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聞現場」1至7月,宜昌民生支出264.8億元,錢用在哪了?農民工購房補貼怎麼領?看這裡!

8月22日, 宜昌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財政行動”新聞發佈會在城區召開, 就宜昌市財政在去杠杆、補短板、降成本方面的工作進行了介紹。

小布就來跟大家講講

市財政是如何

去杠杆、補短板、降成本

積極穩妥去杠杆

監管機制求“新”, 嚴守債務風險底線。

實行一個機構牽頭。

實行一個口子把關。

建立應急處置機制。

監管範圍求“全”, 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實施規模控制

強化專案評審

實行滾動管理

建立資金平衡機制

責任界定求“清”, 切斷風險傳導通道。

切斷風險傳導通道。

分清債務權責關係。

深入開展財政專項核查。

精准發力補短板

1—7月, 全市民生支出264.8億元, 增長3.4%, 高於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5.1個百分點, 占支出總額的比重為77.7%, 同比提高3.8個百分點。

1

保障“學有所教”

籌措資金3.2億元, 推進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建設, 進一步改善高中學校和職業院校辦學條件,

用於發展學前教育和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2

保障“老有所養”

連續13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 今年的調整政策8月底前可落實到位, 調整後人均基本養老金增加5.5%, 人平月增134元, 增加財政支出1.95億元。 認真落實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85元標準。

3

保障“病有所醫”

安排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資金2.5億元, 增長27%, 支援市級公立醫院改革, 推進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建設, 將城鄉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420元、45元, 提高至450元、50元。

4

保障“困有所幫”

提高社會救助標準, 將城區城市低保標準從每月500元提高到560元, 城區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從每年7960元提高到10080元。

5

保障“住有所居”

6

保障“貧有所扶”

認真落實精准扶貧市級財政投入政策,

安排資金2.47億元, 增長15%, 重點支援點軍城鄉統籌精准扶貧開發試驗區建設和第二批30個特困村脫貧攻堅。

7

保障“勞有所得”

安排就業專項資金5150萬元, 用於落實職業培訓、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等政策, 支援實施“我選湖北·愛上宜昌”計畫, 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 安排殘疾人就業保障金5511萬元, 增加1861萬元, 促進殘疾人就業和保障殘疾人權益。

多措並舉降成本

堅持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 全面落實各項稅費政策, 不斷優化企業服務, 促進企業“輕裝前行”。 市財政局從三個方面幫助企業降成本:

大家都在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