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煙雨洪江」——在懷化,來一次穿越之旅

NO.5270

【編者按】

最近的懷化, 因為一座古城又一次掀起旅遊熱潮。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溯水往上, 這沅江、巫水兩河相聚之地, 就是歷史上武陵五溪之首——洪江。 洪江古商城始于春秋、鼎盛於明清, 曾扼西南之咽喉而控七省, 納天下之繁華而通四海, 傳承至今, 在海內外享有“中國第一古商城”的美譽。

7月, 《TOP旅行》記者應懷化市婦聯之邀, 深入探訪懷化的山水人文與民俗文化, 尋找千年古商城的古韻,

“最美湘旅”之懷化篇已然成畫。

煙雨洪江——在懷化, 來一次穿越之旅

原文標題:煙雨洪江, 雪峰侗鄉——在懷化, 來一次穿越之旅

作者:馮曉雅

身著粉色絲綢, 手撐油紙傘, 娉娉婷婷緩行在古城錯落有致的小巷間, 洪江古商城的講解員姑娘好像帶著記者一行穿越了時空。

洪江古商城歷史悠久, 底蘊深厚。 洪江區婦聯副主席吳毅介紹, “木材、桐油、鴉片曾是洪江的三大支柱產業, 洪江素有小南京、小重慶、七省通衢的美稱。 在這裡, 每天上演著財富的故事。 ”

徐複隆商行, 舊時榨油的桐油籽呈現在遊客們面前

記者取道曲折幽深的商城古鎮, 推進徐複隆商行的大門, 古裝打扮的掌櫃出門迎客, 彬彬有禮地說, “貴客遠道而來, 裡邊請!”這一幕場景把人拉回了洪江的舊時光。

沿著高高的街巷踏進享用“福壽膏”(即鴉片)的福興昌煙館, 紈絝墮落的煙民一排排正“葛優躺”,

定晴一看, 蠟像真人傻傻分不清楚;汛把總署裡, 公正嚴明的總辦正審著一出洪油缺斤少兩的案子;忠義鏢局裡, 鏢師們正威武不凡地上演一齣押鏢大戲;能說會道的小二不知所向何去, 說不準在哪兒問你一句“客官, 您是打尖還是住店?”;此時的煙花柳巷裡, 張公子或許正沉迷在紹興班的溫柔鄉......

走進洪江報館的時候,恰好遇見洪江文史專家劉老師,沿著狹窄的樓梯走到二樓,劉老師如數家珍地向我們介紹著報館裡的藏品:除了保存完整的洪江報館資料,我們還看到了舊版民國日報的殘件、完整的火柴盒畫、遺留的商行印刷磚......劉老師說:“當時還有哪家小報像洪江日報一樣,每天都有如此多的戲劇在上演!”

洪江,這座總面積近30萬平方米的古商城,因雪峰天險,避過狼煙戰火,幸運地留存了明、清時期的商行、錢莊、鏢局、藥號、報館、會館、戲院、煙館、青樓、厘金局等古建築380餘棟,其規模之大、氣勢之雄、建築之奇、保存之全為國內罕見,全景猶如一幅直觀的“清明上河圖”,承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汛把總署是保存完好的清朝軍事機構。其天井處,留有前主人留下的六句“官鑒”:對天勿欺,罔談彼短;待人以恕,毋矜已奇;不局不卑,居仁由義。

洪江商人在試行其商德、商道時,很講人情味,有“寧虧銀子,不虧良心,不虧信義”、“吃虧是福”的經商理念;有“魚龍變化”、“對天勿欺”、“罔談彼短”、“外圓內方”的經商準則。這些構成了洪江商人完整的商道文化,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鄭氏家訓(鄭板橋手跡“吃虧是福”原址)

城內青石街巷縱橫交錯,明清建築比比皆是,保存完好的古城七沖八巷九條街歷歷在目,我們頂著新買的油紙傘在小巷間慵懶踱步,這個無比安靜的小城,保留了許多地方見不到的古老氣息。

走進洪江報館的時候,恰好遇見洪江文史專家劉老師,沿著狹窄的樓梯走到二樓,劉老師如數家珍地向我們介紹著報館裡的藏品:除了保存完整的洪江報館資料,我們還看到了舊版民國日報的殘件、完整的火柴盒畫、遺留的商行印刷磚......劉老師說:“當時還有哪家小報像洪江日報一樣,每天都有如此多的戲劇在上演!”

洪江,這座總面積近30萬平方米的古商城,因雪峰天險,避過狼煙戰火,幸運地留存了明、清時期的商行、錢莊、鏢局、藥號、報館、會館、戲院、煙館、青樓、厘金局等古建築380餘棟,其規模之大、氣勢之雄、建築之奇、保存之全為國內罕見,全景猶如一幅直觀的“清明上河圖”,承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汛把總署是保存完好的清朝軍事機構。其天井處,留有前主人留下的六句“官鑒”:對天勿欺,罔談彼短;待人以恕,毋矜已奇;不局不卑,居仁由義。

洪江商人在試行其商德、商道時,很講人情味,有“寧虧銀子,不虧良心,不虧信義”、“吃虧是福”的經商理念;有“魚龍變化”、“對天勿欺”、“罔談彼短”、“外圓內方”的經商準則。這些構成了洪江商人完整的商道文化,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鄭氏家訓(鄭板橋手跡“吃虧是福”原址)

城內青石街巷縱橫交錯,明清建築比比皆是,保存完好的古城七沖八巷九條街歷歷在目,我們頂著新買的油紙傘在小巷間慵懶踱步,這個無比安靜的小城,保留了許多地方見不到的古老氣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