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油田命名大全,原來大慶、勝利、春曉、殘雪這些名字都這麼來的

作者:丷獨醉

在祖國廣闊的陸地與海上, 廣泛的分佈著大大小小的油田。 每個油田的背後都有那麼一段故事, 透過厚重的歲月, 那些故事歷久彌新, 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關於油田命名的故事。

在祖國廣闊的陸地與海上, 廣泛的分佈著大大小小的油田。 從這些油田誕生, 甚至是從開始打第一口探井開始的那一天起, 人們就給它賦予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 或是單純記錄、或是紀念、或是歌頌。 而經過這麼多年的積澱, 轉頭回望, 很多油田的命名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名字, 更是一段段光輝歲月, 是一段段歷史。

今天就給大家總結了一下各個油田名字命名的歷史。

狹義上講, 油田專指特定的原油生產區域, 有時也是特定區域內地下油層聚集的總稱。 而廣義上講的油田則範圍更廣, 既包括多個大型的原油生產區, 也包括整個範圍內參與油田生產、生活的所有的人與物。 當然, 每個油田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群體、小圈子, 也有讓他們不斷傳揚並引以為傲的油田文化。 最典型的, 大慶油田的“鐵人精神”可謂無人不知, 無人不曉。

以紀念意義命名

以大慶油田為例, 1959年4月11日, 大慶油田松基3井開鑽, 9月26日16時, 在試油階段, 松基3井放噴的原油大量湧出, 宣告了松遼盆地第一個油田的誕生。 9月27日, 黑龍江省委書記歐陽欽和李范五、李劍白等領導到大同鎮祝賀,

歐陽欽提議把大同鎮改名為“大慶”, 既有對發現油田的肯定, 又有國慶10周年之意。 石油部部長余秋裡得知歐陽欽的提議後, 說道:“好麼!大慶好麼!”隨後, 石油部經黨中央批准, 抽調全國的勘探隊伍到大慶開展了石油大會戰, 並將油田命名為大慶油田。

類似的還有勝利油田, 1955年, 國家決定對華北平原地區展開區域性的石油普查。 1962年9月23日, 在東營構造上打的營2井, 獲日產555噸的高產油流, 這是當時全國日產量最高的一口油井。 勝利油田始稱的“923廠”即由此而來。 1964年1月15日, 石油部決定組織華北石油會戰。 會戰期間進行了坨莊-勝利村戰役。 1965年1月25日, 在勝利村構造上, 鑽井隊打的坨11井, 發現了85米的巨厚油層, 試油日產1134噸。

1971年6月11日, “923廠”正式更名勝利油田, 在那個特殊年代, 這個名字無疑是一種昂揚上進精神的體現。

以發現地命名

這類油田命名最為廣泛, 當然命名的地名可大可小。

以長慶油田為例, 1970年9月26日位於慶陽縣馬嶺的慶1井噴出工業油流, 日產原油30多噸, 成為在隴東地區鑽獲的第一口自噴油井, 宣告長慶油田大發現開始。 由於石油會戰的指揮部最初設在一個名叫長慶橋的小鎮, 油田因此以“長慶”得名, 又暗合了對大慶油田的延續與期望。

這類油田命名最為廣泛, 當然命名的地名可大可小。 可以是省名, 也可以是一定範圍內地區名。 主要油田命名分佈如下:

大型油田繼續細化分類, 可以分出多個小油田, 各個小油田命名比較靈活。

當所在地居民點稀少時, 也可以按附近居民地加方向命名, 如塔里木輪南油田位於輪台縣南數十千米的戈壁荒灘上。 在一個居民點附近有一系列相關的油田, 則可按序編號, 如柴達木冷湖三號、四號、五號油田。 作變通時, 也以按油田附近的河流命名, 如塔里木河旁的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中部瑪紮塔格構造上發現的氣田沒有按地名(瑪紮塔格在維吾爾語中意為墳山), 而以附近的和田河命名。

