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樹立文明鄉風,幹部應該怎麼做?

樹立文明鄉風, 幹部應該怎麼做?

□陳海明

3月14日下午, 我市召開城鄉環境整治暨鄉風文明行動推進會, 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城鄉環境整治和鄉風文明建設要求, 部署城鄉環境整治和鄉風文明行動工作。 會議強調, 開展城鄉環境整治和鄉風文明行動, 是事關贛州形象和經濟振興的發展工程, 是事關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的民心工程。 要大力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 狠刹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封建迷信、農村庭院和家庭“髒亂差”等不良風氣。

“風俗, 天下之大事。 ”良好的社會風氣關乎民生國運,

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來, 隨著農村生活水準的提高, 紅白喜事的大辦之風在鄉野日益普遍, 攀比和浪費問題也顯山露水。 許多村民面對紅白喜事的“燒錢”是有苦難言, 但也“拉不下面子”辦一場樸素儀式。 這些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 侵蝕著原本的清純鄉風, 大大影響了美麗鄉村建設“質”的提升。 因此, 推動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鄉風, 刻不容緩。

“求治之道, 莫先於正風俗。 ”解決好農村沉屙陋習, 還是要從“風俗”二字下工夫。 要透過現在的“壞風氣”去找其生成之基, 這樣才好“對症下藥”。 譬如婚喪大操大辦, 根源於“攀比之風”, 賭博根源於“懶惰之風”, 低俗表演根源于“文化饑荒之風”。 找到“病根”就可以針對性地給出“藥方”。 此外, 任何地方的好習氣,

不可能一天就形成, 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那麼, 誰來示範帶動移風易俗, 該怎麼做呢?

俗話說“群眾看黨員, 黨員看幹部”。 倡樹文明新風, 就得有人敢於站出來, 衝破傳統陋俗, 需要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 主動做移風易俗的踐行者、引領者、宣傳者, 以正確導向和行為示範帶動廣大群眾轉觀念、破舊俗、立新風。 在群眾心中, 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幹部就是一個標杆。 黨員幹部熱衷於講排場比闊氣、大操大辦“紅白喜事”, 就會助長攀比奢靡之風;黨員幹部崇尚簡樸低調、杜絕鋪張浪費, 就會引導務實節儉之風;黨員幹部積極摒棄陋習舊俗、踐行新風禮儀, 就會引領文明時尚新風。

“正”風俗要循序漸進, 不能操之過急。 要注意“因地制宜”,

切莫“一刀切”。 要善於用當地百姓易於接受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動進行宣傳, 通過老百姓身邊的“好故事”、“好榜樣”講出來、演出來、唱出來, 潛移默化地轉變群眾的觀念。 要讓好的文化種在農村、長在老百姓心裡, 讓好的文化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古人雲“習見善則安於為善, 習見惡則安於為惡。 ”樹立文明鄉風, 除了“自上而下”的推動, 還要發揮“鄉規民約”的重要作用。 在鄉土氣息濃郁的農村, 有著自己內在的運行規則。 家有家風、村有村規、鄉有鄉約。 發揮良好家風的感召力、健康村規鄉約的公信力以及農村有威望的人的影響力, 讓不良之風失去生存空間, 我們的鄉村一定會更加健康、美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