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讓公車亮明身份更要把權力關進籠子

公車長啥樣?老百姓如何一眼就認出公車?近日, 不少家住南京草場門附近的市民發現, 路上時不時行駛著貼有“公務用車”字樣的車輛。 記者從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瞭解到, 江蘇省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標識化噴塗工作已經啟動, 各市縣標識化工作也已經陸續展開。 以後老百姓不用看車牌就能一眼認出公車。 (3月26日《揚子晚報》)

近幾年來, 公車亂用、公車腐敗已成為群眾抱怨的熱點之一。 給公務用車噴塗“公務用車”標識, “亮明身份”, 不失為一種強化監管的好辦法。

不過, 只有把規定落到實處才能生效。

讓公務用車“亮明身份”還不夠, 還必須多方考量, 找出可能出現的問題, 對症下藥。

首先, 群眾是否願意監督?要想讓群眾自覺地參與監督, 還必須加大宣傳、動員力度, 把這次公務用車“亮明身份”的目的、意義和作用向群眾宣傳、介紹清楚, 讓群眾能夠站在反車輪腐敗的高度, 自覺地參與舉報監督。 其次, 能否方便群眾監督?監督之後有沒有獎勵?以及監督之後人身安全有沒有隱患, 會不會遭到打擊報復?這些問題不厘清楚, 讓群眾監督時所付出的成本過大, 群眾肯定不願監督。 另外, 查處時敢不敢動真格的?群眾舉報監督了, 有關部門查處起來, 是否是“下不為例”, 或“家長打孩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呢?這些問題也要解決好, 讓群眾滿意;否則,

監督的群眾會認為, 此舉是在走形式、作秀, 既達不到公務用車“亮明身份”的目的, 反而敗壞政府部門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 實在是得不償失。

當然, 從監督上講, 讓公務用車“亮明身份”是必要的。 但是, 公車不會自動腐敗, 導致公車腐敗的根源在於使用公車的主人的思想發生了不良偏位, 滲透進了腐敗因數, 不把官員們的心淨化乾淨, 僅讓公務用車“亮明身份”, 無疑是治標不治本。 把官員權力關進籠子,淨化官員的心靈, 才有可能防止公務用車被異化。 玫昆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