在無合適居民點時,還可以按照首先發現這個油田的第一口井命名, 如大沙漠中的塔中4油田以塔中4井而得名。

符合當地語言習慣而命名

典型代表是克拉瑪依油田。 傳說在50年代初期, 有一個叫賽裡木的老頭, 在沙漠裡發現了一個冒著黑色液體的山丘,

石油勘探者依此發現了油田的存在。 最開始, 這個油田僅僅被叫做“黑油山”, 在維吾爾、哈薩克語語裡, 黑油山音譯為克拉瑪依。

1956年2月下旬,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王恩茂、自治區主席賽福鼎到油田視察工作, 提出為了習慣當地叫法, 建議按照維吾爾語的讀音, 將黑油山油田更名為克拉瑪依油田。 1956年5月11日 , 新華社發佈消息, 宣佈“克拉瑪依地區是個很有希望的大油田”, 從而使克拉瑪依作為一個地名被介紹到國內外, 這個油田也就順理成章被改稱作了克拉瑪依油田。

海洋油田命名方法

總體來講, 當前國內海上油田主要有三個, 均是以海域來命名, 即渤海油田、東海油田、南海油田(又分為南海東部油田和南海西部油田)。 這只是一個大分類,更進一步,由於海洋環境的特殊狀況,又有了更精確的分類方法。

根據1998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從原則上規定了海洋鑽井井名命名的同時,也對海洋油田的命名做出了規定與解釋。

1. 根據以經緯度加區塊來命名:

首先,我們按照經緯度,將海洋分為多個方格,我們用左上角的經度和緯度作為本方度區(方格)的編號。如東經118度—119度,北緯38度—39度,這個方格編號即為118/39。如圖所示:

然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裡,我國海上各個方度區(方格)的編號都已經被具體規定。比如,通過查詢官方標準,我們可以知道方塊125/29被命名為黃岩,方塊113/21被命名為恩平。

最後,在各區塊內,以經、緯度各10分劃分為36塊並從左向右從上到下依次編號。而各個小方塊內如果有若干個構造(小型圈閉、油田),則按照自西向東、自北向南的順序編號。編號一經確定,不能修改。

此時各個構造均可以落實到小的分方格中,如綏中36-1,則表示該油田位於名字為綏中的方度內,在方度內的方塊編號為36號,同時也是分方塊裡的第一個構造。若果以後在此方塊內再發現別的構造,則以先後順序命名,即綏中36-2。當一個構造跨越兩個以上分方塊時,構造名稱應該以構造主體部分所在分方塊的編號進行命名。

油田名稱即為按照以上方案定義的構造的名稱。

海上所鑽井名的命名採用多級命名法,井名排序依次為井所在方度區名稱、方度內分塊順序號、構造編號、井的編號,以及關於本井的其它資訊(比如水準井、斜井、側鑽井等等資訊)。

比如,文昌14-3-A1M井,表示該油田所在方度方格名稱為文昌,油田落在14號分方格,A1即代表該井是本油田所設計的第一口生產井,M代表該井為分支井。

南海 文昌14-3平臺

2. 借用陸地相近地區知名度大的一系列地名、風景加以命名:

這在東海最為典型,如東海陸架盆地北部為浙東坳陷,將這個凹陷構造命名為西湖凹陷。西湖相關的風景名勝眾多,於是經過近30年的勘探過程中,西湖凹陷內發現的構造(油氣田)均以西湖美景對其進行了相關命名。比如平湖(平湖秋月)、春曉(蘇堤春曉)、天外天、斷橋、殘雪(斷橋殘雪)、寶雲亭、武雲亭、和孔雀亭,都是近年來發現的油氣田。此外,還有玉泉、龍井、孤山等若干大型含油氣構造。

比如平湖A2H井,表示該井在平湖油氣田,A2代表該井為所設計的第二口生產井,H代表該井為水準井。

東海 平湖綜合平臺

3. 偶爾脫離命名規則的命名:

實際上,在給油氣田起名的過程中,老一輩石油人難免會“任性”一回。比如流花油田,在標準檔裡是找不到 “流花”這個地名,“流花”是廣州一個公園的名字。但是南海東部某油田還是以流花這個詞來命名了。

