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用戶不是你想撩,想撩就能撩|每週5講

每週5講是尋找中國創客推出的精品分享小課堂, 每週分享5篇聚焦創業公司關注領域的乾貨文章。

什麼是產品?嘗試著滿足用戶“需求”的產物,

即為產品。 資深產品經理李明遠表示, 產品人最重要的任務, 是聯繫用戶, 不要光聽自己團隊的人怎麼說, 要真正走到市場去。 創業者應該怎樣看待產品, 和使用者怎麼看待, 真的不一樣。

今天第1講, 我們就來聊聊如何獲取用戶。 本文作者李明遠, 授權轉載自混沌大學(ID:dfscx2014)。 以下, enjoy~

你對世界的洞察, 對於企業的掌控力, 其實都在你自己的產品當中。

——梁寧

可以從最簡單的三個用戶說起:

大明:他決定在暑假的某一段確定時間帶小孩去新加坡旅遊。

“大明”有什麼特點?

他非常清楚, 自己要做什麼, 什麼時間做。

“大明”需要什麼?

給硬貨——好的配置、好的價格、最快的效率。

誰將“大明”視為核心用戶群?

中國最早的電子商務網站。 這些網站的共同特點,

就是大大的搜索框——有強大的檢索功能, 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笨笨:暑假想出去玩, 但是去哪兒呢?歐洲沒去過, 巴厘島也沒去過, 聽說新加坡也挺好的, 好多人都去日本...最後可能去了灕江, 或者哪兒也沒去, 就在北京懷柔延慶溜達了一下。

“笨笨”有什麼特點?

即使給了搜索框, 笨笨還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笨笨”需要什麼?

要流覽, 要逛。 也許花了8個小時逛街, 本來要買的裙子沒買, 卻買了一把雨傘和幾雙襪子。

誰將“笨笨”視為核心用戶群?

互聯網崛起的第二類電商。 小紅書就是這樣的模式, 讓使用者充分流覽, 並在流覽過程中, 設計促進購物決策的環節。

小閑:沒想去旅遊, 無聊上網上瞎逛。

“小閑”有什麼特點?

你我常態:需求未被觸發之前, 人人都是小閑。

“小閑”需要什麼?

打發時間。

誰將“小閑”視為核心用戶群?

其實騰訊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服務“小閑”的公司:QQ聊天是因為閑, 刷微信朋友圈也是因為閑。

你在任何一個閑的時候, 只要打開騰訊的產品, 都可以足夠讓你打發時間。 所以從騰訊的“小閑”延伸出來, 到遊戲和視頻的轉化率就非常高。 因為遊戲也好、視頻也好, 本質上都是沿著“小閑”的行為路徑, 讓大家繼續打發時間的一個行動。

不管是“小閑”還是“笨笨”, 最後都會變成“大明”。

從“小閑”到“笨笨”到“大明”, 這是一個連續的情緒觸發過程:當用戶的情緒被觸發, 鎖定了自己的需要, “小閑”和“笨笨”就變成了“大明”。

有的轉化時間長:

豆瓣、天涯、貓撲、這些社區網站都是提供“小閑”打發時間的產品。

但這類產品向交易導流的效果都不太好。 其實就是因為從小閑到大明的轉化流程過長。

有的轉化時間短:

終極法則:

需求分為表像需求、本質需求, 當然也有些真偽需求。

——餘鵬

一個小旅館的老闆發現, 臨近考試, 有特別多的情侶跑過來複習。

老闆想, 我應該把改進:這些人都在自習, 那麼我把床全部撤掉, 換成自習用的桌子, 再增加一些書櫃, 是不是會讓他們學習的效率更高呢?生意會不會更好?

結果老闆改完了以後, 發現生意沒了。 就是一個真偽需求的典型的例子。

如何分析需求?

