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BIRTV2017主題報告會:攜手同行30載 融合發展創未來

2017年8月22日上午9點, BIRTV主題報告會在北京國際飯店紫金大廳準時開幕。 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有關領導, 以及各大廣電行業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參加了此次大會。

主題報告會以回顧BIRTV的30年發展開始, 圍繞“融合媒體, 智慧廣電”的主題展開。 主題報告會上午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總工程師王聯主持, 下午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副院長謝錦輝主持。

一、頒獎

主題報告會的第一環節是BIRTV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 評審委員會顧問何宗就介紹今年是BIRTV獎走過的第15個年頭, 本次共有來自59家單位的101個專案參評, 最終推選產生了34個獲獎專案, 其中3項獲得大獎。

本次主題報告會還公佈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2017年度“全國傑出影視工作者”獲獎名單, 頒佈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2017年度科技進步獎。

二、融合媒體, 智慧廣電

廣電發展重點:融合廣電、寬頻廣電、智慧廣電、安全廣電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總工程師王效傑在題為《廣播電視數位化技術政策和重點工作》的主旨演講中表示, 廣電正面臨著互聯網及移動、雲計算、大資料的挑戰, 同時, 在黨中央和政策的支持下,

廣電發展正迎來融合發展新的機遇。

王效傑提到, 廣電媒體融合發展有3個趨勢: 正在向廣播、電視以及互聯網業務的大融合方向發展;通過一次採集、多元生成、多端傳播,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界限正在被徹底打通;雲平臺、雲服務正在逐漸成為支撐融合媒體業務的首選模式。

王效傑強調, 廣電有4個重點發展方向:

重點聚焦1 : 建設融合廣電

打通製作生產環節, 推進製作流程一體化、資源分享便捷化, 實現內容產品融媒化;打通傳播分發環節、構建支撐業務運營、媒體服務的集成播控平臺, 實現傳播分發融媒化, 滿足需求應用個性化。

重點聚焦2 : 建設寬頻廣電

加快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建設, 推動廣電傳輸覆蓋網路融合創新、轉型升級、向天地一體、互聯互通、寬頻交互、智慧協同方向發展。

重點聚焦3 :建設智慧廣電

推廣普及智慧終端機, 推進智慧傳輸, 推動多網路智慧互聯;構建廣電融合媒體生態, 提供全媒體服務;開展物聯網、車聯網等新業務, 拓展服務領域, 服務智慧城市。

重點聚焦4 :建設安全廣電

緊密結合融合媒體業務發展, 充分運用大資料、雲計算等先進技術, 加快建設智慧融合廣播影視監管體系, 提升監測監管、安全保障能力。

電視媒體生存與融合發展的保障

當前在國內外TMT行業並購案例頻發、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日趨明顯的背景下, 任何一家電視媒體僅憑一己之力, 已經越來越沒有單獨的生存空間。 面向全產業鏈發展, 構建集內容、平臺、管道、終端、使用者為一體的媒體集團,

最終向TMT轉型升級, 是電視媒體融合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曉濤在題為《向雙T延展 電視媒體生存與融合發展的保障》的主旨演講中還為有線改變當下困境提出2點建議:提高行業集中度,由31個以省為單位的市場主體向跨省域的市場主體過渡,最後建立全國級別的市場主體, 可以通過整合實現;提高網路交互能力, 以同軸IP化+光纖, 提升網路承載能力。

電視臺媒體融合建設

中央電視臺分黨組成員姜文波在《中央電視臺媒體融合技術體系》的發言中強調, 電視臺媒體融合有兩方面任務:在現有的電視制播平臺上實現電視和新媒體一體化製作、播出和分發;運營互聯網技術建立與用戶直接交互的平臺, 將電視臺升級為服務提供者。基於此,中央電視臺媒體融合技術從一體化協同製作、多管道協同分發、多終端互動呈現、全媒體精准傳播四個方面進行規劃。中央電視臺媒體融合技術體系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解決台內一體化製作、播出和台內發佈;第二部分解決面向使用者的有效分發;第三部分解決節目製作和使用者服務的資料獲取、存儲、分析和呈現,即央視大資料平臺。

成都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總編輯馬向陽就城市台的媒體融合發展問題發表了《城市台媒體融合2.0》的主旨演講。他介紹了成都市廣播電視臺近年來以新技術為驅動發展媒體融合發展方面的一些實踐,分享城市廣播電視臺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創新內容生產方式和體制機制,如何創新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與城市台相適應的新媒體業務發展模式,從而實現媒體融合的良性、持續發展。

