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澳洲“羊二代”撬動農牧民利益鏈

剛剛出生20天的50多隻澳洲白雜交羊長得飛快。

三月的達茂旗春寒料峭、空氣清新。

“咩咩咩……”一聲聲清脆的羊叫聲打破了整個草原的寧靜。 這裡是達爾罕蘇木黑沙圖牧民郭亮的養殖場, 最近產下的104只澳洲白雜交羊全部存活。 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 這些澳洲“羊二代”體重就達到10公斤, 比普通的本地羊超出4公斤。 活蹦亂跳的羊羔像朵朵白雲簇擁在一起, 為草原上沉寂一冬的牧民家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

眼下, 像郭亮這樣喜得澳洲“羊二代”的養殖戶有500多家, 這是小尾羊公司在達茂旗帶動牧民實施品種改良、提高經濟效益、實施精准扶貧的一個生動案例。

本地牧民鍾情澳洲“羊二代”

不只是郭亮, 在達茂旗的查幹哈達蘇木巴音賽漢園區, 養殖戶也十分鍾情這些澳洲“羊二代”。

3月16日上午, 記者驅車來到園區, 看到圈舍裡剛剛出生20天的50多隻澳洲白雜交羊長得飛快, 和幾個月大的本地羊體形相差無幾。

“過去我們一直養本地土羊, 這是第一次養外國雜交羊。 外國的品種就是不一樣, 沒想到長得這麼快。 ”負責園區養殖的工人張國棟介紹說, 這些羊飼養3個月後由小尾羊公司按每公斤50元回收, “這樣一算, 我們比養本地羊每只能增收1100元。 下一步打算擴大養殖數量, 最好能達到300只。 ”

小尾羊公司養殖專家曹立軍告訴記者, 去年11月, 小尾羊公司從澳大利亞引進1500只澳洲白種羊。

今年開春, 一部分種羊在適應了當地生存環境後, 終於在達茂旗產下了首批“羊二代”。 這幾天, 他一直在達茂旗忙著為“羊二代”接生, 為農牧民提供技術指導。

“同樣的時間內, 這種雜交羊三個月基本上就長到60公斤, 不僅出欄週期短, 而且肉質好。 新品種有利於改善本地羊種的品質, 對農牧民增收致富也將起到助推作用。 ”曹立軍說。

政企聯姻撬動利益鏈

近年來, 國內肉羊產業處於低迷狀態, 農牧民養羊收入持續下降, 究其原因, 缺乏優良的肉羊品種是其中的關鍵因素。

“對邊遠的達茂旗來說, 要想在肉羊產業上有所突破, 必須引進世界級的優質種羊進行雜交改良, 提高經濟效益, 建立起當地龍頭企業與農牧民的利益鏈,

最終讓當地牧民受益。 ”達茂旗農牧業局局長阿拉騰巴根那說。

為了給當地牧民提供便利, 2016年, 由達茂旗政府與小尾羊共同籌建的達茂旗希勒德格肉羊良種繁育基地投入使用。 基地集良種繁育、品種改良、肉羊遺傳學研究於一體, 實現了圈舍現代化、飼喂機械化、飲水自動化、消毒自動化、園區覆蓋全綠化的“五化”管理, 成為西北地方最具影響力的良種繁育基地。 2016年10月, 小尾羊引進國際上最新最好的綿羊優良新品種澳洲白和萬瑞, 為當地牧民胚胎移植1200枚純種澳洲白, 受孕率達到74.9%, 成活率達到100%。

“以前牧民也請外面的公司做過胚胎移植, 但受孕率僅為30%—40%, 成活率不足50%, 這讓牧戶對品種改良失去了信心。

與小尾羊合作嘗試後, 牧民紛紛表示要採用小尾羊的技術和種羊, 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 ”當地一位牧戶說。

看好小尾羊的技術實力和全產業鏈上羊肉的銷售優勢, 從2017年起, 達茂旗與小尾羊簽訂了全面合作協定。 用政府支持的專案款購進小尾羊純種澳洲白胚胎2000枚, 為廣大牧民進行胚胎移植, 與本地羊草原羊實施雜交20000只, 雜交羊將由小尾羊全部回收, 供給下游餐飲業使用。

“雜交後羊肉的品質高、出肉率高、早期生長快, 是最佳經濟效益羊, 將助力達茂旗牧民早日脫貧致富。 ”阿拉騰對新品種十分認可。 他說, 政府與本地龍頭企業合作, 主要目的是帶動牧民增收, 這一點在未來的發展中將逐步顯現出來。

以產業帶動農牧民脫貧

記者瞭解到, 小尾羊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現有牧業養殖、食品加工、餐飲連鎖、市場銷售一體化產業集群, 其業務橫跨種植業、養殖業、食品加工業、餐飲服務業, 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小尾羊公司副總裁胡振利說, 為助推全市精准扶貧工作, 小尾羊針對達茂旗禁牧後牧民養殖成本較高、普通羊價格持續下跌的現狀, 決心在拓展肉源基地的基礎上, 帶動達茂旗肉羊產業發展和農牧民增收。

阿拉騰表示, 正是看中小尾羊在產業發展上的優勢, 他們才與小尾羊公司展開了密切合作, 由小尾羊為農牧民提供優質優價的種羊, 通過技術服務保證高效肉羊養殖技術全面落地, 與農牧民建立長期穩定的利益共同體, 實現多方共贏。

記者瞭解到,目前,小尾羊存欄種羊的品質已達到國際一流水準,依託達茂旗小尾羊希勒德格肉羊良繁基地,通過育種體系的完善和繁育技術水準的提高,將大大提升種羊生產品質,選育出世界一流的種羊資源。通過胚胎移植方式將世界最優質的品種澳洲白落戶達茂旗,惠及當地的千家萬戶。

雙方的目標是:到2018年全旗肉羊改良率將會達到80%,輻射帶動農牧戶超過3000家。在達茂旗6個示範點發展雜交肉羊生產,農牧民平均每戶繁育生產澳蒙雜交肉羊200多隻,合作戶年均增收3—4萬元,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牧民+基地”的形式,解決農牧民養羊增收難的現狀,通過產業扶貧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加速全面奔小康的進程。

實現多方共贏。

記者瞭解到,目前,小尾羊存欄種羊的品質已達到國際一流水準,依託達茂旗小尾羊希勒德格肉羊良繁基地,通過育種體系的完善和繁育技術水準的提高,將大大提升種羊生產品質,選育出世界一流的種羊資源。通過胚胎移植方式將世界最優質的品種澳洲白落戶達茂旗,惠及當地的千家萬戶。

雙方的目標是:到2018年全旗肉羊改良率將會達到80%,輻射帶動農牧戶超過3000家。在達茂旗6個示範點發展雜交肉羊生產,農牧民平均每戶繁育生產澳蒙雜交肉羊200多隻,合作戶年均增收3—4萬元,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牧民+基地”的形式,解決農牧民養羊增收難的現狀,通過產業扶貧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加速全面奔小康的進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