一、與你的用戶成為朋友

Tip1:要具備高度抽象需求的能力。

用三個具體產品來舉例。

Airbnb:住宿, 抽象出來就是“在外面住”。

UBER:抽象出來是人從A點到B點的位移。

WEWORK:抽象出來是辦公空間的需求。

這三者放在一起抽象出來是什麼東西?無論是住宿、交通還是辦公, 本質上都是空間的租賃。 把需求抽象出來以後, 你就會發現, 其實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方式, 是有很多種的。

Tip2:思考使用者有多想要你的產品。

你要將自己的產品, 在使用者“多想要”以及“多少人想要”這兩者的區間內進行定位。

用戶“很想要”, 並且“很多用戶”想要的企業, Facebook與Google都是典型。 但是, 比較少數量的用戶想要, 但是需求又特別強的, 也不見得是壞事:這就是所謂的垂直細分領域, 比如專門幫人遛狗的軟體Swifto。

Tip3:讓用戶有參與感。

讓使用者真正參與到產品的設計和反覆運算中去

讓使用者主動成為你產品的行銷者

二、專一在最核心的價值點上

Tips1:砍掉一切枝幹,看產品還剩下什麼。

你的真正主營業務,應該是真正讓你賺到第一塊錢的產品發展而來。你的核心業務是什麼?你是不是把它打磨得足夠好用,高效?

Tip2:黃金圈法則——Why、What、How

Why,為什麼打造這個產品(最核心)

How,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打造這個產品(第二層)

What,到底是造出來一個什麼樣的產品(外層)

案例:蘋果

Why:堅持我們所做的事情都在挑戰現狀,非同凡響。

How:蘋果產品都有最好的設計和最好的用戶體驗。

What:新的手機和電腦。

在中國並不缺乏整個商業運作特別好的公司,但是思考“Why”,擁有核心價值觀的公司是很少的。你的公司,你的產品是有靈魂的嗎?

Tip3:元素交集法則:交集尋找“針尖需求”

Who:為誰

When:什麼時候

Where:在哪裡

How:如何提供

What:是什麼

將這五大元素交集在一起,尋找“針尖需求”,針尖產品,集中滿足使用者需求。不要做泛性需求,越有針對性,越能知道自己的核心用戶長什麼樣。

案例:周邊遊

Who:有小孩的家庭

When:週末

Where:城市近郊

How:提供接送和住宿

What:農家樂

是不是更有針對性?每一個維度,我都會清晰地知道我是為哪一類人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三、理解你所在的市場

Step1:理解是所在的市場,什麼是變數,什麼是常量。

案例:航空產業

常量:飛機座椅數量

變數:航空公司航線的變化

Step2:看清行業鏈條角色,角色間利益關係。

比如滴滴打車是在打破原來計程車行業的一些利益鏈條。

Step3: 新角色進入鏈條,必然打破原來的平衡圈,如何重建、重新分配利益。

案例:去哪兒——機票行業的鏈條重構

在去哪兒出現以前,航空行業的幾個主要角色,就是航空公司、GDS(全球分銷體系)、管理所有航空公司的中航信、OTA(線上旅行代理商)。

去哪兒出現後,最開始並沒有直接掠奪任何一方利益。

專注做好這件事後,去哪兒流量大漲。這個時候去哪兒有了籌碼:很多公司的大部分收入需要依賴去哪兒。

四、所有的市場天生就是不公平的。

市場就像一個跑道,有長有短,有寬有窄。你的雪球能夠滾多大,是市場的長度和寬度決定的。簡單的幾個判斷方法,可以判斷你的市場是否足夠大、足夠好。

Tip1:是否有足夠多的潛在用戶

Tip2:潛在用戶的增長是否足夠快

Tip3:獲取用戶的難以程度是否比較容易

很多創業者特別找到我,說想像滴滴、餓了麼一樣燒錢。

——朱嘯虎

好的商業模式並不是靠燒錢起來的。

滴滴打車:

滴滴早期時候從來沒有補貼用戶,不是滴滴想補貼,真的是擦槍走火。2012年春節,微信紅包推得很成功。但是過了春節以後,沒人用紅包了,騰訊認為:通過滴滴補貼獲取用戶是個好辦法。

當時,滴滴報800萬預算,最後批了1500萬,上線以後半天就沒有了,效果遠遠超過大家的期望值。那時候微信綁定銀行卡的人很少,大家覺得不安全。不過為了補貼,人們都去綁卡,十塊錢獲取新用戶,一個星期獲取了幾千萬用戶,非常合算。

餓了麼:

任何靠補貼起來的需求都是偽需求。你把紅包停了,用戶雖然不爽,還是會繼續用,每天訂單在兩千萬以上,這才是真的剛需。

讀完這篇文章,你知道如何用戶需求是什麼了嗎?