電臺媒體融合建設

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背景下,電臺融合媒體如何進行規劃和實施是廣播工作者面臨的現實問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總工程師錢岳林在《電臺融合媒體的思考》的主旨演講中,分析了目前電臺的狀況,提出了電臺必須立足於大眾媒體的屬性,更好地利用好UGC,增強節目的可聽性和黏性的觀點,並對節目的評價體系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三、一帶一路

本次主題報告會的一個亮點內容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廣電發揮的作用。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際合作司司長馬黎作了《弘揚思路精神,繁榮影視產業》的主旨演講。馬黎指出,廣播影視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擁有傳播、內容、產業和技術設備四大優勢:“一帶一路”建設為廣播影視國際交流合作展開了宏圖;發揮傳播優勢,著力推進廣播影視媒體走出去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依託內容優勢,深入推動中外人文交流和文化貿易;提升產業優勢,全面推進廣播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廣電行業應提升產業優勢,全面推進廣播影視產業的國際合作。對此,馬黎在講話中給出了三點建議: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明確發展方向;強化國際競爭意識,革新發展策略;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明確發展路徑。

雲南地處中國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要道,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省份。雲南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渠志榮在題為《發揮區位優勢 融入“一帶一路”促進互利共贏》的講話中介紹道,雲南搶抓機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一帶一路”倡議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利用區位優勢,面向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引導雲南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走出去”企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此外,本次會議上還涉及到其他與廣電相關的報告內容,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華在《中國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的演講中,從技術裝備、數位內容和創新設計三個方面詳細闡述推動數位創意產業發展的重大行動計畫。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的演講主題是《虛擬實境與數位樣機: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介紹VR/AR概念和特點以及發展展望。

另外,廣電領域的優秀廠商,新奧特圍繞融合、索尼圍繞4K、中視廣信圍繞IP信號、矽谷Afanta公司圍繞人工智慧AI等話題展開了交流。

將電視臺升級為服務提供者。基於此,中央電視臺媒體融合技術從一體化協同製作、多管道協同分發、多終端互動呈現、全媒體精准傳播四個方面進行規劃。中央電視臺媒體融合技術體系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解決台內一體化製作、播出和台內發佈;第二部分解決面向使用者的有效分發;第三部分解決節目製作和使用者服務的資料獲取、存儲、分析和呈現,即央視大資料平臺。

成都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總編輯馬向陽就城市台的媒體融合發展問題發表了《城市台媒體融合2.0》的主旨演講。他介紹了成都市廣播電視臺近年來以新技術為驅動發展媒體融合發展方面的一些實踐,分享城市廣播電視臺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創新內容生產方式和體制機制,如何創新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與城市台相適應的新媒體業務發展模式,從而實現媒體融合的良性、持續發展。

電臺媒體融合建設

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背景下,電臺融合媒體如何進行規劃和實施是廣播工作者面臨的現實問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總工程師錢岳林在《電臺融合媒體的思考》的主旨演講中,分析了目前電臺的狀況,提出了電臺必須立足於大眾媒體的屬性,更好地利用好UGC,增強節目的可聽性和黏性的觀點,並對節目的評價體系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三、一帶一路

本次主題報告會的一個亮點內容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廣電發揮的作用。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際合作司司長馬黎作了《弘揚思路精神,繁榮影視產業》的主旨演講。馬黎指出,廣播影視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擁有傳播、內容、產業和技術設備四大優勢:“一帶一路”建設為廣播影視國際交流合作展開了宏圖;發揮傳播優勢,著力推進廣播影視媒體走出去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依託內容優勢,深入推動中外人文交流和文化貿易;提升產業優勢,全面推進廣播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廣電行業應提升產業優勢,全面推進廣播影視產業的國際合作。對此,馬黎在講話中給出了三點建議: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明確發展方向;強化國際競爭意識,革新發展策略;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明確發展路徑。

雲南地處中國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要道,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省份。雲南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渠志榮在題為《發揮區位優勢 融入“一帶一路”促進互利共贏》的講話中介紹道,雲南搶抓機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一帶一路”倡議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利用區位優勢,面向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引導雲南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走出去”企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此外,本次會議上還涉及到其他與廣電相關的報告內容,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華在《中國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的演講中,從技術裝備、數位內容和創新設計三個方面詳細闡述推動數位創意產業發展的重大行動計畫。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的演講主題是《虛擬實境與數位樣機: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介紹VR/AR概念和特點以及發展展望。

另外,廣電領域的優秀廠商,新奧特圍繞融合、索尼圍繞4K、中視廣信圍繞IP信號、矽谷Afanta公司圍繞人工智慧AI等話題展開了交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