短期異地養老”,但只有2.2%的受訪者選擇“會終身異地養老”。江蘇、浙江是上海老年人選擇異地養老的主要地區。短期旅居養老最受上海老年人歡迎。近七成老年人願意和親朋好友“結伴養老”。

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糖尿病和骨質疏鬆是上海老年人常見慢性病的前5位,75%的患病老人每月在慢病治療上自費支出在500元以內。

社區老年人獲取中醫養生保健資訊的管道主要是電視廣告、報紙雜誌及親朋好友的推薦。老年人常做的3個保健動作是:梳頭36下、揉搓面部、揉搓耳朵。社區老年人參與的中醫保健運動排在前3位的是太極拳、拍打操和手指保健操。

關於保健品的食用,48%的社區老年人從來不吃保健品。食用的保健品,多為子女購買或親朋贈送;自費購買的保健品食用的老年人每月願意支付的金額主要在500元以內。

針灸、推拿和拔罐是社區老年人日常接觸最多的3項中醫保健服務。冬天服用膏方的老年人僅為16%,13%的老年人從未聽過或完全不瞭解中醫膏方。

社區老年人最感興趣的3項社區健康服務為指導安全合理用藥、便捷配藥和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每月願意支付300元以下健康服務費用的老年人占比為62.43%,而願意支付500元以上每月的僅占0.05%。

調研還發現,58%的社區老年人不知道周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中醫保健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