下期,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繼續第2講,我們來聊聊打造符合用戶需求時要避開的那些坑。

二、專一在最核心的價值點上

Tips1:砍掉一切枝幹,看產品還剩下什麼。

你的真正主營業務,應該是真正讓你賺到第一塊錢的產品發展而來。你的核心業務是什麼?你是不是把它打磨得足夠好用,高效?

Tip2:黃金圈法則——Why、What、How

Why,為什麼打造這個產品(最核心)

How,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打造這個產品(第二層)

What,到底是造出來一個什麼樣的產品(外層)

案例:蘋果

Why:堅持我們所做的事情都在挑戰現狀,非同凡響。

How:蘋果產品都有最好的設計和最好的用戶體驗。

What:新的手機和電腦。

在中國並不缺乏整個商業運作特別好的公司,但是思考“Why”,擁有核心價值觀的公司是很少的。你的公司,你的產品是有靈魂的嗎?

Tip3:元素交集法則:交集尋找“針尖需求”

Who:為誰

When:什麼時候

Where:在哪裡

How:如何提供

What:是什麼

將這五大元素交集在一起,尋找“針尖需求”,針尖產品,集中滿足使用者需求。不要做泛性需求,越有針對性,越能知道自己的核心用戶長什麼樣。

案例:周邊遊

Who:有小孩的家庭

When:週末

Where:城市近郊

How:提供接送和住宿

What:農家樂

是不是更有針對性?每一個維度,我都會清晰地知道我是為哪一類人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三、理解你所在的市場

Step1:理解是所在的市場,什麼是變數,什麼是常量。

案例:航空產業

常量:飛機座椅數量

變數:航空公司航線的變化

Step2:看清行業鏈條角色,角色間利益關係。

比如滴滴打車是在打破原來計程車行業的一些利益鏈條。

Step3: 新角色進入鏈條,必然打破原來的平衡圈,如何重建、重新分配利益。

案例:去哪兒——機票行業的鏈條重構

在去哪兒出現以前,航空行業的幾個主要角色,就是航空公司、GDS(全球分銷體系)、管理所有航空公司的中航信、OTA(線上旅行代理商)。

去哪兒出現後,最開始並沒有直接掠奪任何一方利益。

專注做好這件事後,去哪兒流量大漲。這個時候去哪兒有了籌碼:很多公司的大部分收入需要依賴去哪兒。

四、所有的市場天生就是不公平的。

市場就像一個跑道,有長有短,有寬有窄。你的雪球能夠滾多大,是市場的長度和寬度決定的。簡單的幾個判斷方法,可以判斷你的市場是否足夠大、足夠好。

Tip1:是否有足夠多的潛在用戶

Tip2:潛在用戶的增長是否足夠快

Tip3:獲取用戶的難以程度是否比較容易

很多創業者特別找到我,說想像滴滴、餓了麼一樣燒錢。

——朱嘯虎

好的商業模式並不是靠燒錢起來的。

滴滴打車:

滴滴早期時候從來沒有補貼用戶,不是滴滴想補貼,真的是擦槍走火。2012年春節,微信紅包推得很成功。但是過了春節以後,沒人用紅包了,騰訊認為:通過滴滴補貼獲取用戶是個好辦法。

當時,滴滴報800萬預算,最後批了1500萬,上線以後半天就沒有了,效果遠遠超過大家的期望值。那時候微信綁定銀行卡的人很少,大家覺得不安全。不過為了補貼,人們都去綁卡,十塊錢獲取新用戶,一個星期獲取了幾千萬用戶,非常合算。

餓了麼:

任何靠補貼起來的需求都是偽需求。你把紅包停了,用戶雖然不爽,還是會繼續用,每天訂單在兩千萬以上,這才是真的剛需。

讀完這篇文章,你知道如何用戶需求是什麼了嗎?

下期,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繼續第2講,我們來聊聊打造符合用戶需求時要避開的那些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