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運屍工30年收養12個女兒:最小2個今年考入大學

老餘背後的“家和萬事興”, 是三女兒親手繡的。

35年裡, 兩夫妻收養了12個棄嬰艱難生活

除了被人認養之外, 身邊的5個女兒, 4個考上大學

一個殯儀館運屍工

十二個“女兒”的爹

打過零工做過遊醫, 當過多年的殯儀館運屍工……也許是見證了太多的死亡, 75歲的餘上忠更能理解生命的可貴。

30多年來, 他和妻子先後收養了12名棄嬰。 兩個人省吃儉用, 除了打工賺錢, 甚至乞討、撿破爛, 希望將這些孩子撫養成人。 後來, 有些孩子陸續被人認領走, 只剩下5個。

而今, 最小的兩個孩子今年同時考入大學。 欣慰的同時, 老餘也感覺到沉重的壓力。

40歲收養第一個女兒

老余家孩子越來越多

眼前這位普通的老人, 曾在溫州市蒼南縣殯儀館做了多年的運屍工。 也許因為常常感受死亡, 老餘最懂得生之可貴。 30多年間, 目不識丁的他和妻子先後收養了12名棄嬰。

老余的生活並不富裕,

一度在生存線上掙扎。 他沒有穩定收入, 在做運屍工之前, 他僅靠打零工和在喪事上抬遺體維持生計, 靠著或多或少的紅包勉強度日。

他30多歲才有了老婆, 沒有孩子。 40歲的時候, 他和妻子商量想收養一個女兒。 那年的大年初二, 他從鄰縣抱回了第一個人家不要的孩子, 給她取名叫餘彩松——可老餘並不輕鬆, 畢竟家裡多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小人兒。

4年後, 老餘辦完一場喪事回家時, 半路看到路邊有只紙箱, 裡面的嬰兒雙目緊閉。 他二話沒說, 準備把紙箱裡的“死嬰”帶回家安葬。 沒想到回家後, 老余卻發現孩子還會喘氣!他和妻子趕緊幫孩子洗澡。 在他們的細心呵護之下, 嬰兒終於活了下來。

老三是在溫州市龍灣區抱養來的。 那個秋天,

老餘在當地幹活, 發現村裡的老人亭裡放著一個紙箱, 裡面傳出嬰兒細弱的啼哭聲, “有村民圍著看, 紙箱裡放著生辰八字, 可沒人願意要孩子。 ”生活艱難, 老餘還有一點猶豫, 可妻子主動接下了這個孩子。

乞討、撿垃圾、做手工活

老餘撐起十多個孩子的家

12個孩子被撿來的地方各不相同, 但都是女孩子, 有些還小有殘疾。 “別人都不願意要, 可如果真沒人管, 這些孩子肯定活不了的。 ”雖然家裡壓力大, 但見到棄嬰, 夫妻倆還是狠不下心不管, “孩子再小, 好歹也是一條命啊!”

漸漸地, 老余家的孩子也越來越多, 有人會專門把孩子包在紙箱裡, 放在老餘家門口。

“以前的日子苦。 小時候, 媽媽背著我出門撿破爛, 還會背著我們乞討。

別人有時候給些錢, 有時候就給很多小孩的舊衣服。 ”35歲的大女兒余彩松回憶。

幫工廠分揀做衣服的下腳料是三女兒小飛印象最深的事情。 一袋七八十斤的毛料, 做完二十塊錢, 做久了大拇指和食指會破皮, 脖子也會僵得酸痛, “但一家子人聚在電燈下幹活兒, 和和美美, 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溫暖。 ”

後來, 一個孩子因病早夭, 對老余夫妻倆打擊很大。 他們極度內疚, 覺得自己養不好孩子。 再後來, 好幾個孩子被別人領去撫養, “能去條件更好的家庭, 就當是給了孩子新生。 ”

最後, 家裡就剩下了5個女兒。 除了早早上班的老大, 其他四個女兒都念了大學。

三天撿回兩個小么女

今年都考上溫州學校

老余收養孩子的最高紀錄是在1998年——他在3天內,

從同一個菜市場抱回了2個女嬰。 “兩個女兒都被放在紙盒裡, 裡面有生辰八字——她們生日只差了一周。 ”餘上忠回憶。

那時的老餘快60歲了, 生活拮据, 但“生養下來就是一條命”, 老餘不忍心放棄。

她們倆就是老餘家的一對小么女。 兩個孩子都很乖巧, 放學跟著姐姐做手工賺零用錢, “兩分錢一把扇子, 一天下來也有幾十塊錢。 ”

老余很節儉, 全身最顯眼的, 大概就是左手無名指上那個刻著“福”字的金戒指, 這是他七十大壽時幾個女兒合起來買的禮物, 表達對養父的感恩之情。

“我現在最擔心的, 也就是最小的這兩個孩子, 她們還沒有獨立成人。 ”老餘說著, 指了指身邊的一對小么女。 好在兩個女兒都很爭氣, 今年雙雙考上了溫州的學校, 大學向她們敞開了懷抱,但學費和生活費也橫在了面前。如今,已經有溫州的助學專案承諾資助兩個孩子的學費,但生活費顯然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老餘家客廳裡,擺著一幅“家和萬事興”的刺繡,這是三女兒上大學時繡的。正如這幅字,因為愛和熱心腸,幾個沒有血緣的人聚在一起,聚成了一個家。

羊城晚報

大學向她們敞開了懷抱,但學費和生活費也橫在了面前。如今,已經有溫州的助學專案承諾資助兩個孩子的學費,但生活費顯然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老餘家客廳裡,擺著一幅“家和萬事興”的刺繡,這是三女兒上大學時繡的。正如這幅字,因為愛和熱心腸,幾個沒有血緣的人聚在一起,聚成了一個家。

羊城晚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