另外,我國南海西部的油氣田區塊,“13”這個數字在這裡頻繁出現。如崖城13、東方13,陸豐13等,這並不是巧合。根據我國統一的命名規則,這些油田並不是都出現在區塊的第13小格中。這是由於當時命名那個油田的人同時都對13這個數字情有獨鍾,認為它是吉利數字,所以盼著起這個名能有大發現,這與管孩子叫“成龍”、“成鳳”的意思有點相近。

這只是一個大分類,更進一步,由於海洋環境的特殊狀況,又有了更精確的分類方法。

根據1998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從原則上規定了海洋鑽井井名命名的同時,也對海洋油田的命名做出了規定與解釋。

1. 根據以經緯度加區塊來命名:

首先,我們按照經緯度,將海洋分為多個方格,我們用左上角的經度和緯度作為本方度區(方格)的編號。如東經118度—119度,北緯38度—39度,這個方格編號即為118/39。如圖所示:

然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裡,我國海上各個方度區(方格)的編號都已經被具體規定。比如,通過查詢官方標準,我們可以知道方塊125/29被命名為黃岩,方塊113/21被命名為恩平。

最後,在各區塊內,以經、緯度各10分劃分為36塊並從左向右從上到下依次編號。而各個小方塊內如果有若干個構造(小型圈閉、油田),則按照自西向東、自北向南的順序編號。編號一經確定,不能修改。

此時各個構造均可以落實到小的分方格中,如綏中36-1,則表示該油田位於名字為綏中的方度內,在方度內的方塊編號為36號,同時也是分方塊裡的第一個構造。若果以後在此方塊內再發現別的構造,則以先後順序命名,即綏中36-2。當一個構造跨越兩個以上分方塊時,構造名稱應該以構造主體部分所在分方塊的編號進行命名。

油田名稱即為按照以上方案定義的構造的名稱。

海上所鑽井名的命名採用多級命名法,井名排序依次為井所在方度區名稱、方度內分塊順序號、構造編號、井的編號,以及關於本井的其它資訊(比如水準井、斜井、側鑽井等等資訊)。

比如,文昌14-3-A1M井,表示該油田所在方度方格名稱為文昌,油田落在14號分方格,A1即代表該井是本油田所設計的第一口生產井,M代表該井為分支井。

南海 文昌14-3平臺

2. 借用陸地相近地區知名度大的一系列地名、風景加以命名:

這在東海最為典型,如東海陸架盆地北部為浙東坳陷,將這個凹陷構造命名為西湖凹陷。西湖相關的風景名勝眾多,於是經過近30年的勘探過程中,西湖凹陷內發現的構造(油氣田)均以西湖美景對其進行了相關命名。比如平湖(平湖秋月)、春曉(蘇堤春曉)、天外天、斷橋、殘雪(斷橋殘雪)、寶雲亭、武雲亭、和孔雀亭,都是近年來發現的油氣田。此外,還有玉泉、龍井、孤山等若干大型含油氣構造。

比如平湖A2H井,表示該井在平湖油氣田,A2代表該井為所設計的第二口生產井,H代表該井為水準井。

東海 平湖綜合平臺

3. 偶爾脫離命名規則的命名:

實際上,在給油氣田起名的過程中,老一輩石油人難免會“任性”一回。比如流花油田,在標準檔裡是找不到 “流花”這個地名,“流花”是廣州一個公園的名字。但是南海東部某油田還是以流花這個詞來命名了。

另外,我國南海西部的油氣田區塊,“13”這個數字在這裡頻繁出現。如崖城13、東方13,陸豐13等,這並不是巧合。根據我國統一的命名規則,這些油田並不是都出現在區塊的第13小格中。這是由於當時命名那個油田的人同時都對13這個數字情有獨鍾,認為它是吉利數字,所以盼著起這個名能有大發現,這與管孩子叫“成龍”、“成鳳”的意思有點相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