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年後的農村,還會有人進城打工嗎?

最近經常聽到這樣一個觀點, 那就是這兩年打工賺錢越來越難了。

實際情況似乎也在印證著這一觀點, 往年過了春節之後, 農村大部分青壯年就開始張羅著進城了, 要不了多久, 農村就會變得空空蕩蕩的。 但這兩年, 很多人出去的時間越來越晚, 甚至還有些不到年中的時候就回來了。 打工似乎真的是越來越難, 那十年後, 還會有人外出打工呢?

最早出去打工的一批人, 已逐漸老去

老李, 63年出生, 在裝修工地上做木工。 他有兩個兒子, 大兒子跟著其做木工, 小兒子在上大學, 也快畢業了。

木工的活對老李來說並不輕鬆, 無論颳風下雨, 每天一大早就得騎著電動車往工地上趕, 風吹雨淋的, 就落下了個風濕的毛病。 工地灰塵大, 工作強度高, 老李時常感覺自己的身體有點吃不消了。 特別是做吊頂時, 站在梯子上仰著脖子一站一天, 回家後就如癱瘓一般。

“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小兒子趕緊畢業成家, 這樣我就可以回鄉下了”。 在同老李交談的過程中, 不難看出其想重新回到農村的心態。 最早外出打工的一批人, 大多已經50多歲了, 10年後, 都已過花甲之年, 身體已經不允許他們繼續外出打工了, 多數人只能重新回到農村。

部分農二代, 已經在城市安家

老李的兩個兒子, 大兒子在老李的幫襯下, 已在當地買了一套還建房, 算是在城裡安家了。 小兒子考上了大學, 畢業後回農村的概率不大, 以後多半也會在城市定居。 第一代打工者, 深知打工的不容易, 都希望下一代不再像自己一樣漂泊在外過打工生活, 他們辛勤奮鬥,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下一代走出農村, 以後, 農村外出打工的人只會越來越少。

城市開發腳步放緩, 很多傳統工作崗位需求減少

肖富貴, 已在建築工地上幹了10多年了。 往年正月, 他早就開始聯絡著熟悉的人, 張羅著今年去哪個城市的工地上打工, 而今年, 遲遲不見他有任何動作。 老肖說, “現在活不好找, 錢也不好結, 沒有好的去處, 還不如在家呆著”。

老肖的一番話, 從一定層面上也能看出現今打工生活的處境。 過去的十年, 城市建設如火如荼, 也催生了大量農民工工作崗位。 很多農村人外出打工, 也多是在建築工地上幹活。 而隨著城市開發腳步的放緩,

工地上的活越來越少, 出去打工再也不像過去那般隨處都能找到很好的活計了。

打工生涯, 是農村一兩代人的人生縮影。 十年後, 第一代打工者已經老去, 年輕的打工者, 一部分人通過努力會在城市定居, 另一部分人會重新回到農村, 從事一些新興產業, 結束背井離鄉的生活。只有最後一小部分人,他們即沒有能力定居城市,又不願意回到農村,只能還像現在一樣,家在農村,工作在城市。

現今,國家對農村發展越來越重視,也催生了很多農村新產業。很多人放棄了打工生涯,回到農村發展生態農業,他們也是新時代農村的探路者。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才回歸,以後的農村,生活一定會更好。

結束背井離鄉的生活。只有最後一小部分人,他們即沒有能力定居城市,又不願意回到農村,只能還像現在一樣,家在農村,工作在城市。

現今,國家對農村發展越來越重視,也催生了很多農村新產業。很多人放棄了打工生涯,回到農村發展生態農業,他們也是新時代農村的探路者。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才回歸,以後的農村,生活一定會更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